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探究能力培养之探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语文,习惯于依靠教师把教参中已有的东西传授给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甚至干脆背标准答案;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固然不可一概否定,但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这样表述: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则在“语文课改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那么何谓探究式学习?
  课标解读里这样阐释: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参与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
  高中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解释能力,并且我们生活的又是一个整天都在运用语文的社会,因此,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可是,一直以来,我们不少老师和学生误以为:探究学习的内容必须有一定科技含量,搞探究的必须是专业人员来做,探究就一定要有发明创造或撰写论著。其实,只要我们面对的知识对自己而言是“新知”,只要我们在这个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认知,那么毫无疑问,这一学习过程就应该属于“探究学习”。所以,探究学习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探究的结果也不是一样的,即使你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是,最终你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找出错误的原因,这个探究学习还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并不一定要有发明创造或专著等研究成果来体现。
  那么该如何引导高中生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呢?
  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置疑意识
  何谓“置疑”?即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时,能够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在面对别人的解答时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就是置疑。没有思考也就没有疑问,不会置疑也就没有探究。“置疑”可以说是探究学习的开始。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经过应试教育的训练,很多人在思考问题时会不自觉以标准答案为依归,特别在语文学习中,甚至有的把学习沦为读读背背参考答案,从而逐渐丧失置疑意识。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唤醒他们的置疑意识。
  如在教读鲁迅《药》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要求学生预读,在预读中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读书须要疑,没有疑不叫读书。陶渊明曾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通过反复强调置疑的重要性,学生提出了很多精彩的问题:
  有文章主题方面——文章为啥以“药”为题?有何深意?
  有文章内容方面——夏瑜的母亲给他上坟时为何脸带羞愧?
  有文章语言方面——文中:(红眼睛阿义)……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里作者为何用撮而不用捏?
  ……
  其次,置疑,还可针对课堂老师或别人的看法
  比如,有学生说:撮是可能因为他手里的馒头都是血,用手捏会脏手。有学生就提出这样疑问:作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会怕脏手?
  对于这些深浅不一的问题,我们语文老师都要给予正面的鼓励。当学生能把置疑变成语文学习的一种习惯时,这是探究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置疑,才有可能把探究进行下去。
  第三,语文探究还需具备行动意识
  行动是一切想法的注脚,没有行动,问题还是停留于问题,只有带着问题上路,真正行动起来去寻找原因,探究学习才不致于半途而废。高中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具备了置疑意识之后,还必须为解决问题而行动起来,才能使探究学习进行下去。
  探究行动可以是独自解决问题。比如学生课前预习中遇到问题,自己独立查字典,查阅相关资料,取得自己的结论,这是探究。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学习中遇到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必要时候还可请教同学老师,或者借助网络帮助,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看法,这也是探究。
  探究行动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探究。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程中“梳理探究”环节有个专题——“古代文化常识”。它包括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到科举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很广。如果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势必要占用很多时间,影响正常学习,不太现实。我让他们采用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小组群体共同的任务是完成“古代文化常识”梳理探究,小组每个成员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一个方面的责任,分别负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科举制度”,成员在负责各自任务时可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最终在全部同学面前汇报。这样的合作探究,不但能让学生探究活动在短时间里取得较好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语文探究还需具备文本意识
  文本意识是语文探究学习必须具备的一个独特的意识。因为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又离不开文本。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在于,绝大多数的语文问题都产生于文本,离开了文本范畴来探究问题常常是牵强附会。
  记得某老师一堂公开课——《孔雀东南飞——焦刘悲剧命运探究》中,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主人公悲剧原因:
  婆婆——强悍专制 仲卿——懦弱退让
  兄长——见利望义 兰芝——刚烈冲动
  结论:性格冲突与个人私利使家庭矛盾无法调和消解,大家的性格共同决定了所有人的悲剧。过于强大的性格弱点会造成人生的不幸。
  延伸:性格与命运探究。
  刘兰芝的性格悲剧——忠贞、刚烈、冲动、脆弱、固执
  焦仲卿的性格悲剧——懦弱、愚孝、忠厚、爱岗敬业(不利于家庭和谐)
  演讲:焦仲卿、刘兰芝,你们别自杀!
  在这堂公开课中,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明明是最具光彩的忠贞刚烈的女子刘兰芝,探究的结果竟然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弱点而导致个人悲剧的命运。同样,焦仲卿的爱岗敬业竟然不利于家庭和谐。
  显然,不能令人接受的原因是因为这一结论脱离文本。
  新课程实施至今,我们看到:有人从鲁迅的《故乡》中,探究出“杨二嫂是现代商业公关的代表,值得肯定”;有人从朱自清的《背影》中,探究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去买橘子,应该批判”;有人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探究出“她的死没有任何意义,丢弃财富而去投江是神经失常的行为”……这种种令作者吐血的探究结论,原因也正在于他们脱离了文本,随意解读。离开了文本,笔者认为这个探究就不再姓“语”名“文”了。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时代要求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利用语文学习这块阵地,培养高中学生探究意识,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新知,养成能力,使其能够终生受益。
其他文献
KEMA成立于1927年,最初为荷兰电力行业在阿纳姆的测试机构。80多年来,KEMA一直致力于电力设备测试及质量认证、电力技术的研究与管理咨询、资产状况与风险评估以及可靠性改进
要想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高效,关键要看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形式、教学节奏、教学目标等等,为制定更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铺好道路。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又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要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现当代散文有效教学方法的问题。  一、提高学生对散文的感悟能力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是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境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与学生建立起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良好
民间蓝印花布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民间蓝印花布的美学理论基础入手,研究了其朴实无华、大巧若拙的美学特色和表意抒情、含蓄隐喻的符号表现形式与
董必武作为无产阶级法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法学思想非常丰富.他有关宪政的论述比较完整,其宪政思想中,民主是其核心,法治是其基石,保障人权是其目的,由此而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
2013年是欧姆龙集团公司成立80周年,通过不断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欧姆龙已发展成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掌握着世界领先的传感与控制核心技术。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中秋之际,我心中总有一种难以忘怀的思绪和回忆。1974年的9月29日早上,我的恩师贺志伊先生因病不幸逝世,享年68岁。恩师去世已35年了,但恩师的音容笑貌
张可乐2005年广州美术学院本科毕业,2008年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近几年来,汽车快修店的数量迅猛增长,汽车轮胎维修养护市场的热度在逐步升温。在此针对汽车快修店所涉及的核心设备的选配情况进行分析。
机械工业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秉承“为科技服务、为教育服务”的出版宗旨,紧跟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以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己任,56年来,机工社向工程技术领域、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