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
统筹发展,规划先行。要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坚持“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积极构建以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节点、以社区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统筹市域内规划要素,实现城乡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融合。一要突出城乡统筹,在规划中要对城区、乡镇驻地、农村社区统一考虑,统筹安排,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二要注重运用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法,聘请名家、高手高水平规划城市。三要突出“精品”意识,着眼长远,放眼未来,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四要加强对肥城文化的研究,在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肥城深远淳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在具体规划中,要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和长远发展原则。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要依托我市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打造具有时代特征、肥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中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一要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按照“企业+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结合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二要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化发展。要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板块经济发展能级。三要积极培植镇域特色经济。要引导乡镇立足各自实际,依托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使镇域经济融入全市经济整体发展的空间和产业布局,大力建设高效农业型、现代工贸型、生态旅游型等特色产业乡镇,引导乡镇在打造特色中提升镇域经济,在提升镇域经济中优化全市经济。
三、坚持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今后农村发展的方向。要按照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的要求,结合农村住房建设和旧村改造,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要多方式破除建设资金“瓶颈”。为有效解决大多数村居改造建设启动资金不足的矛盾,建议市政府筹措资金,建立农村社区和住房建设基金,对启动资金不足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旧房改造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当前解决城市建设“缺地”和农村发展“缺钱”问题的有效办法,外地一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区也正是用足用好了这一政策,才使得他们的工作得以极大推进。二要妥善解决建设用地问题。要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结合旧村改造和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尽快完成村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定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用地。三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要按照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理念,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社区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等问题,增强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以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四要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层层落实质量责任,严把施工、管理、验收等各个关口。
四、坚持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目标,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要进一步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努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一要提高对“三农”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资金比重。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调整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二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大养护力度;巩固创建园林城市成果,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处理制度;统筹编制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加大农业开发项目的争取引进,集中成片整体开发治理农田。三要继续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以全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建立城乡优质资源共享的教育体制;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五、坚持以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一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要进一步整合城乡就业资源,经常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加强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就业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二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民从土地保障、集体保障、子女供养等传统方式向社会保障转变,通过政府出一点、集体拿一点、个人缴一点的办法,全面落实农民养老制度,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三要认真实施农民大培训工程。要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农民的目标要求,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农民培训工作。
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
统筹发展,规划先行。要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坚持“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积极构建以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节点、以社区中心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统筹市域内规划要素,实现城乡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融合。一要突出城乡统筹,在规划中要对城区、乡镇驻地、农村社区统一考虑,统筹安排,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二要注重运用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法,聘请名家、高手高水平规划城市。三要突出“精品”意识,着眼长远,放眼未来,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四要加强对肥城文化的研究,在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肥城深远淳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在具体规划中,要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和长远发展原则。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要依托我市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打造具有时代特征、肥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中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一要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按照“企业+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结合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二要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化发展。要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板块经济发展能级。三要积极培植镇域特色经济。要引导乡镇立足各自实际,依托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使镇域经济融入全市经济整体发展的空间和产业布局,大力建设高效农业型、现代工贸型、生态旅游型等特色产业乡镇,引导乡镇在打造特色中提升镇域经济,在提升镇域经济中优化全市经济。
三、坚持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今后农村发展的方向。要按照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的要求,结合农村住房建设和旧村改造,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要多方式破除建设资金“瓶颈”。为有效解决大多数村居改造建设启动资金不足的矛盾,建议市政府筹措资金,建立农村社区和住房建设基金,对启动资金不足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旧房改造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当前解决城市建设“缺地”和农村发展“缺钱”问题的有效办法,外地一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区也正是用足用好了这一政策,才使得他们的工作得以极大推进。二要妥善解决建设用地问题。要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结合旧村改造和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尽快完成村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定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用地。三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要按照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理念,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社区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等问题,增强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以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四要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层层落实质量责任,严把施工、管理、验收等各个关口。
四、坚持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目标,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要进一步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努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一要提高对“三农”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资金比重。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调整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二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大养护力度;巩固创建园林城市成果,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处理制度;统筹编制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加大农业开发项目的争取引进,集中成片整体开发治理农田。三要继续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以全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建立城乡优质资源共享的教育体制;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五、坚持以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一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要进一步整合城乡就业资源,经常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加强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就业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二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民从土地保障、集体保障、子女供养等传统方式向社会保障转变,通过政府出一点、集体拿一点、个人缴一点的办法,全面落实农民养老制度,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三要认真实施农民大培训工程。要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农民的目标要求,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农民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