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IND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的变化,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DC水平,并分析pDC表面CD32、CD40、CD86、CD62L、CXC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FN-α浓度.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pD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SLE活动组pDC水平明显低于稳定组,治疗组明显高于初发组.SLE患者中有关节炎、蛋白尿或白细胞减低者外周血pDC水平显著低于无上述临床表现者,且pDC水平与蛋白尿呈明显负相关.SLE患者外周血pDC表面CD32、CD86、CD62L、CXCR4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pDC水平与CD32、CXCR4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pDC水平与IFN-α浓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pDC水平显著降低,其表面活化、趋化相关分子表达明显异常,大量IFN-α产生,从而促进SLE的发病及疾病进展。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原钙黏蛋白(protocadherins,Pcdh)是一种带有亲同种抗原黏附活性的跨膜蛋白,目前已经发现大约有60多种Pcdh在大脑中表达.Pcdh分子不仅可以作为黏附分子加强神经突触的连接,还可作为受体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作用.此外,Pcdh还参与细胞迁移和细胞分选、神经元回路和神经突触的建立以及细胞存活和细胞生长抑制.一些pcdh基因的突变与人类疾病联系密切.例如,pcdhl2的缺失会导致动脉管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