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充分发挥体育的“课堂社会”功能,利用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营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模式的情境,在提高学生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课堂社会适应能力职高生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1989年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其中社会适应健康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二、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代社会要求职高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必须同时具备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以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找到更能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体育行为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的主阵地,根据职高生的身心特点和专业特点,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利用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营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模式的情境,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
1.竞争能力
具备竞争意识是学生走上社会的前提条件,缺乏竞争能力最终将被社会淘汰。竞争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随处可见,包括体育游戏、教学比赛、精神面貌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合理地创造竞争条件是关键。
2.提高自信的能力
自信是人立足社会的精神支柱,自信能力的培养有两种情况:(1)使过于自信的人不盲目自信,帮助他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并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2)使自信心不强的人变得自信,多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潜移默化地增强自信心。
3.抗挫折能力
成功和失败是人一生永恒的主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失败的意义和寻找失败的缘由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关键。例如:排球教学比赛,某个队员总是把球垫飞,引起大家的埋怨,该队员会表现得很沮丧,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出现过激言行,这时教师应帮他找出垫飞的技术原因,并鼓励他勇敢地面对现实,认清个人的失误给集体带来的影响,化压力为动力,刻苦钻研技术,力争为集体作出更大贡献。
4.较强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一个人能动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环境必备的一种素质,它决定你能否冷静地对突发情况作出正确的应答。只有具备这种能力,人才能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繁忙的工作。应变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导”、“练”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贴烧饼游戏,教师应“导”出方法和规则,然后要求学生对游戏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情况迅速作出正确反应。
5.交流和发挥想象的能力
信息时代缺乏交流无异于闭关自守,没有想象能力的社会不可能进步,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给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想象空间。例如:头手倒立,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前提下,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想象能力,创造发明头手倒立的其他动作形式,如分腿头手倒立,屈腿头手倒立,一腿直、一腿屈头手倒立,旋转头手倒立,等等,教师在必要时须做好“导”的工作。
6.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时机应侧重技术教学课,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分析成功和失误的原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例如: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先由好差两组学生分别做示范,然后利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与教师一起分析比较技术的优劣。掌握观察分析的方法是学生不断提高观察分析能力的关键。
7.开拓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获得进步的充要条件。创新能力的培养可由教师提供思路和要求,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教师提供若干手榴弹、实心球,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发明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诸如模拟保龄球、手榴弹投准、负重接力等。
8.一定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日常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到哪儿,组织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如调拨财力物力、设置工作流程、制订市场营销战略、寻找赢利机会等,这些都需要高水平的组织能力。要得到别人理解与支持,出色的游说能力必不可少。体育课队形的调动和活动的安排都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把组织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轮流担任“体育委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9.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的能力
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与培养学生自身的勇气、责任感有密切关系。例如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学生担任保护和帮助,往往有的人怕失手承担责任而不肯主动参与,这时教师的鼓励就必须有艺术性,及时灌输压力、动力。
10.独特的业务专长能力
通常我们看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时候,仅仅会从某一个方面作出评价,其实真正适应社会的人是那些同时具备几种能力或者素质的人,能力素质越高适应能力越强,因此培养学生自身要求具备一技之长的意识是教师工作的方向之一。
11.团结协作的能力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某个工程或者是某个项目通常需要若干人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个人的主人翁意识,与其他人密切配合。团队精神,不仅表现一个人的品质,而且是高质、高效出成果的前提和保证。事业要发展,团结协作的力量大于一切。所以现在企业喜欢既有较强适应能力,又富有团队精神的实干家。职高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行事常突出个人主义,缺乏协作精神。让学生多参加一些集体项目练习是培养团结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篮球的全场教学比赛,依靠全队战术配合和单打独斗最后取得的效果显而易见是不同的。我们应要求学生在合理运用个人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全队配合意识。
三、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影响人能力提高的因素很多,利用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只是诸多因素中最为活跃和最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因素。
2.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建立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基础上的,切忌偏离体育教育的本来方向。
3.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注意短期计划和长期目标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防事倍功半。
4.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休戚相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培养任何一种能力都不能走极端,而要协调发展。
5.教材的选择、教法的运用要紧紧把握职高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专业特色。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宽柔,毛振明.南方版《体育与健康》.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2]赖天德《体育教学》.“学校体育要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1,第一期.
[3]祝蓓里,丁忠元.体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 体育课堂社会适应能力职高生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1989年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其中社会适应健康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二、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代社会要求职高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必须同时具备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以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找到更能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体育行为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的主阵地,根据职高生的身心特点和专业特点,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利用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营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模式的情境,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
1.竞争能力
具备竞争意识是学生走上社会的前提条件,缺乏竞争能力最终将被社会淘汰。竞争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随处可见,包括体育游戏、教学比赛、精神面貌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合理地创造竞争条件是关键。
2.提高自信的能力
自信是人立足社会的精神支柱,自信能力的培养有两种情况:(1)使过于自信的人不盲目自信,帮助他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并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2)使自信心不强的人变得自信,多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潜移默化地增强自信心。
3.抗挫折能力
成功和失败是人一生永恒的主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失败的意义和寻找失败的缘由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关键。例如:排球教学比赛,某个队员总是把球垫飞,引起大家的埋怨,该队员会表现得很沮丧,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出现过激言行,这时教师应帮他找出垫飞的技术原因,并鼓励他勇敢地面对现实,认清个人的失误给集体带来的影响,化压力为动力,刻苦钻研技术,力争为集体作出更大贡献。
4.较强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一个人能动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环境必备的一种素质,它决定你能否冷静地对突发情况作出正确的应答。只有具备这种能力,人才能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繁忙的工作。应变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导”、“练”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贴烧饼游戏,教师应“导”出方法和规则,然后要求学生对游戏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情况迅速作出正确反应。
5.交流和发挥想象的能力
信息时代缺乏交流无异于闭关自守,没有想象能力的社会不可能进步,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给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想象空间。例如:头手倒立,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前提下,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想象能力,创造发明头手倒立的其他动作形式,如分腿头手倒立,屈腿头手倒立,一腿直、一腿屈头手倒立,旋转头手倒立,等等,教师在必要时须做好“导”的工作。
6.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时机应侧重技术教学课,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分析成功和失误的原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例如: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先由好差两组学生分别做示范,然后利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与教师一起分析比较技术的优劣。掌握观察分析的方法是学生不断提高观察分析能力的关键。
7.开拓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获得进步的充要条件。创新能力的培养可由教师提供思路和要求,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教师提供若干手榴弹、实心球,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发明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诸如模拟保龄球、手榴弹投准、负重接力等。
8.一定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日常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到哪儿,组织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如调拨财力物力、设置工作流程、制订市场营销战略、寻找赢利机会等,这些都需要高水平的组织能力。要得到别人理解与支持,出色的游说能力必不可少。体育课队形的调动和活动的安排都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把组织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轮流担任“体育委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9.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的能力
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与培养学生自身的勇气、责任感有密切关系。例如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学生担任保护和帮助,往往有的人怕失手承担责任而不肯主动参与,这时教师的鼓励就必须有艺术性,及时灌输压力、动力。
10.独特的业务专长能力
通常我们看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时候,仅仅会从某一个方面作出评价,其实真正适应社会的人是那些同时具备几种能力或者素质的人,能力素质越高适应能力越强,因此培养学生自身要求具备一技之长的意识是教师工作的方向之一。
11.团结协作的能力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某个工程或者是某个项目通常需要若干人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个人的主人翁意识,与其他人密切配合。团队精神,不仅表现一个人的品质,而且是高质、高效出成果的前提和保证。事业要发展,团结协作的力量大于一切。所以现在企业喜欢既有较强适应能力,又富有团队精神的实干家。职高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行事常突出个人主义,缺乏协作精神。让学生多参加一些集体项目练习是培养团结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篮球的全场教学比赛,依靠全队战术配合和单打独斗最后取得的效果显而易见是不同的。我们应要求学生在合理运用个人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全队配合意识。
三、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影响人能力提高的因素很多,利用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只是诸多因素中最为活跃和最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因素。
2.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建立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基础上的,切忌偏离体育教育的本来方向。
3.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注意短期计划和长期目标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防事倍功半。
4.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休戚相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培养任何一种能力都不能走极端,而要协调发展。
5.教材的选择、教法的运用要紧紧把握职高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专业特色。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宽柔,毛振明.南方版《体育与健康》.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2]赖天德《体育教学》.“学校体育要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1,第一期.
[3]祝蓓里,丁忠元.体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