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及科学的演唱方法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了民族声乐的丰富多彩。当今的民族声乐继承和吸收了传统戏曲、曲艺、民间的演唱精华,民间的民歌演唱,不断取舍和融入姐妹艺术的基础上而形成、提高和发展。本文阐述了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并且对民族声乐的科学演唱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民族声乐;发展历程;民族唱法
  一、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不断衍生了广大人民喜爱的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表演艺术中带有演唱形式的就有三百余种,而每一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及表现手段。“民族声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百花齐放。当今的民族声乐继承和吸收了传统戏曲、曲艺、民间的演唱精华,民间的民歌演唱,不断取舍和融入姐妹艺术的基础上而形成提高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开始,当时广大的新革命文艺工作者为响应党的号召,为鼓舞军民的士气、反映阶级仇恨和表现广大军民热火朝天地学文化和大生产运功,编演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深受边区人民喜爱的秧歌剧。那剧中鲜活的人物,浓厚的民族情感,熟悉而崭新的音调,朴实而火爆的语言,都要求当时的演唱者去追寻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演唱方法,而他们当时的这种演唱方法,可以说就是民族声乐艺术的雏形。歌剧《白毛女》的出现对当时的演唱者在表现民族情感上,民族风格上,民族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毛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纪元。到50年代又创编了大家较为熟悉的一大批民歌《南泥湾》、《翻身道情》、《绣金匾》。到了60年代又创演了歌剧《江姐》、《红珊瑚》、《洪湖赤卫队》、《刘胡兰》等一批优秀的歌剧。这些心得歌剧充分表达了人民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感情,新的精神风貌。而这些新的音乐风格,新的演唱方法和形式使中国的舞台上,增添了新的异彩,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事实上,这时的民族声乐已经是一个与西洋音乐相比较而独立存在的、受到音乐界认真关注的强大的歌唱流派了。
  解放后的音乐教育界已经开始了对民族声乐的教学研究。例如,在著名作曲家李劫夫的大力倡导下,从1956年开始沈阳音乐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民间演唱班,稍后本科又成立了民族声乐专业,之后上海音乐学院在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的热情支持下,也对民族声乐进行了教学实践。从这时起,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走进了高等学府,在演唱方法上和演唱风格上,开始了全面而细致的教学工作。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体系,是我国几代声乐工作者孜孜以求、为之奋斗的夙愿,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民族声乐以它独特的民族情怀,科学的演唱方法,培养造就了一批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质的民族声乐歌唱家。他们的出现得益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也为民族声乐艺术展示了无限光辉的未来。实践表明:民族声乐艺术之花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事业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民族声乐的科学演唱方法
  民族唱法是以汉族语言做基础,以民族的情感为主体,嗓音甜脆宽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声、情、字、味、表、养为一体,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字领腔,字正腔圆,韵味浓郁,演唱并重,真切动人的一种演唱方法,这就是我们讲的民族唱法的广义概念。换句话说:“唱情”是民族声乐的一个本质特点。
  对于民族唱法,目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中国民族声乐既是科学的,又是具有民族特点的,还应具有时代感,科学的演唱方法是共有的,具有普遍性、科学的演唱方法在西洋唱法中有,在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中也有,关键是如何去识别,如何去继承和借鉴。我们应该把一切有利于提高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的歌唱方法和经验都吸收过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目的在于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和崇拜。我们的任务是把科学演唱方法的普遍性运用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特殊性之中,在具体教学中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先共性(科学的方法),后个性(民族特色)。在掌握一定歌唱方法的同时,又能保留其本身的演唱特点,采取科学方法和原有演唱的特色同步进行的方法,使之自然渗透,去粗取精,兼收并蓄,逐步合成,使其更加掌握好民族特色浓、演唱路子宽、歌唱能力强、演唱技巧高的科学的民族歌唱方法。
  简单的说民族唱法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形式,具体到我们在学校所学的民族唱法,即继承发扬了民间民歌演唱的方法,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这种唱法着重强调了真假声的结合,要求演唱者有深厚的气息支撑,重视声音的统一、甜美、流畅,语言的清晰,讲究字正腔圆,混合共鸣的运用和演唱体现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一种民族艺术风格。
  要想学好民族唱法,逐步的提高演唱的水平,我想、只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演唱时运用科学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真假声的结合等等,诸多方面的技巧,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为各类民族歌曲的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歌唱是一种听觉艺术,一首作品的完整表达必须要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才能让观众接受、欣赏、为之感动,这就要求演唱者深入细致地做好歌唱前的二度创作,运用扎实的演唱技巧,广博的文化修养知识才能达到一种声、情、景、意的艺术境界之交融。
  中国的民间声乐艺术是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语言、民主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审美习惯、风俗习惯、人文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而逐步形成的。因此,民族声乐的训练、培养和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习惯,不仅在语言、风格、表演、音色、感情、修养等方面上多下功夫,还要尽可能地去体现民族特色,这样才能被世界上占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所承认和喜欢。
  这些年来,我们各大艺术院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民族声乐演唱人才。他们不仅能演唱好本民族的歌曲,而且还能演唱好以汉族语言为基础的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声乐作品,同时还掌握了一些戏曲、说唱和其他一些形式和风格的歌唱技巧。
  自从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全国性的电视歌手大赛以来,尤其是把电视歌手比赛分成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进行以来,民族唱法所指的仅以歌曲为主的界定便逐渐明确起来,对这一界定的认识也逐渐趋于一致。可以说,中国民族唱法的基本形成和确立,是在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上,经过几代人得艰辛努力,“一手伸向民族、一手伸向西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注入时代风采的,在世界声乐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的光辉结晶。
其他文献
《礼记》内容博杂,包罗万象.本文主要把《礼记》中的器具类汉字,按照用途归类.通过对其汉字形体及《礼记》文本的分析,以此了解这些器具的异同及其反映的上古时期的取食方法
本文结合《现代汉语知识》的特点和师范的性质,探讨优质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途径。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hinese knowledge” and the nature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和归纳了“鱼”这个兴象在《诗经》中的三种观念内涵。笔者认为鱼兴象是一个性爱隐语,用来指代婚姻配偶、男女情事;它还寄托了人们渴望丰年富足、祈求多子多福的理想和愿望。同时,以鱼“潜”和鱼“跃”对举,表现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这些观念内涵的产生源于古代先民对于“鱼”的崇拜,以及在一种原始宗教生活下形成的习惯性的联想。通过这些归纳和分析,不仅使得我们对《诗经》中这些“鱼”类兴象有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表现力体现在动作、情感、艺术修养等方面,其审美内容丰富,有着重要作用。教学中为了提高表现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表现力;审美  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与审美教育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增强学生的表现力,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
英语语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运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英语语感非常重要.本文列举了具体实践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以期
清末民初,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此时地方议会制度蓬勃兴起,对中国政治近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奉天临时省议会成立于1912年,是由原奉天谘议局转变并扩选而来,
烈日颂rn 烈日呵!rn 请别阻拦我rn 让我在尘埃中奔跑rn 像耕田中的锄头rn 柄的一头翘向白云rn 肉体的静谧也常伴随耗散的体力rn 使灵魂的眼目得以清亮rn
摘 要:长久以来,元词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张翥之词堪称元词冠冕,值得关注。张翥离乱词在内容上,有送别友人的酬赠词,故地重游的纪行词与凭吊古今的历史词;在风格上,张翥词既吸收了姜张的清空骚雅,又学习了苏辛的豪迈放旷,融会南北,形成了元词的特色。张翥之所以书写离乱词较为成功,究其因:继承了中国离乱文学的传统,且是元代特殊历史文化时期文人心态使然。  关键词:张翥;元词;离乱词  词自唐五代起,至
目的:分析临床上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干预的层级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普外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