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语文,习惯于依靠教师把教参中已有的东西传授给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甚至干脆背标准答案;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固然不可一概否定,但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这样表述: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则在“语文课改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那么何谓探究式学习?
课标解读里这样阐释: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参与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
高中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解释能力,并且我们生活的又是一个整天都在运用语文的社会,因此,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可是,一直以来,我们不少老师和学生误以为:探究学习的内容必须有一定科技含量,搞探究的必须是专业人员来做,探究就一定要有发明创造或撰写论著。其实,只要我们面对的知识对自己而言是“新知”,只要我们在这个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认知,那么毫无疑问,这一学习过程就应该属于“探究学习”。所以,探究学习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探究的结果也不是一样的,即使你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是,最终你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找出错误的原因,这个探究学习还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并不一定要有发明创造或专著等研究成果来体现。
那么该如何引导高中生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呢?
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置疑意识
何谓“置疑”?即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时,能够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在面对别人的解答时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就是置疑。没有思考也就没有疑问,不会置疑也就没有探究。“置疑”可以说是探究学习的开始。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经过应试教育的训练,很多人在思考问题时会不自觉以标准答案为依归,特别在语文学习中,甚至有的把学习沦为读读背背参考答案,从而逐渐丧失置疑意识。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唤醒他们的置疑意识。
如在教读鲁迅《药》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要求学生预读,在预读中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读书须要疑,没有疑不叫读书。陶渊明曾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通过反复强调置疑的重要性,学生提出了很多精彩的问题:
有文章主题方面——文章为啥以“药”为题?有何深意?
有文章内容方面——夏瑜的母亲给他上坟时为何脸带羞愧?
有文章语言方面——文中:(红眼睛阿义)……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里作者为何用撮而不用捏?
……
其次,置疑,还可针对课堂老师或别人的看法
比如,有学生说:撮是可能因为他手里的馒头都是血,用手捏会脏手。有学生就提出这样疑问:作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会怕脏手?
对于这些深浅不一的问题,我们语文老师都要给予正面的鼓励。当学生能把置疑变成语文学习的一种习惯时,这是探究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置疑,才有可能把探究进行下去。
第三,语文探究还需具备行动意识
行动是一切想法的注脚,没有行动,问题还是停留于问题,只有带着问题上路,真正行动起来去寻找原因,探究学习才不致于半途而废。高中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具备了置疑意识之后,还必须为解决问题而行动起来,才能使探究学习进行下去。
探究行动可以是独自解决问题。比如学生课前预习中遇到问题,自己独立查字典,查阅相关资料,取得自己的结论,这是探究。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学习中遇到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必要时候还可请教同学老师,或者借助网络帮助,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看法,这也是探究。
探究行动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探究。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程中“梳理探究”环节有个专题——“古代文化常识”。它包括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到科举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很广。如果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势必要占用很多时间,影响正常学习,不太现实。我让他们采用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小组群体共同的任务是完成“古代文化常识”梳理探究,小组每个成员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一个方面的责任,分别负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科举制度”,成员在负责各自任务时可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最终在全部同学面前汇报。这样的合作探究,不但能让学生探究活动在短时间里取得较好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语文探究还需具备文本意识
文本意识是语文探究学习必须具备的一个独特的意识。因为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又离不开文本。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在于,绝大多数的语文问题都产生于文本,离开了文本范畴来探究问题常常是牵强附会。
记得某老师一堂公开课——《孔雀东南飞——焦刘悲剧命运探究》中,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主人公悲剧原因:
婆婆——强悍专制 仲卿——懦弱退让
兄长——见利望义 兰芝——刚烈冲动
结论:性格冲突与个人私利使家庭矛盾无法调和消解,大家的性格共同决定了所有人的悲剧。过于强大的性格弱点会造成人生的不幸。
延伸:性格与命运探究。
刘兰芝的性格悲剧——忠贞、刚烈、冲动、脆弱、固执
焦仲卿的性格悲剧——懦弱、愚孝、忠厚、爱岗敬业(不利于家庭和谐)
演讲:焦仲卿、刘兰芝,你们别自杀!
在这堂公开课中,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明明是最具光彩的忠贞刚烈的女子刘兰芝,探究的结果竟然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弱点而导致个人悲剧的命运。同样,焦仲卿的爱岗敬业竟然不利于家庭和谐。
显然,不能令人接受的原因是因为这一结论脱离文本。
新课程实施至今,我们看到:有人从鲁迅的《故乡》中,探究出“杨二嫂是现代商业公关的代表,值得肯定”;有人从朱自清的《背影》中,探究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去买橘子,应该批判”;有人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探究出“她的死没有任何意义,丢弃财富而去投江是神经失常的行为”……这种种令作者吐血的探究结论,原因也正在于他们脱离了文本,随意解读。离开了文本,笔者认为这个探究就不再姓“语”名“文”了。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时代要求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利用语文学习这块阵地,培养高中学生探究意识,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新知,养成能力,使其能够终生受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这样表述: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则在“语文课改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那么何谓探究式学习?
课标解读里这样阐释: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参与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
高中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解释能力,并且我们生活的又是一个整天都在运用语文的社会,因此,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可是,一直以来,我们不少老师和学生误以为:探究学习的内容必须有一定科技含量,搞探究的必须是专业人员来做,探究就一定要有发明创造或撰写论著。其实,只要我们面对的知识对自己而言是“新知”,只要我们在这个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认知,那么毫无疑问,这一学习过程就应该属于“探究学习”。所以,探究学习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探究的结果也不是一样的,即使你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是,最终你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找出错误的原因,这个探究学习还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并不一定要有发明创造或专著等研究成果来体现。
那么该如何引导高中生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呢?
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置疑意识
何谓“置疑”?即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时,能够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在面对别人的解答时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就是置疑。没有思考也就没有疑问,不会置疑也就没有探究。“置疑”可以说是探究学习的开始。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经过应试教育的训练,很多人在思考问题时会不自觉以标准答案为依归,特别在语文学习中,甚至有的把学习沦为读读背背参考答案,从而逐渐丧失置疑意识。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唤醒他们的置疑意识。
如在教读鲁迅《药》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要求学生预读,在预读中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读书须要疑,没有疑不叫读书。陶渊明曾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通过反复强调置疑的重要性,学生提出了很多精彩的问题:
有文章主题方面——文章为啥以“药”为题?有何深意?
有文章内容方面——夏瑜的母亲给他上坟时为何脸带羞愧?
有文章语言方面——文中:(红眼睛阿义)……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里作者为何用撮而不用捏?
……
其次,置疑,还可针对课堂老师或别人的看法
比如,有学生说:撮是可能因为他手里的馒头都是血,用手捏会脏手。有学生就提出这样疑问:作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会怕脏手?
对于这些深浅不一的问题,我们语文老师都要给予正面的鼓励。当学生能把置疑变成语文学习的一种习惯时,这是探究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正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置疑,才有可能把探究进行下去。
第三,语文探究还需具备行动意识
行动是一切想法的注脚,没有行动,问题还是停留于问题,只有带着问题上路,真正行动起来去寻找原因,探究学习才不致于半途而废。高中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具备了置疑意识之后,还必须为解决问题而行动起来,才能使探究学习进行下去。
探究行动可以是独自解决问题。比如学生课前预习中遇到问题,自己独立查字典,查阅相关资料,取得自己的结论,这是探究。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学习中遇到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必要时候还可请教同学老师,或者借助网络帮助,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看法,这也是探究。
探究行动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探究。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程中“梳理探究”环节有个专题——“古代文化常识”。它包括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到科举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很广。如果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势必要占用很多时间,影响正常学习,不太现实。我让他们采用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小组群体共同的任务是完成“古代文化常识”梳理探究,小组每个成员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一个方面的责任,分别负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科举制度”,成员在负责各自任务时可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最终在全部同学面前汇报。这样的合作探究,不但能让学生探究活动在短时间里取得较好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语文探究还需具备文本意识
文本意识是语文探究学习必须具备的一个独特的意识。因为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又离不开文本。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在于,绝大多数的语文问题都产生于文本,离开了文本范畴来探究问题常常是牵强附会。
记得某老师一堂公开课——《孔雀东南飞——焦刘悲剧命运探究》中,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主人公悲剧原因:
婆婆——强悍专制 仲卿——懦弱退让
兄长——见利望义 兰芝——刚烈冲动
结论:性格冲突与个人私利使家庭矛盾无法调和消解,大家的性格共同决定了所有人的悲剧。过于强大的性格弱点会造成人生的不幸。
延伸:性格与命运探究。
刘兰芝的性格悲剧——忠贞、刚烈、冲动、脆弱、固执
焦仲卿的性格悲剧——懦弱、愚孝、忠厚、爱岗敬业(不利于家庭和谐)
演讲:焦仲卿、刘兰芝,你们别自杀!
在这堂公开课中,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明明是最具光彩的忠贞刚烈的女子刘兰芝,探究的结果竟然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弱点而导致个人悲剧的命运。同样,焦仲卿的爱岗敬业竟然不利于家庭和谐。
显然,不能令人接受的原因是因为这一结论脱离文本。
新课程实施至今,我们看到:有人从鲁迅的《故乡》中,探究出“杨二嫂是现代商业公关的代表,值得肯定”;有人从朱自清的《背影》中,探究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去买橘子,应该批判”;有人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探究出“她的死没有任何意义,丢弃财富而去投江是神经失常的行为”……这种种令作者吐血的探究结论,原因也正在于他们脱离了文本,随意解读。离开了文本,笔者认为这个探究就不再姓“语”名“文”了。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时代要求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利用语文学习这块阵地,培养高中学生探究意识,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新知,养成能力,使其能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