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恶性肿瘤(肿瘤)微环境由肿瘤细胞和其周围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固有及特异性免疫细胞、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结构的组成细胞、组织特异性的间叶细胞及它们的表达产物、代谢物质等成分构成,是肿瘤发生、生长的局部环境,除肿瘤细胞以外的所有成分统称为肿瘤间质。
【机 构】
: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肿瘤)微环境由肿瘤细胞和其周围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固有及特异性免疫细胞、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结构的组成细胞、组织特异性的间叶细胞及它们的表达产物、代谢物质等成分构成,是肿瘤发生、生长的局部环境,除肿瘤细胞以外的所有成分统称为肿瘤间质。
其他文献
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CL-N)是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免疫表型和生物学行为并存在高水平EB病毒感染的侵袭性肿瘤.该肿瘤在亚洲地区多见,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淋巴结外非B细胞淋巴瘤,且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ENKTCL-N的肿瘤细胞既表达自然杀伤(NK)细胞相关抗原,又表达部分T细胞分化抗原,其确切的细胞属性及其来源至今未明[1].该肿瘤的细胞来源和分化状态研究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瓶颈之一,
胸腔手术中越来越多地应用视频辅助的胸腔镜技术(VATS),这要求通过单肺通气对术侧视野进行充分暴露.以往一般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DLT)、Univent导管[1-3]、Fogarty导管[4-5]或普通气管导管插入支气管等来实现单肺通气.以上几种技术各自有其局限性。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8例射频消融治疗胰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1%(2/18)的胰体尾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从数百降到正常,77.8%(14/18)的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背部放射痛或腹痛减轻,其中6例疼痛完全消失.77.8%(14/18)的患者术后复查B超或CT后发现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全组死亡率为22.2%(4/18),其中3例表现为消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布了两次关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 pylori)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第一次是1999年在海南三亚会议提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意见>--海南共识,于2000年发表;第二次是2003年安徽桐城会议提出的<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桐城共识,于2004年发表。
在发展中国家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早产增加了新生儿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既往研究表明,晚期早产儿(孕34-36周出生)的短期或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远远低于早期早产儿(孕<34周出生),有些晚期早产儿甚至体重可以达到足月新生儿的标准,出生后按足月儿护理也为了不成文的规定。
目的 通过保护后外侧剖胸切口双侧肋间神经,评估患者术后近期疼痛改善的幅度,并了解不同程度的保护对术后疼痛的改进作用.方法自2006年10月10 日至2007年4月10日满足入选标准的患者共60例,均采用后外侧剖胸切口入胸.按照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要求,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后外侧切口组(对照组,18例)、单侧肋间神经保护组(单侧组,20例)、双侧肋间神经保护组(双侧组,22例)3组.疼痛分级采用数字
由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澳(洲)新(西兰)皇家外科学院(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Surgeons,RACS)、《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癌症》杂志编辑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澳纽肿瘤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08年5月16—18日在广州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食管癌诊疗进展”,届时将有食管癌领域的国际、国内专家与
患者男,54岁.因头晕3个月,加重伴头痛、视物不清1 d于2007年3月7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200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偶有耳鸣,未予治疗,3月6日头晕症状突然加重,伴头部持续剧烈胀痛和双眼视物模糊.入院体检:体温36.5℃,血压140/85 mm Hg(1 mm Hg=0.133kPa),口唇、面颊、手掌皮肤深红,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体查: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