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法华经》是一部具有很强文学性和传播性的包罗万象,内涵深刻的佛教经典。对于《法华经》的文学及义理研究近年来一直是佛经研究的热点,其中众多的寓言形式成为佛教内外共同热衷的研究对象。此外,其中“会三归一”的宗教融合思想对古代中国宗教发展乃至文化的演变的重要作用值得深入发掘和思考。另外,法华思想在当代宗教交流对话中的作用也应该作为一种独特的东方智慧受到重视,以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发挥新的作用。
【关键词】 法华经 “会三归一” 宗教融合 宗教对话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八年(公元406年)译出的一部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乘经典。“妙法”意为佛陀传法秒善无比;“莲华”即莲华,比喻佛法如莲华般纯净美好。在印度佛教史上,该经同样也是大乘佛经初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一,被称为“万经之王”,在佛教传播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法华经问世极早,同样是早期形成并且影响巨大的大乘经典《大般涅槃经》和《优婆塞戒经》中都出现了法华之名。在罗什翻译之前,《法华经》就已经流传到中原大地。西晋太康七年(286年),有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早于罗什译本约一百二十年。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后又有补订本《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以上三种译本流传至今,不过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和学习的,都是以鸠摩罗什译本为蓝本。《法华经》在中国的佛教理论体系中被称为“众经之王”,除了天台宗以此为基础开宗立派之外,三论宗、华严宗、禅宗等宗派也都视其为重要经典。华严名僧窥基曾作《妙法莲华经玄赞》深入阐释其义理。
一
谈到法华经,在《法华经譬喻品第三》中有一个研究法华不能绕过的故事。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
长期以来法华经中的寓言故事便以其深刻立意和优美文辞受到追捧。但其中也有不少误解,历来对经文字义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试从此段释义分析一下法华经文妙义。“大长者”:年高德劭受人尊敬,代指佛祖释迦牟尼;财富无量:指佛法无量,普救众生。僮仆:本意男有罪为僮,仆:慈恩曰“仕于家曰仆也,给事也,僮仆此处指家中的役使者。其家广大:娑婆世界之广大。堂:正殿,正房。阁:重屋,阁楼。朽:老,衰败。墙:外御为墙。壁:内护为壁。隤:毁坏。落:下垂。柱:立柱。根:地基。腐:腐烂。败:不胜支持。欻然:忽然。焚:本義指烧山,从木从林。这里不再一一罗列具体字义,单从这些可看出法华翻译的用词之考究,可以说是“文虽左右,旨不违中。”从中体现了丰富的佛教智慧。佛教认为娑婆世界是一大苦海,众生却乐在其中,无法自拔,佛法无边可度众生。其中堂阁宅邸腐败倾覆象征着众生在危险中却不能自知,佛祖在其中担心不已,并且“父虽怜悯善言诱喻,而诸子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于是老者哄诱诸子:“种种羊车、鹿车、牛车尽在门外,可以游戏。”于是诸子“竞共驰走争出火宅。”“火宅”自是比喻佛菩萨“不堪忍”之三界,“羊车”、“鹿车”、“牛车”也巧妙比喻着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法华经中的思想精华之一“会三归一”在此处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会三归一,又称会三入一。即开三乘之方便归入一乘之真实。系天台宗就法华经之教义所立之名目。天台宗认为,佛于法华以前之诸经,说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此系应未熟之根机而方便施设者,故未开显真实以前为权法;这是佛对世人因人而异的方便法门。等到学佛之人根机圆熟,则为之开显一乘,学习一乘佛法,三即一,是为唯一佛乘。如此开三乘会归入一乘,称为会三归一。又于天台宗、华严宗等佛教宗派,以羊、鹿、牛等三车比喻三乘,三车之外,别立大白牛车以为一乘,故倡会三归一之旨,这是法华中的重要寓言故事;然嘉祥、慈恩等三车家则以三乘中之菩萨乘为佛乘,否认四车之说,而谓法华经系会声闻、缘觉等二乘而归入菩萨乘,称为‘会二归一’。其与常见的会三归一在义理上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菩萨乘的分别理解。此外,法华中“火宅”具有三界苦海的意思因为经文经典的文学性还常常被直接的运用到诗歌之中。例如白居易的“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李商隐诗中“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师诵此经经一句,句句白牛亲动步”(修雅《闻诵<法华经>歌》)。这些从经文延伸而来的文学创作,无疑体现出了法华经作为经中之王巨大的佛学以及文学社会的影响力。
二
妙法莲华经中国古代众多宗派奉为经典,当然其也被尊为天台宗的最高经典。从天台的教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华思想在隋唐时期佛儒融合的踪迹,也能窥见佛教中国化的逻辑。
智觊通过对法华经中的“会三归一”思想的发展,对于“儒释合一”进行了论述,他说:“大经云:一切世间外道经书皆是佛说,非外道说。光明云:一切世间所有善论,皆因此经,若深识世法即是佛法,何以故?束于十善,即是五戒,深知五常、五行、义亦似五戒。仁慈矜养,不害于他,即不杀戒;义让推廉,抽己惠彼,是不盗戒;体制规矩,结发成亲,即不邪媱戒;智鉴明利,所为秉直,中当道理,即不饮酒戒;信契实录,诚节不欺,是不妄语戒。周、孔立此五常,为世间法药,救治人病。又,五行似五戒:不杀防木,不盗防金,不媱防水,不妄语防土,不饮酒防火。
在此智觊大师通过将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五行(木火水金土)与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比附,形成一种对应的关系。这就是对上文“一切世间外道经书皆是佛说,非外道说”的最好诠释,由此将佛儒融合起来,意义非凡。当然也体现了法华经中的大智慧。不过虽然世间法也是佛法,但毕竟与佛法是有等差的。根据“会三归一”的思路,世间法只是“方便法”如同佛祖说“一乘”之前的方便法门一样,只是对众生的一种接引,最终还是要将众生都归于佛法,使儒佛形成一个表里关系,使“儒佛合一”或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教的儒学化亦或是佛教的中国化。智觊认为儒家仁义礼乐的思想和社会制度能够开化众生,即“礼义前开”,这样可以使得众生通过儒家思想的熏陶形成一种初有教化的心智,“大小乘经然后可信”。由此,儒家的思想成为学佛成佛的一个过渡阶段,此时儒学便被融摄其中,所以说这里又产生一个新的思考,那就是佛教的儒学化还是佛教主动在思想层面利用“会三归一”的法华思想对儒学进行吸收与改变而形成“儒学的佛教化”。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应该可以得到更多的观点。
这里有必要提到智觊认为孔子和周公姬旦制定的与佛法对应的“五常”与“五行”实际上是中国古时已有的自然观念和社会观念在西汉前期由大儒董仲舒归纳提出的,他的封建伦理思想和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也成为了各家宗教对中国文化深耕所必不可少的着力方向。
中国宗教的融合在隋唐时期异彩纷呈,当今世界法华经的魅力也依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尤其是在提倡宗教对话的当代。宗教对话近年来一直都是宗教领域的热点,当然这是一个西方基督宗教主导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冲突不断地欧洲和中东地区,“宗教对话”势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得到人们的关注。当代杰出的天主教普世神学家在他的《宗教对话模式》中提出过一个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模式。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将这些理论模式归纳为四类:置换模式、成全模式、互益模式和接受模式。这种基督教内部极其有密切的地域或者文化上交集的宗教之间的对话模式,其实在东方的佛教中,就完全是另一种形态了。即便当代世界如“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世界穆斯林大会”等宗教成立了一些宗教的普世合一的运动,但是随着宗教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教派的分立和宗教组织形式的多种表现仍将继续存在与发展,当然隐藏在其下的宗教教义和思想的矛盾与冲突也不会停止。这种类似的意向性宣告,各个教派之间的“对话”与其说是正在走向和谐与统一,不如说更多的反映了它们各自在教义和组织上的分立。这样一来,冲突和矛盾的激化与发展便不可避免。我们再看回来,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因为多元的宗派而造成宗教冲突,宗教战争等教派纷争,佛教和法华经,经中的“会三归一”和天台“圆融”等具有悠久历史的思想,应该能够在世界宗教对话中起到更加令人期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保罗·尼特.宗教对话模式:译者序[M].王志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项波.“法华七喻”在唐诗中的运用[J].韶关学院学报,2008,29,2:76-79)
【关键词】 法华经 “会三归一” 宗教融合 宗教对话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八年(公元406年)译出的一部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乘经典。“妙法”意为佛陀传法秒善无比;“莲华”即莲华,比喻佛法如莲华般纯净美好。在印度佛教史上,该经同样也是大乘佛经初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一,被称为“万经之王”,在佛教传播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法华经问世极早,同样是早期形成并且影响巨大的大乘经典《大般涅槃经》和《优婆塞戒经》中都出现了法华之名。在罗什翻译之前,《法华经》就已经流传到中原大地。西晋太康七年(286年),有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早于罗什译本约一百二十年。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后又有补订本《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以上三种译本流传至今,不过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和学习的,都是以鸠摩罗什译本为蓝本。《法华经》在中国的佛教理论体系中被称为“众经之王”,除了天台宗以此为基础开宗立派之外,三论宗、华严宗、禅宗等宗派也都视其为重要经典。华严名僧窥基曾作《妙法莲华经玄赞》深入阐释其义理。
一
谈到法华经,在《法华经譬喻品第三》中有一个研究法华不能绕过的故事。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
长期以来法华经中的寓言故事便以其深刻立意和优美文辞受到追捧。但其中也有不少误解,历来对经文字义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试从此段释义分析一下法华经文妙义。“大长者”:年高德劭受人尊敬,代指佛祖释迦牟尼;财富无量:指佛法无量,普救众生。僮仆:本意男有罪为僮,仆:慈恩曰“仕于家曰仆也,给事也,僮仆此处指家中的役使者。其家广大:娑婆世界之广大。堂:正殿,正房。阁:重屋,阁楼。朽:老,衰败。墙:外御为墙。壁:内护为壁。隤:毁坏。落:下垂。柱:立柱。根:地基。腐:腐烂。败:不胜支持。欻然:忽然。焚:本義指烧山,从木从林。这里不再一一罗列具体字义,单从这些可看出法华翻译的用词之考究,可以说是“文虽左右,旨不违中。”从中体现了丰富的佛教智慧。佛教认为娑婆世界是一大苦海,众生却乐在其中,无法自拔,佛法无边可度众生。其中堂阁宅邸腐败倾覆象征着众生在危险中却不能自知,佛祖在其中担心不已,并且“父虽怜悯善言诱喻,而诸子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于是老者哄诱诸子:“种种羊车、鹿车、牛车尽在门外,可以游戏。”于是诸子“竞共驰走争出火宅。”“火宅”自是比喻佛菩萨“不堪忍”之三界,“羊车”、“鹿车”、“牛车”也巧妙比喻着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法华经中的思想精华之一“会三归一”在此处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会三归一,又称会三入一。即开三乘之方便归入一乘之真实。系天台宗就法华经之教义所立之名目。天台宗认为,佛于法华以前之诸经,说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此系应未熟之根机而方便施设者,故未开显真实以前为权法;这是佛对世人因人而异的方便法门。等到学佛之人根机圆熟,则为之开显一乘,学习一乘佛法,三即一,是为唯一佛乘。如此开三乘会归入一乘,称为会三归一。又于天台宗、华严宗等佛教宗派,以羊、鹿、牛等三车比喻三乘,三车之外,别立大白牛车以为一乘,故倡会三归一之旨,这是法华中的重要寓言故事;然嘉祥、慈恩等三车家则以三乘中之菩萨乘为佛乘,否认四车之说,而谓法华经系会声闻、缘觉等二乘而归入菩萨乘,称为‘会二归一’。其与常见的会三归一在义理上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菩萨乘的分别理解。此外,法华中“火宅”具有三界苦海的意思因为经文经典的文学性还常常被直接的运用到诗歌之中。例如白居易的“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李商隐诗中“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师诵此经经一句,句句白牛亲动步”(修雅《闻诵<法华经>歌》)。这些从经文延伸而来的文学创作,无疑体现出了法华经作为经中之王巨大的佛学以及文学社会的影响力。
二
妙法莲华经中国古代众多宗派奉为经典,当然其也被尊为天台宗的最高经典。从天台的教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华思想在隋唐时期佛儒融合的踪迹,也能窥见佛教中国化的逻辑。
智觊通过对法华经中的“会三归一”思想的发展,对于“儒释合一”进行了论述,他说:“大经云:一切世间外道经书皆是佛说,非外道说。光明云:一切世间所有善论,皆因此经,若深识世法即是佛法,何以故?束于十善,即是五戒,深知五常、五行、义亦似五戒。仁慈矜养,不害于他,即不杀戒;义让推廉,抽己惠彼,是不盗戒;体制规矩,结发成亲,即不邪媱戒;智鉴明利,所为秉直,中当道理,即不饮酒戒;信契实录,诚节不欺,是不妄语戒。周、孔立此五常,为世间法药,救治人病。又,五行似五戒:不杀防木,不盗防金,不媱防水,不妄语防土,不饮酒防火。
在此智觊大师通过将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五行(木火水金土)与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比附,形成一种对应的关系。这就是对上文“一切世间外道经书皆是佛说,非外道说”的最好诠释,由此将佛儒融合起来,意义非凡。当然也体现了法华经中的大智慧。不过虽然世间法也是佛法,但毕竟与佛法是有等差的。根据“会三归一”的思路,世间法只是“方便法”如同佛祖说“一乘”之前的方便法门一样,只是对众生的一种接引,最终还是要将众生都归于佛法,使儒佛形成一个表里关系,使“儒佛合一”或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教的儒学化亦或是佛教的中国化。智觊认为儒家仁义礼乐的思想和社会制度能够开化众生,即“礼义前开”,这样可以使得众生通过儒家思想的熏陶形成一种初有教化的心智,“大小乘经然后可信”。由此,儒家的思想成为学佛成佛的一个过渡阶段,此时儒学便被融摄其中,所以说这里又产生一个新的思考,那就是佛教的儒学化还是佛教主动在思想层面利用“会三归一”的法华思想对儒学进行吸收与改变而形成“儒学的佛教化”。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应该可以得到更多的观点。
这里有必要提到智觊认为孔子和周公姬旦制定的与佛法对应的“五常”与“五行”实际上是中国古时已有的自然观念和社会观念在西汉前期由大儒董仲舒归纳提出的,他的封建伦理思想和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也成为了各家宗教对中国文化深耕所必不可少的着力方向。
中国宗教的融合在隋唐时期异彩纷呈,当今世界法华经的魅力也依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尤其是在提倡宗教对话的当代。宗教对话近年来一直都是宗教领域的热点,当然这是一个西方基督宗教主导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冲突不断地欧洲和中东地区,“宗教对话”势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得到人们的关注。当代杰出的天主教普世神学家在他的《宗教对话模式》中提出过一个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模式。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将这些理论模式归纳为四类:置换模式、成全模式、互益模式和接受模式。这种基督教内部极其有密切的地域或者文化上交集的宗教之间的对话模式,其实在东方的佛教中,就完全是另一种形态了。即便当代世界如“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世界穆斯林大会”等宗教成立了一些宗教的普世合一的运动,但是随着宗教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教派的分立和宗教组织形式的多种表现仍将继续存在与发展,当然隐藏在其下的宗教教义和思想的矛盾与冲突也不会停止。这种类似的意向性宣告,各个教派之间的“对话”与其说是正在走向和谐与统一,不如说更多的反映了它们各自在教义和组织上的分立。这样一来,冲突和矛盾的激化与发展便不可避免。我们再看回来,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因为多元的宗派而造成宗教冲突,宗教战争等教派纷争,佛教和法华经,经中的“会三归一”和天台“圆融”等具有悠久历史的思想,应该能够在世界宗教对话中起到更加令人期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保罗·尼特.宗教对话模式:译者序[M].王志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项波.“法华七喻”在唐诗中的运用[J].韶关学院学报,2008,29,2: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