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愁作为民族情感的一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母题。在梁实秋近百篇的饮食散文中,把对故乡饮食的书写当作一种承载着文化乡愁的载体,从闲适怀旧的文风和博学多识的饮食文化素养中,抒发着自己浓浓的思乡情谊,同时也构建出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审美价值。
【关键词】梁实秋;文化乡愁;散文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3-0045-02
梁实秋出生并成长于北京,1949年在人到中年时移居台湾,后未能回归大陆,晚年时期的他思乡之情越发浓厚,于是寄情于笔下,书写了著名的“雅舍”系列散文,其中包括《雅舍谈吃》在内的饮食类散文就达近百篇,那些隽永雅谑的文字让一道道形色香味俱全的家乡美食跃然纸上,也寄托着作者对故土家园的追忆,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带有“寻根意识”的文学创作构成了一种具有偏执型倾向的文化记忆,可把它称为“文化乡愁”。
“乡愁”是嵌在中国人心底的文化基因,是一種植于骨血的本能化情感。香港著名散文家董桥说:“没有文化乡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文化乡愁就是对精致文化的留恋。”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食文化同文明史一样悠久,美食除了饱腹解馋之外,在作家的笔下又赋予了借物抒怀的情感寄托,饮食文化与文化乡愁可谓相辅相成。中国文人向来“嗜吃”,描写美食的作品不在少数,但像梁先生这般把饮食之美归入到自身闲逸悠然的话语体系中来,并转化成怀乡寄情的小品文实属难得。
一、乡愁里的文化情思
一个人生长于此,与之最密切的莫过于“吃”了,这也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地方味觉,所以说几乎每个人的舌尖上都存有一个“故乡”。然而当他离开家乡,那些味觉体验便成了一种很难磨灭的记忆,在留恋味道的同时,也转化成了不自禁的乡愁。梁实秋的饮食散文里,描述北平小吃的占了许多篇章,因为那是家的味道。这里的“故乡”北平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时空概念,而是一个抽象的文化概念。
在当时的北京,有许多人情味浓的馆子。正阳楼、便宜坊、东兴楼、致美斋、厚德福、宝华春、玉华台、信远斋、北平饭庄等,这些带有特色京味的饭馆儿,世代传承的手艺,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情世故。当食客问信远斋的萧老板,为什么自己在家做的酸梅汤没有店中那种味道,他总会一团和气地说:“请您过来喝,别自己费事了。”北平饭庄里的堂倌还会亲切地用山东味的京腔提醒老主顾:虾仁不新鲜,今日不用吃虾仁。厚德福的账房先生是个大嗓门,当客人入店,他那标志性的响亮声音都令人震惊。熟稔的食客们必得提前提醒,以免他吓到孩子。时间久了,堂倌和熟客之间就有了一种默契,人与人之间也通过这种饮食文化而更显亲密。北平的乡音也是梁先生所怀念的:“豆汁儿”“鸡子儿”,这种儿化音对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大街小巷里零食小贩的吆喝声,数十年后闭目沉思,感觉仍回荡在耳畔,或豪放或清脆,不变的吆喝声里寄予了梁先生对家乡独特文化的眷恋与情思。
在梁实秋的笔下,无论是饭馆里的鸡鸭鱼肉,还是家中的饺子薄饼,都赋予了浓浓的情感体验,美食背后温暖的人情才是最难以割舍的。每次看到鱼丸,就回忆起孩童时期,父亲买回的一条活鱼被帮厨的二姐弄到了房檐上,大家笑成一团的场景历历在目。母亲制作的冬笋炒肉如今回想仍齿颊生香,还有那甜滋滋的核桃酪,都不舍得一下子咽到喉咙里去。家中的孩子们都垂涎于同和馆的炸丸子,然而只有家中来客,才能分食到二三个。有次小弟问:“小炸丸子多少钱一碟”,母亲却觉得心酸,随即差人买回了一碟,这次每个人都能分食到十个左右,那种心满意足的感觉时隔七十多年都不曾忘怀。与朋友相聚,寻味美食自然也是“重头戏”。友人时昭瀛归国,梁先生建议在东兴楼宴请,席间不仅食材精细,还品尝到了难得的花雕陈酿,东兴楼的这酒独此一家,价格并不昂贵,嘉宾所留。梁实秋感慨这便是北京大馆的风范,如此佳酿也被他赞为“生平酒此为第一”。
二、乡愁里的文化传承
文化乡愁在表达情思的同时,也构建起本民族的文化记忆,肩负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根植在作家的作品中,这种传承也是文化乡愁的内在灵魂。梁实秋虽主修西学,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他的思想中,西方思想并不影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从梁实秋的饮食散文中可以看出,食物不仅是用来饱腹解馋的,还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描绘这些美食时,他喜欢引经据典,常用一些历史诗文来佐证此菜之妙。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历史在他的笔下又尽现光彩,许多美食从食材的选取到制作的方法,再到形色味的描绘,都可在历史典故、文人作品中追踪溯源。梁实秋热衷于对食材标准、饮食历史、餐馆文化的研究,将食物做文化的引申,探究美食带给生活的文化含义,从而传承这份饮食的历史文化记忆。
一本《雅舍谈吃》所述的几十种美食各有各味,犹如一部美食文化教科书。从满汉细点、佛跳墙、生炒鳝鱼丝、爆双脆等复杂精致的佳肴,再到普通的饺子、汤包、面条、锅巴等日常食物,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教人知识,予人以乐趣。《两吃鱼》中,引用了《诗经·陈风·衡门》里“岂其食鱼,必河之鲤?”以及《本草纲目》中“鲂鱼,处处有之”,从而开始了对黄河鲤鱼历史典故的讨论,并引出全国各地渔产之丰富。在《锅巴》一文中,引入了《南使·潘综传》的孝道故事——焦饭奉母。这样平常细小的零食也能被梁先生找到典故,可见文化底蕴之深厚。《煎馄饨》中,以宋程大昌的《演繁露》中“馄饨”的命名为开端,后文引出了同治年间的《同治都门纪略》,当中有首“打油诗”就是用来赞赏致美斋的馄饨,饭馆在随着时代变迁,而这家的馄饨仍是不同凡响。在描述信远斋的酸梅汤时,首先点明了这食物是不分阶级,人人可享的,然后引出徐凌霄的《旧都百话》关于信远斋酸梅汤的记载,可见昔日京朝的贵客雅流与平民百姓一般的饮食癖好。描述美食之时,也记录了北平鲜活的文化生活。 梁秋实的文章中总是含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与喜爱之情。例如,他从苏东坡的《猪肉颂》中,得到了“东坡肉”晚上煮,早上吃的秘诀,且要用小火慢慢炖。从陆游的诗“磊落金盘荐糖蟹”以及《清异录》《梦溪笔谈》中得知,蟹原来还可以加糖食之。梁实秋对其文章精益求精,对每样食物的背景民俗都能追本溯源、旁征博引,就连制作方法也写得精细形象,这都源于他对那片故土绵延不断的思念。且难得之处在于,梁实秋关于饮食的描写与典故的运用,都恰到好处,丝毫没有卖弄学问的庸腐感,始终保持着深刻又充满趣味的悠闲文风。
三、乡愁里的文化自信
文化乡愁作为一种怀旧、回归的文化意象,总是会有形无形地渗透在现代民族意识的自我强化与塑造中。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面对一种不同的文化、一个文化他者的时候,很容易泛起一种自身的文化乡愁。而在梁实秋的饮食散文里,这种乡愁大抵转化成了一种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月是故乡明,食是故乡美”,在梁先生的眼中家乡的美食总是略胜一筹。
在《雅舍谈吃》中,作者常常会表达台湾或国外的食品不如昔日大陆,自己馋而不得,却又不想将就的遗憾之情。譬如《火腿》一文中提到在台湾吃到的火腿是仿制的“金华火腿”,在制作上有些敷衍了事,竟“带有死尸味,幸而无尸臭,亦是一味死咸”,可见对这种粗制滥造的仿制品的厌恶之感,且文中也表达了美国的火腿虽然可口,但“不可以与金华火腿同日而语”。《豆汁儿》中,这种北平特有小吃令作者無比想念,听友人说台湾也有的卖,立即跑去品尝,结果“乌糟糟的两碗”,酸馊之味倒是有,但稠如麦片,很难下咽,于是感叹“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烧饼油条》里,被请到一家座无虚席的中国餐馆用早餐,那里油条相当硬实,韧性很强,当然是不好吃的,但对于漂泊在外的中国游子来说,“这是家乡味,聊胜于无”。《炝青蛤》中回忆到与友人谈及美国大蛤蜊,虽是精品,但奈何美国人不会烹饪,高级餐馆里做出来的蛤肉“不是韧如皮鞋底,就是味同嚼蜡”,又评价西方的烹调方法单一,没有中国“炒”,连炒菜锅也没有。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中华美食的欣赏与自豪。
在梁秋实的文章里,这样的对比描写不在少数。他感叹台湾的红枣瘦小,而北平的就相当肥大;小时候那些沁入脾胃的莲子,来台湾后即使看到池塘里的莲蓬,也很难吃到新鲜的莲子;又谈及韩国的进口栗子虽大但并不好吃,且容易糊皮,全然不如北平的栗子;日本的酱菜太咸太甜,而北平的酱菜恰到好处,不会很咸又不会太甜,且货色新鲜;想到自己能连喝七碗的信远斋酸梅汤,不禁疑问:“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
在这些“斤斤计较”中,流露出梁先生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之情与民族优越感。当然,台湾和国外的食品与大陆相比各有千秋,只是在他心中故乡的一切几乎无与伦比。这些饮食散文中虽无一字写乡愁,却处处洋溢思乡怀旧之感。在品评美味的过程中,梁实秋始终表达着思家乡、惜故人的真挚情感,包括那一代人的苦难情怀、民族意识和回归祖国的文化精神。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梁秋实先生的晚年思乡情愈浓,离开大陆数十年后,书写《雅舍谈吃》的食物,无论是北平的美食,抑或是其他地方的,那种信手拈来的闲情之叙,就好像是他刚刚吃过一般,可见记忆之深刻。梁先生一生渴望祖国统一,回归大陆。然而直至去世也没能完成这个心愿,终是留下了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在离世之前叮嘱家人以传统中装入殓,并把墓碑面向海峡对面的大陆,或许是渴望灵魂能够搭上那只归乡的船。
参考文献:
[1][2]梁实秋.雅舍小品[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3.
[3]刘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雅舍谈吃》与梁实秋散文中的乡情[J].黄山学院学报,2007,(9).
[4]张艳姝.梁实秋《雅舍谈吃》的思乡情结[D].吉林大学,2007.
【关键词】梁实秋;文化乡愁;散文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3-0045-02
梁实秋出生并成长于北京,1949年在人到中年时移居台湾,后未能回归大陆,晚年时期的他思乡之情越发浓厚,于是寄情于笔下,书写了著名的“雅舍”系列散文,其中包括《雅舍谈吃》在内的饮食类散文就达近百篇,那些隽永雅谑的文字让一道道形色香味俱全的家乡美食跃然纸上,也寄托着作者对故土家园的追忆,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种带有“寻根意识”的文学创作构成了一种具有偏执型倾向的文化记忆,可把它称为“文化乡愁”。
“乡愁”是嵌在中国人心底的文化基因,是一種植于骨血的本能化情感。香港著名散文家董桥说:“没有文化乡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文化乡愁就是对精致文化的留恋。”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食文化同文明史一样悠久,美食除了饱腹解馋之外,在作家的笔下又赋予了借物抒怀的情感寄托,饮食文化与文化乡愁可谓相辅相成。中国文人向来“嗜吃”,描写美食的作品不在少数,但像梁先生这般把饮食之美归入到自身闲逸悠然的话语体系中来,并转化成怀乡寄情的小品文实属难得。
一、乡愁里的文化情思
一个人生长于此,与之最密切的莫过于“吃”了,这也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地方味觉,所以说几乎每个人的舌尖上都存有一个“故乡”。然而当他离开家乡,那些味觉体验便成了一种很难磨灭的记忆,在留恋味道的同时,也转化成了不自禁的乡愁。梁实秋的饮食散文里,描述北平小吃的占了许多篇章,因为那是家的味道。这里的“故乡”北平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时空概念,而是一个抽象的文化概念。
在当时的北京,有许多人情味浓的馆子。正阳楼、便宜坊、东兴楼、致美斋、厚德福、宝华春、玉华台、信远斋、北平饭庄等,这些带有特色京味的饭馆儿,世代传承的手艺,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情世故。当食客问信远斋的萧老板,为什么自己在家做的酸梅汤没有店中那种味道,他总会一团和气地说:“请您过来喝,别自己费事了。”北平饭庄里的堂倌还会亲切地用山东味的京腔提醒老主顾:虾仁不新鲜,今日不用吃虾仁。厚德福的账房先生是个大嗓门,当客人入店,他那标志性的响亮声音都令人震惊。熟稔的食客们必得提前提醒,以免他吓到孩子。时间久了,堂倌和熟客之间就有了一种默契,人与人之间也通过这种饮食文化而更显亲密。北平的乡音也是梁先生所怀念的:“豆汁儿”“鸡子儿”,这种儿化音对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大街小巷里零食小贩的吆喝声,数十年后闭目沉思,感觉仍回荡在耳畔,或豪放或清脆,不变的吆喝声里寄予了梁先生对家乡独特文化的眷恋与情思。
在梁实秋的笔下,无论是饭馆里的鸡鸭鱼肉,还是家中的饺子薄饼,都赋予了浓浓的情感体验,美食背后温暖的人情才是最难以割舍的。每次看到鱼丸,就回忆起孩童时期,父亲买回的一条活鱼被帮厨的二姐弄到了房檐上,大家笑成一团的场景历历在目。母亲制作的冬笋炒肉如今回想仍齿颊生香,还有那甜滋滋的核桃酪,都不舍得一下子咽到喉咙里去。家中的孩子们都垂涎于同和馆的炸丸子,然而只有家中来客,才能分食到二三个。有次小弟问:“小炸丸子多少钱一碟”,母亲却觉得心酸,随即差人买回了一碟,这次每个人都能分食到十个左右,那种心满意足的感觉时隔七十多年都不曾忘怀。与朋友相聚,寻味美食自然也是“重头戏”。友人时昭瀛归国,梁先生建议在东兴楼宴请,席间不仅食材精细,还品尝到了难得的花雕陈酿,东兴楼的这酒独此一家,价格并不昂贵,嘉宾所留。梁实秋感慨这便是北京大馆的风范,如此佳酿也被他赞为“生平酒此为第一”。
二、乡愁里的文化传承
文化乡愁在表达情思的同时,也构建起本民族的文化记忆,肩负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根植在作家的作品中,这种传承也是文化乡愁的内在灵魂。梁实秋虽主修西学,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他的思想中,西方思想并不影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从梁实秋的饮食散文中可以看出,食物不仅是用来饱腹解馋的,还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描绘这些美食时,他喜欢引经据典,常用一些历史诗文来佐证此菜之妙。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历史在他的笔下又尽现光彩,许多美食从食材的选取到制作的方法,再到形色味的描绘,都可在历史典故、文人作品中追踪溯源。梁实秋热衷于对食材标准、饮食历史、餐馆文化的研究,将食物做文化的引申,探究美食带给生活的文化含义,从而传承这份饮食的历史文化记忆。
一本《雅舍谈吃》所述的几十种美食各有各味,犹如一部美食文化教科书。从满汉细点、佛跳墙、生炒鳝鱼丝、爆双脆等复杂精致的佳肴,再到普通的饺子、汤包、面条、锅巴等日常食物,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教人知识,予人以乐趣。《两吃鱼》中,引用了《诗经·陈风·衡门》里“岂其食鱼,必河之鲤?”以及《本草纲目》中“鲂鱼,处处有之”,从而开始了对黄河鲤鱼历史典故的讨论,并引出全国各地渔产之丰富。在《锅巴》一文中,引入了《南使·潘综传》的孝道故事——焦饭奉母。这样平常细小的零食也能被梁先生找到典故,可见文化底蕴之深厚。《煎馄饨》中,以宋程大昌的《演繁露》中“馄饨”的命名为开端,后文引出了同治年间的《同治都门纪略》,当中有首“打油诗”就是用来赞赏致美斋的馄饨,饭馆在随着时代变迁,而这家的馄饨仍是不同凡响。在描述信远斋的酸梅汤时,首先点明了这食物是不分阶级,人人可享的,然后引出徐凌霄的《旧都百话》关于信远斋酸梅汤的记载,可见昔日京朝的贵客雅流与平民百姓一般的饮食癖好。描述美食之时,也记录了北平鲜活的文化生活。 梁秋实的文章中总是含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与喜爱之情。例如,他从苏东坡的《猪肉颂》中,得到了“东坡肉”晚上煮,早上吃的秘诀,且要用小火慢慢炖。从陆游的诗“磊落金盘荐糖蟹”以及《清异录》《梦溪笔谈》中得知,蟹原来还可以加糖食之。梁实秋对其文章精益求精,对每样食物的背景民俗都能追本溯源、旁征博引,就连制作方法也写得精细形象,这都源于他对那片故土绵延不断的思念。且难得之处在于,梁实秋关于饮食的描写与典故的运用,都恰到好处,丝毫没有卖弄学问的庸腐感,始终保持着深刻又充满趣味的悠闲文风。
三、乡愁里的文化自信
文化乡愁作为一种怀旧、回归的文化意象,总是会有形无形地渗透在现代民族意识的自我强化与塑造中。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面对一种不同的文化、一个文化他者的时候,很容易泛起一种自身的文化乡愁。而在梁实秋的饮食散文里,这种乡愁大抵转化成了一种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月是故乡明,食是故乡美”,在梁先生的眼中家乡的美食总是略胜一筹。
在《雅舍谈吃》中,作者常常会表达台湾或国外的食品不如昔日大陆,自己馋而不得,却又不想将就的遗憾之情。譬如《火腿》一文中提到在台湾吃到的火腿是仿制的“金华火腿”,在制作上有些敷衍了事,竟“带有死尸味,幸而无尸臭,亦是一味死咸”,可见对这种粗制滥造的仿制品的厌恶之感,且文中也表达了美国的火腿虽然可口,但“不可以与金华火腿同日而语”。《豆汁儿》中,这种北平特有小吃令作者無比想念,听友人说台湾也有的卖,立即跑去品尝,结果“乌糟糟的两碗”,酸馊之味倒是有,但稠如麦片,很难下咽,于是感叹“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烧饼油条》里,被请到一家座无虚席的中国餐馆用早餐,那里油条相当硬实,韧性很强,当然是不好吃的,但对于漂泊在外的中国游子来说,“这是家乡味,聊胜于无”。《炝青蛤》中回忆到与友人谈及美国大蛤蜊,虽是精品,但奈何美国人不会烹饪,高级餐馆里做出来的蛤肉“不是韧如皮鞋底,就是味同嚼蜡”,又评价西方的烹调方法单一,没有中国“炒”,连炒菜锅也没有。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中华美食的欣赏与自豪。
在梁秋实的文章里,这样的对比描写不在少数。他感叹台湾的红枣瘦小,而北平的就相当肥大;小时候那些沁入脾胃的莲子,来台湾后即使看到池塘里的莲蓬,也很难吃到新鲜的莲子;又谈及韩国的进口栗子虽大但并不好吃,且容易糊皮,全然不如北平的栗子;日本的酱菜太咸太甜,而北平的酱菜恰到好处,不会很咸又不会太甜,且货色新鲜;想到自己能连喝七碗的信远斋酸梅汤,不禁疑问:“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
在这些“斤斤计较”中,流露出梁先生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之情与民族优越感。当然,台湾和国外的食品与大陆相比各有千秋,只是在他心中故乡的一切几乎无与伦比。这些饮食散文中虽无一字写乡愁,却处处洋溢思乡怀旧之感。在品评美味的过程中,梁实秋始终表达着思家乡、惜故人的真挚情感,包括那一代人的苦难情怀、民族意识和回归祖国的文化精神。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梁秋实先生的晚年思乡情愈浓,离开大陆数十年后,书写《雅舍谈吃》的食物,无论是北平的美食,抑或是其他地方的,那种信手拈来的闲情之叙,就好像是他刚刚吃过一般,可见记忆之深刻。梁先生一生渴望祖国统一,回归大陆。然而直至去世也没能完成这个心愿,终是留下了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在离世之前叮嘱家人以传统中装入殓,并把墓碑面向海峡对面的大陆,或许是渴望灵魂能够搭上那只归乡的船。
参考文献:
[1][2]梁实秋.雅舍小品[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3.
[3]刘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雅舍谈吃》与梁实秋散文中的乡情[J].黄山学院学报,2007,(9).
[4]张艳姝.梁实秋《雅舍谈吃》的思乡情结[D].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