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咽炎31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o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1例)服用咽炎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74.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咽炎;穴位埋线;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56-01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好发于成年人。以咽部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症状顽固且病程较长,不及时治疗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咽炎患者,获得佳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河南省中医院耳鼻喉门诊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62例,均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咽部检查确诊,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1~60岁,平均(40±0.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5±1.4)年。对照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3~62岁,平均(42±1.3)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11年,平均(5±1.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中医耳鼻喉科学》[2] 教材辨证标准。主症:咽干不适,咽灼热感,咽异物感。次症:咽痒,干咳清嗓,咯痰不爽,微感疼痛或咽痛。局部检查:咽粘膜弥漫性充血,或见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増生,或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病程3个月及以上;③具有正常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65岁者;②有肿瘤或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的原发疾病者;③精神病患者;④慢性咽炎伴有其他慢性咽喉部疾病者(如慢性喉炎、喉源性咳嗽等);⑤慢性咽炎伴有下呼吸道慢性炎症者;⑥经检查证实由鼻、鼻咽、口咽、喉咽、食管(尤指反流性食管炎)、颈部及全身某些隐匿性病变所致者;⑦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而不能坚持治疗者(晕针、过敏、出血、感染);⑧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取穴:主穴:天突、廉泉、大椎、风门、列缺、合谷,配穴:膻中、关元、足三里、丰隆、肺俞、太溪、照海。患者取合适体位,埋线前对局部皮肤及针具常规消毒,将剪好的3号羊肠线(胸腹部腧穴采用长2cm羊肠线,咽喉、腰背部腧穴采用长1cm羊肠线)装入7号针头内,迅速刺入穴位皮下,再将针缓慢刺入适当的深度,当患者局部有酸胀感后,边退针边推针芯,将羊肠线留于穴位内,不得露出皮肤,出针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片刻。2周埋线1次,2次为1疗程。注意事项:埋线后3天内应保持埋线穴位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忌食鱼、虾等发物;穴位埋线后一般在1周内局部可能出现肿胀、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主要是因为生物性(羊肠线异性蛋白)的刺激,多属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咽炎片(吴太药业,国字准号Z22025983,每片0.26g)用法3~5片,3次/d,疗程为4周。
  1.5 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评定。临床治愈:咽部症状完全消失,咽部检查正常;显效:咽部症状部分消失,体征明显减轻;好转:咽部症状部分消失,体征有所减轻;无效:症状及体征未消失或进行性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②观察患者一般体格检查项目(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每次埋线治疗前后各观察1次。③观察治疗过称中及治疗后,患者是否出现晕针、出血、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2例取针后出血反应,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后消毒处理,余未见异常,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属于中医“慢喉痹”的范畴。慢喉痹病机[3]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脏腑功能失调,二是病理产物痰浊、瘀血结聚咽喉。治则调整脏腑功能,理气化痰散结。中医学[4]认为咽喉是十二经脉汇聚和循行的要冲,咽喉与十二经脉关系密切,正如《儒门事亲·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所云:“十二经脉,惟足太阳别项下,其余皆凑于喉咙”,本研究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特点,以局部取穴为主,并结合循经远端进行取穴。天突、廉泉位于咽喉,与大椎、风门前后相配可疏导咽部经络,通络活血;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为任脉与阴维脉的交会穴,任脉入咽喉,具有清肺利咽的功效;廉泉穴在喉结上方,疏导咽部之气血,化痰散结;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循督脉上行头颈,益气壮阳;风门穴为手太阳膀胱经穴位,功善运化气血,益气固表;合谷与列缺,原络相配,配合肺之背俞穴,补益肺气;膻中为气会穴,功善舒展气机;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是人体元气之本,丰隆为足阳明经络穴,三穴配合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理气养咽,健脾胃而化湿邪;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咽喉,配合能调动两经之气,疏理经气,利咽开窍。对照组选用耳鼻喉常用中成药物咽炎片,具有清热解毒、清利咽喉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1995: 126.
  [2]王世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0-85.
  [3]田道法.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87-295.
  [4]袁小芳,谢强. 谢强教授“醍醐灌顶针灸术”治疗慢性咽炎经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01:140-142.
  (收稿日期:2016.02.0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矫治术。方法:根据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的情况,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由口内入路,应用颌面骨电动手术器械行下颌角、颧骨磨削术。结果:2004~2008年,我们共实施35例该手术,所有病例治疗过程顺利,未出现骨折、大出血等并发症,经过1~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局部浸润麻醉下下颌角肥大及颧骨突出磨削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合
用泊肃叶定律推导奥氏和乌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计算公式中存在两点错误:1.奥氏和乌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滞系数时,其毛细管是处于竖直位置,而洎肃叶定律只适用于水平均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对血管内皮细胞(EC)的作用。方法:传代培养ECV304,将不同浓度的YH-16作用于生长旺盛的EC,以MTT法筛选有效浓度。以有效浓度的YH-16作用于EC,在不同时相点光镜下观察EC形态,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的表达量。结果:YH-16作用后,光镜下可见EC发生弥散性坏死。MTT检测显示吸光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西丁钠联合多西环素、康妇炎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单一药物组52例和联合药物组50例。单一药物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联合药物组用头孢西丁钠联合多西环素、康妇炎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白带常规恢复正常、腹痛、下腹坠胀缓解、盆腔肿块消退时间;治疗前、后患者CRP、白细胞计数差异。结果:联合药物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一药物组(P<005);联
唇裂是常见的颌面部先天畸形,表现为上唇部组织的纵形裂开。早期手术修复是治疗唇裂的有效方法。唇裂手术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局部组织发育异常及一期手术方法、技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鼻唇畸形,需行二期修复。我科于1998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例52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0~28岁。一般唇裂术后畸形表现在上
期刊
目的:探讨采用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继发性创面的应用体会。方法:本组8例体表恶性肿瘤中,基底细胞癌5例,鳞状细胞癌3例,切除范围在边缘外5—15mm。缺损
【摘 要】 目的:对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细胞癌患者86例,按照术前诊断手段将其分成多层螺旋CT组和单层螺旋CT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诊断资料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判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均较单层螺旋CT检查高(P0.05)。结论:经多层螺旋CT手段
【正】造口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结肠造口改变了病人原有的排便方式,从隐蔽的会阴部移至腹部,且不能随意控制,对患者生理、心理都有很大的
<正>2006年2月~2007年2月,笔者应用中药自拟痤疮汤配合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患者5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