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创新和发展,进而提高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质量。文章总结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策略,旨在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教学模式;電子信息工程;创新;改革
引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发展比较迅速、设置较早的一个学科。属于理工科专业范畴,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学习的内容也比较繁重,教学的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扎实理论功底以及高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培养出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才能实现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1.1教学指导思想较为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选择被动的接受,忽略了高校重要的育人责任。教学指导思想作为学生行为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方向、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政策的指定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现状中,教学指导思想较为落后,缺乏科学性、有效性。为了开拓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由于电子工程专业的发展处于全新阶段,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不断克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2滞后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推广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的教育也应该实时的进行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和调整课程体系,以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1]。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类别逐渐多样化,专业课教学的课时被缩减,但理论知识内容没有变化,课时紧凑、知识点集中的现象较为普遍,重要知识点讲解起来占据课堂时间较多,其他部分的知识点就一笔带过,学生难以理解。由于教材中知识涉及范围较广泛,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教师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效率较低,以口头教学或板书多媒体的形式开展教学,没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与讨论的习惯,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会降低,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受到影响。
1.3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意识淡薄,在思想上出现了松懈,自主管理能力较弱。同时,多数教师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上,对学生的管理意识不强,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学校也没有指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以供参考,只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课考试即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不够扎实,专业技能的掌握也不够熟练[2]。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策略
2.1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方案的创新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胆的创新。一方面,学校应该丰富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与优化课程内容,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听取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对专业人才进行合理的定位,展开培养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方案的制定要注重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创新与调整,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2.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的指导思想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高等学院教学的最终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在进行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要学会将知识合理的运用。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透彻,因此,学校应该增设相应的实践课与实验课课时,形成高效的育人模式,运用实践锻炼消化理论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2.3课程共设体系、岗位对标培养
根据赛项新技术转化要求,以职业岗位对接为切入点,工程化建设为思路,构建课程共设体系,实现企业课程、校园课程、企业实训、项目实训“四位一体”,保证岗位精准对标培养,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构建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学习环境,保证岗位培养精准对标,保证教学技术在行业的主流地位,满足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与终身发展要求。
2.4构建完善的教学考核制度
学生长期处于自由的氛围下,容易产生学习的惰性,很难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去。高等学校应该构建完善的教学考核制度,并加强教学管理,适当的施加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测试的方式,将学生成绩与教师的评优的一部分考核标准。还可以加大对教师的监管力度,督促教师在教学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责任意识。
3结语:
在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信在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电子信息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实现国家电子信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滔.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51(05):82-83.
[2]简远鸣、朱剑芳、娄雨.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大学教育,2020,123(09):160-162.
【关键词】教学模式;電子信息工程;创新;改革
引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发展比较迅速、设置较早的一个学科。属于理工科专业范畴,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学习的内容也比较繁重,教学的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扎实理论功底以及高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培养出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才能实现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1.1教学指导思想较为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选择被动的接受,忽略了高校重要的育人责任。教学指导思想作为学生行为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方向、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政策的指定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现状中,教学指导思想较为落后,缺乏科学性、有效性。为了开拓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由于电子工程专业的发展处于全新阶段,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不断克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2滞后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推广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的教育也应该实时的进行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和调整课程体系,以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1]。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类别逐渐多样化,专业课教学的课时被缩减,但理论知识内容没有变化,课时紧凑、知识点集中的现象较为普遍,重要知识点讲解起来占据课堂时间较多,其他部分的知识点就一笔带过,学生难以理解。由于教材中知识涉及范围较广泛,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教师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效率较低,以口头教学或板书多媒体的形式开展教学,没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与讨论的习惯,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会降低,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受到影响。
1.3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意识淡薄,在思想上出现了松懈,自主管理能力较弱。同时,多数教师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上,对学生的管理意识不强,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学校也没有指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以供参考,只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课考试即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不够扎实,专业技能的掌握也不够熟练[2]。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策略
2.1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方案的创新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胆的创新。一方面,学校应该丰富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与优化课程内容,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听取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对专业人才进行合理的定位,展开培养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方案的制定要注重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创新与调整,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2.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的指导思想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高等学院教学的最终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在进行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要学会将知识合理的运用。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透彻,因此,学校应该增设相应的实践课与实验课课时,形成高效的育人模式,运用实践锻炼消化理论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2.3课程共设体系、岗位对标培养
根据赛项新技术转化要求,以职业岗位对接为切入点,工程化建设为思路,构建课程共设体系,实现企业课程、校园课程、企业实训、项目实训“四位一体”,保证岗位精准对标培养,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构建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学习环境,保证岗位培养精准对标,保证教学技术在行业的主流地位,满足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与终身发展要求。
2.4构建完善的教学考核制度
学生长期处于自由的氛围下,容易产生学习的惰性,很难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去。高等学校应该构建完善的教学考核制度,并加强教学管理,适当的施加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测试的方式,将学生成绩与教师的评优的一部分考核标准。还可以加大对教师的监管力度,督促教师在教学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责任意识。
3结语:
在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信在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电子信息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实现国家电子信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滔.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51(05):82-83.
[2]简远鸣、朱剑芳、娄雨.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大学教育,2020,123(09):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