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资源利用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7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19)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审美情趣、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插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目前小学教师对于插图教学不太重视,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状况并不乐观。笔者学习了相关理论,在课改实践中积极实践,试图从识记汉字字形、巧解词句意思、化解重点难点三方面阐述如何运用插图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C43
  一、缘起:道是随意却有意
  笔者在近两年时间内,听取了大量随堂课,在与教师交流中感到,教师对插图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使用较为随意。
  插图教学真的只是随意而问的吗?由他们的“随意而问”,引发了我的“有意思索”。于是,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教学插图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翻阅各类文献,对比不同的教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插图资源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优于纯文字的教科书。一般人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15%,从视觉、图像中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如果听觉和视觉相结合,能记住知识的65%。这说明图像法与讲述法结合,能大大提高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总量。
  从插图编绘的历史发展来看,插图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趋势,而每一次插图的变化都同教学改革、教科书的革新密不可分。
  新课程改革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显著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大量篇幅的插图,并且在插图质量和内容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从插图内容上看,有表现课文中心的,有揭示课文重点的,也有描绘人物形象的,展现故事情节的;从编绘质量上看,这些插图色彩鲜艳,富有童趣,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从图的数量多少来看:有单幅图,有组合图,有连续多幅图;从所在位置上看,有题头图,有文中图,有练习图;从功能上来看,有常识理解图,儿童生活图,道德范型图……这说明插图越来越成为语文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那么,插图在教学中发挥着哪些作用呢?笔者学习了相关的理论,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研究,认为插图具有以下作用:
  1.插图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动力
  学生们喜欢阅读配有插图的教科书,因为插图具有视觉形象性的特点,生动的视觉表象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情感。一些教科书的编者也正是以此为初衷,为教科书配置插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当新的语文教科书发下来的时候,学生们最喜欢先翻看课本中的插图,尤其是课本前的彩色封面。
  2.插图是沟通读者与文本的桥梁
  语文课本中的一大部分插图选取的是课文文字中最具关键意义的部分,往往插图一现,全文豁然开朗。另外,课本中还有一部分插图是作者的画像、照片、手迹,以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背景知识的图片。这些插图虽然不直接反映内容,但却为学生深人理解课文创设了一定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支持。正如有的教师指出的那样:插图是语文学习的金钥匙。
  3.插图是开启记忆的钥匙
  研究表明,插图有助于对信息的识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加强对课文复述或背诵环节的指导。在阅读插图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找出与插图相应的课文内容,把插图与适应的语句相联系,使插图语言化。在阅读插图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上课本,复述或背诵插图的内容。这样,看图读文,诵文想画,图文并茂,饶有趣昧,有利于克服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插图,犹如开启记忆之门的钥匙。
  4.插图是培养审美趣味的酵母
  和其他教科书中的插图相比,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方面作用独特,这主要由于语文课本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学作品插图。它是画家在忠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具有文学性和绘画性的双重审美价值。此外,语文教科书中还有一些自然风物、古迹建筑的图片,以及与课文有关的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这些也都包含一定的欣赏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昧。
  5.插图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
  课文插图还具有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等潜在功能。如插图中古今民族英雄、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的画像可以引起学生的景仰之情;插图中名山大川、自然风光可以引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插图中的文物古迹、书法绘画作品等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二、调查:让我欢喜让我忧
  正因为插图具有如此诸多的作用,所以插图越来越受到课改研究者和教材编者的重视。那么,处于课改实验第一线的教师,他们了解编者的意图吗?在教学中重视插图资源的利用吗?笔者下校时了解到的情况究竟是一个学校的个案,还是其他学校也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的解答有待于调查研究。
  (一)调查设计
  为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校100名小学生,50名语文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教科书为课本)调查采用师生两份不同问卷。学生问卷只有2个选择题,调查学生是否喜欢有插图的课本,插图对课文理解是否有帮助。教师问卷共设10个选择题和一个开放题,采用四分等级计分法,让老师对10题所作陈述做出“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和“很不符合”的选择。重点调查:1.教师对插图教学的看法。2.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状况。
  (二)调查结果
  1、学生喜欢有插图的语文课本,但在学习中无法主动地利用插图进行学习。
  表1显示:大多数学生喜欢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这说明在目前的条件下,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即学生喜欢。若学生不喜欢,教师就很难引导学生运用插图进行学习,而是寻找更好的影像资料对其进行代替。
  但是在“插图对于课文理解是否有帮助”这个问题中,有68%的学生认为插图对理解课文没有帮助。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学生还无法主动地有意识的利用插图进行学习;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较少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插图,所以学生没有对插图引起重视,也缺乏图文对照学习的技能。这说明教师要善于引导,避免插图资源的浪费。   2、教师认为插图对于优化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情况不佳。
  表2显示:52%的教师认为插图对于优化教学的作用很大,也有48%的教师认为作用不大。这说明还有不少教师对没有认可插图的作用。31%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插图,而69%的教师没有经常使用,说明教师运用插图的总体情况不佳。
  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题目为:“教学中,你经常在哪些环节利用插图?”教师回答“在导入时利用”的有13名;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利用”的有4名;在“作文教学时利用”的有1名;在“识字教学时利用”的有1名。做出回答的教师总共19名,占调查教师总人数的38%。还有62%的教师或没有回答,或回答说“没有定律”。这说明教师利用插图的状况不佳,多数教师在利用时无章可循,是较为随意的。
  在以往的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内容较少,生动形象性不够。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科书中插图的编排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仅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二年级的教科书中,插图就有341幅。因此,如果说以前教师不重视插图是教科书编排的原因,那么现在对插图不重视,就是对课程资源的浪费,将不可避免的影响教学效果。
  (三)对结果的思考
  此次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配置插图的语文教科书,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较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用图,学生还无法主动地使用插图;教师对插图作用的认识不够;在教学中还不善于利用插图展开教学。
  笔者在五年多来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一直重视插图的作用,致力于插图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这里面,有成功、有失败,更有着很多的思考和感悟。
  三、策略:纸上得来终觉浅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感受文章的美。插图与课文是一种同质异构的关系,它们就一个主题进行各自的创作。课文以文字、词语为表现手段;插图以造型艺术的多种形式为表现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以图助读,以管窥豹,全面透彻地学习字词、理解词句、突破重点难点、升华情感。
  1.文图相映,识记汉字字形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是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得来的。直到今天,汉字中仍然存在着不少象形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文对照,产生联想,就能便于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有的插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上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象。如人教版第一册汉语拼音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有机地把观察图画和识记汉字结合起来。
  2.图文互补,巧解词句意思
  课文中有些词语、句子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利用插图,就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①以图导文,直观词语意思
  打开人教版第三册《识字一》,一幅美丽的插图展现在眼前:淡蓝的天空中飘着几多白云,枫林披上火红的风衣,苍翠的松柏绿得更加浓郁……导入教学时,这幅图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插图,随即教学“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等词语。
  师: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啊!(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赞叹)。你能看图来介绍一下吗?
  生1:秋天真美,蓝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白云。
  师:是啊,你说得也很美,老师送你一个词,板书:天高云淡,教学该词。
  生2:秋天的树木颜色很多,有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师:(引导欣赏插图),多美啊,树木有那么多的颜色,可以用一个词儿来形容,板书:叠翠流金,教学该词。
  生3:老师,我知道了,为什么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叫“金秋时节”,因为秋天是金色的。
  师:(表扬该生),你们多能干啊,还知道秋天什么是金色的?
  生4:麦子成熟了,一片金黄。
  生5:梨树挂起了金黄的灯笼!
  师:是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是收获的季节,所以我们再送秋天一个词儿,板书:五谷丰登,教学该词。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用插图方式解释,就可免去许多赘言。如教学《爷爷和小树》,看一看图,找一找“暖和的衣裳”在哪里;教学《菜园里》,对照插图理解为什么说“茄子高高打灯笼”。《坐井观天》中,什么是“井沿”,只需在插图上一指,便可了然。
  ②以文带图,再现语句情景
  人教版第十一册《詹天佑》,课文写了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他设计创造了“人”自形铁路,解决了火车爬坡难的问题。文中写道:“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尽管这段话写得很清楚,可是学生没有目睹过“人”字形铁路,会提出相关的很多问题来:“人”字形线路到底是怎样的?火车利用两个车头怎样拉、怎样推?过岔道口后怎样推、怎样拉?如何向前进的?
  因此,课本中增加了一幅真实、美丽的插图——在崇山峻岭之间有一条“人”字形铁路,一列火车的两个车头正冒着白烟,从“人”字形铁路折向西北前进。有了这幅插图,学生图文对照,不仅对“人”字形铁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更能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才智。
  3.按图索骥,化解重点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往往需要重点讲解,如果运用插图点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令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插图的作用,作借力点,化解重点难点。
  ①以图促读,增进理解
  如在声、韵母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将声、韵母的音形与插图的内容联系起来学习,突破发音难点。在教“a”时,让学生模仿图上小女孩唱歌发出“啊”音,并启发学生观察女孩梳着小辫子的头,引导她们将女孩的头部形象与“a”的形体进行比较。教“o”的读音,让学生模仿公鸡“喔喔”的啼叫。教学“e”时,可借鹅的名称帮助记音。如此图文结合的教学,可以化难为易,使枯燥无味的字母音和形变得具体形象,教师教起来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   ②以图促读,把握情节
  低段有些课文图文并茂,如同一幅连环画。这些课文插图的内容与课文语言描写的内容是完全吻合的,教学时如果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学文,学起来就会好记易懂,其乐无穷。
  人教版第一册《小蝌蚪找妈妈》就是这样一篇课文。教材插图根据课文内容,每段配一幅插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课文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就是让学生借助图画自主识字和阅读,了解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读出文中趣味。又如《雪孩子》、《小熊住山洞》、《小壁虎借尾巴》、《酸的和甜的》、《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图文对照式的教学。
  ③以图促情,升华情感
  人教版第十册《丰碑》一文的插图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中冻僵的军需处长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镇定、安详,一旁的将军和战士们的悲伤、震惊、内疚、敬仰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教学时,结合课文引导学生看完插图后,教师问道,大家看了这幅图想说点什么吗?学生们触图生情,纷纷举手:
  生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军需处长的死比泰山还重啊!
  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然您离我们而去,但我们会永远记着您。
  生3:您是一致永不熄灭的火把,温暖了战士,点燃了战士们的生命之火,照亮了战士们前进的道路。
  生4:我想代表将军说,好兄弟!安息吧!请原谅我的鲁莽与无知。看来我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胜利不属于我们还会属于谁呢?
  生5:我想替战士们说两句,你停,我们的脚步多么坚定!我们走了,革命胜利那一天再来看您!
  四、结束语
  论文至此,笔者需要强调,插图资源作为语文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教学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不应熟视无睹,应该巧加利用,得当剪裁,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广才《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论国际本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意义》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
  [4]李锦春 《激活文本插图,根治语文素养》甘肃教育,2006
  [5]吕红梅《一图抵万言—阅读教学中视觉意象的运用》国外语文教育,2008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必须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实处,既要在当今中国美术整体方面,拓宽艺术视野、提升整体格局;也要在各美术集体
期刊
摘 要:针对士官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存在师资薄弱、缺少共同愿景和精神文化以及管理缺陷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建立结构科学合理,具有共同愿景,管理以人为本,考评适应发展的专业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培养一流士官人才的强军目标。  关键词:士官院校;专业教学团队;人才培养  世界一流军队必须要有一流的人才,士官院校作为培养部队士官人才的摇篮,必须要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士官学校、世界一流的士官学校建设
(灯塔市沈旦堡镇古城子小学 辽宁 灯塔 111300)  【中图分类号】G62  对于小学生而言,句型语法是学习的难点,扩句、缩句的教学看似很简单,可要想把一句话缩的恰到好处就很不容易了,所谓“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
2003年10月16日-19日由贵州省红楼梦学会、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的“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贵州·铜仁·红楼梦研讨会”,在锦江之滨的铜仁师专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十
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在经历了150多年的考验后,凭借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神内涵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文学史之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偏僻荒凉的哈渥斯荒原使她们充满了自由的热爱和丰
摘 要:当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外科技活动作为一项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开展的学术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各高校应该努力建立健全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完善课外科技活动内容,为我国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文本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内涵为入手点,对当前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组织科技活动创新大学生的思维
一、夏天的小夏那年夏天,小夏一直在忙于卖房。对面的楼房在装修,割瓷砖的声调拖得像这个城市每年例行的“九·一八”的警笛,说是警醒世人还不如提醒着人时时拔腿逃跑,声音宰
丹?布朗的作品不仅关怀了当下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将作品的意义从简单的一个时代扩展到了对永恒真理的追求。本文从文学主题、人物特征、空间结构三方面对丹布朗作品
所谓功能,是指事物的作用、用途或功效,并体现事物存在的价值.各个经济整体在一定时期发挥什么功能,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时,“为”什么、“不为”什么,都将影响经济全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