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常见教学方法,也是增进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的质量往往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既能突出课堂学习的重点,也能一针见血地发现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使教师做出相应的课堂调整和改善。我国课堂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提问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和创新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如今我国数学课堂上大多采用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来进行日常教学工作,提问环节也是如此,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极大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的动力和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提问方法,提高提问效率和针对性。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环节和提问技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对应的解决办法。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现状
(一)缺乏针对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概念和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程设计趋于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都是教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环节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这其中就包含了课堂提问的针对性。缺乏针对性的提问,既浪费教师的精力也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兴趣。
(二)数量胜过质量
由于小学学生年龄的限制,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必不可少的提问环节做到少而精,对于低级的、显而易见的问题尽量不问,否则会淡化课堂核心内容,也会使学生对于自身评价产生误区,认为课程简单易懂,导致课堂思想不集中,不进行深入研究和举一反三等自我学习活动。
(三)问题空洞广泛
数学课堂的进行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只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导致学生思想固化,思维单一,不能做到触类旁通,长此以往,课堂形式僵化,学生形成不主动、不思考、不深入的不良学习习惯,这样不仅会导致数学学习的困难,也会加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二、课堂提问策略研究及创新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将课堂适度交给学生,设置游戏等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在此过程中,在游戏中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需起到指导、组织的作用,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尽可能地锻炼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形状时,教师可以准备乒乓球、尺子、三角铁、课本等丰富多样的教具,并且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带来形状各异的物品,教师一一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并且进行提问,由学生作答这些是什么形状及其特点,再由学生在教室找出相应的形状,如长方形的黑板、圆形的橡皮等,接着由学生展示各自带来的物品,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答,最后可以进行同类型分类、整理、总结、运用,加深学生对于形状的认识并形成自己的理解。这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强的参与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学习的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二)创造情境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此类特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习计量单位时,由教师提问数学课本的厚度,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和回答,经过讨论后得出几个不同的答案,再由学生使用尺子进行测算,得出正确答案,与之前猜想的答案进行对比,从而引出计量单位和数字大小的概念,再提问如果十本数学课本叠加在一起会不会比水杯高。此类实践性强的提问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实际情境的创造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主人公感受。在此次过程中,教师结合多样丰富的教学手段,变化传统的教学提问手段,加强练习,学生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得到综合的提高。
(三)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信息化时代下,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教师可采取播放图片、歌曲等和课堂有关的多媒体进行日常教学。如,学习数字加减时,教师可根据内容制作幻灯片进行课堂引入,提前购买巧克力豆等类似物品作为教具,发给学生5个,要求学生吃掉1个,提问学生手上还有几个巧克力,由学生进行思考回答,或者学生自问自答,如自己思考“一共5个巧克力,吃掉几个,手上还剩下3个”。此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和反向提问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师生情谊,活跃传统数学课堂的沉闷气氛,也更能够使学生将数学带入课后生活中,做到运用自如。
三、结语
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逻辑基础的重要阶段,有趣的提问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于数学世界的求知欲和探索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转变并重新定位以往的角色,改进教师提问技巧,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提问方法和提问策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多种多样的提问方法,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以身作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盘锦市辽河油田迎宾小学
如今我国数学课堂上大多采用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来进行日常教学工作,提问环节也是如此,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极大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的动力和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提问方法,提高提问效率和针对性。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环节和提问技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对应的解决办法。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现状
(一)缺乏针对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概念和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程设计趋于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都是教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环节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这其中就包含了课堂提问的针对性。缺乏针对性的提问,既浪费教师的精力也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兴趣。
(二)数量胜过质量
由于小学学生年龄的限制,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必不可少的提问环节做到少而精,对于低级的、显而易见的问题尽量不问,否则会淡化课堂核心内容,也会使学生对于自身评价产生误区,认为课程简单易懂,导致课堂思想不集中,不进行深入研究和举一反三等自我学习活动。
(三)问题空洞广泛
数学课堂的进行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只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导致学生思想固化,思维单一,不能做到触类旁通,长此以往,课堂形式僵化,学生形成不主动、不思考、不深入的不良学习习惯,这样不仅会导致数学学习的困难,也会加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二、课堂提问策略研究及创新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将课堂适度交给学生,设置游戏等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在此过程中,在游戏中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需起到指导、组织的作用,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尽可能地锻炼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形状时,教师可以准备乒乓球、尺子、三角铁、课本等丰富多样的教具,并且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带来形状各异的物品,教师一一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并且进行提问,由学生作答这些是什么形状及其特点,再由学生在教室找出相应的形状,如长方形的黑板、圆形的橡皮等,接着由学生展示各自带来的物品,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答,最后可以进行同类型分类、整理、总结、运用,加深学生对于形状的认识并形成自己的理解。这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强的参与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学习的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二)创造情境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此类特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习计量单位时,由教师提问数学课本的厚度,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和回答,经过讨论后得出几个不同的答案,再由学生使用尺子进行测算,得出正确答案,与之前猜想的答案进行对比,从而引出计量单位和数字大小的概念,再提问如果十本数学课本叠加在一起会不会比水杯高。此类实践性强的提问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实际情境的创造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主人公感受。在此次过程中,教师结合多样丰富的教学手段,变化传统的教学提问手段,加强练习,学生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得到综合的提高。
(三)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信息化时代下,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教师可采取播放图片、歌曲等和课堂有关的多媒体进行日常教学。如,学习数字加减时,教师可根据内容制作幻灯片进行课堂引入,提前购买巧克力豆等类似物品作为教具,发给学生5个,要求学生吃掉1个,提问学生手上还有几个巧克力,由学生进行思考回答,或者学生自问自答,如自己思考“一共5个巧克力,吃掉几个,手上还剩下3个”。此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和反向提问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师生情谊,活跃传统数学课堂的沉闷气氛,也更能够使学生将数学带入课后生活中,做到运用自如。
三、结语
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逻辑基础的重要阶段,有趣的提问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于数学世界的求知欲和探索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转变并重新定位以往的角色,改进教师提问技巧,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提问方法和提问策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多种多样的提问方法,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以身作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盘锦市辽河油田迎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