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增强及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优化,传统的教学传输给学生的常规思维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需求。如何教会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创新、扩展知识面并延伸知识深度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近年来教学改革中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精神及探索精神。以数学综合实践为例,简要阐述如何科学进行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新模式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造思维。
关键词: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应该被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利,同时作为教育者应当传递给学生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的、可延伸的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延伸课堂内容,扩展视野。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地区或个别教师对综合实践教学不重视,仍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下面就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开展好数学综合实践课程进行阐述。
一、开设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
数学综合实践课主要以学生的个体情况为基础,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提高对于数学生活化的认识和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空间几何图形”“概率统计”“代数运算”[1]等重要的数学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应用于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增加对知识的了解,在已学基础上延伸提升。
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具有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三大特征。首先,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应当教育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将数学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应引导学生增强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其次,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是融合数学学科中多方面知识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应用到的数学方法及知识不止一种。通过综合性实践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据信息整理、汇总、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问题的意识。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应当体现综合性,在课程过程中应当注重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发散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课程还应当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整体素质,例如解决问题过程中团队的合作互助意識,整理信息时的全面意识等,使得学生通过此次课程得到更为全方位的提升。
二、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
(一)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感
数学综合实验课程以锻炼学生自主研究能力为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并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现。在进行活动的初期,教师应注意协调学生做好明确分工,例如,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结果核查等工作内容必须做到合理分配。在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充分发挥,引导学生自主确立课题、收集相关信息、探究解决方法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己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及探索精神
数学综合实验课程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用数学思维、数学眼光去发现世界、探索世界[2]。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固有的思维模式,摆脱对课本和传统课堂的依赖,积极走入社会生活,用探索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在课程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协作能力的锻炼。在完成团队任务时,应当引导学生积极交流、主动展示、敢想敢言。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讨论,让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完善自身。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增强团队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是今后在面对其他问题时的重要的必备个人素质之一。
(四)创新课程环节设置,增强趣味性
在进行数学综合实践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打破常规思路,突破传统方法,增强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环节趣味性。首先可以通创设一定情境,代入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思考,增强实际性。继而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进行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导,但不能完全打断学生的思路,将问题抛给学生,例如“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解决的方法有哪几种”“哪一种方法的准确性最高”等。在学生小组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后,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每种解决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到最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法。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指正分析。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应当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是对传统课程的提升完善,通过这种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的课程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科重要性,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开拓思维。作为教育者应当逐步改进、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探究新模式,研究新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琼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2017(22):144.
[2]段玲.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分析[J].教育,2016(8).
关键词: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应该被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利,同时作为教育者应当传递给学生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的、可延伸的课堂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延伸课堂内容,扩展视野。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地区或个别教师对综合实践教学不重视,仍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下面就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开展好数学综合实践课程进行阐述。
一、开设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
数学综合实践课主要以学生的个体情况为基础,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提高对于数学生活化的认识和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空间几何图形”“概率统计”“代数运算”[1]等重要的数学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应用于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增加对知识的了解,在已学基础上延伸提升。
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具有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三大特征。首先,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应当教育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将数学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应引导学生增强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其次,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是融合数学学科中多方面知识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应用到的数学方法及知识不止一种。通过综合性实践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据信息整理、汇总、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问题的意识。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应当体现综合性,在课程过程中应当注重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发散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课程还应当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整体素质,例如解决问题过程中团队的合作互助意識,整理信息时的全面意识等,使得学生通过此次课程得到更为全方位的提升。
二、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
(一)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感
数学综合实验课程以锻炼学生自主研究能力为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并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现。在进行活动的初期,教师应注意协调学生做好明确分工,例如,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结果核查等工作内容必须做到合理分配。在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充分发挥,引导学生自主确立课题、收集相关信息、探究解决方法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己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及探索精神
数学综合实验课程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用数学思维、数学眼光去发现世界、探索世界[2]。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固有的思维模式,摆脱对课本和传统课堂的依赖,积极走入社会生活,用探索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在课程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协作能力的锻炼。在完成团队任务时,应当引导学生积极交流、主动展示、敢想敢言。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讨论,让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完善自身。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增强团队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是今后在面对其他问题时的重要的必备个人素质之一。
(四)创新课程环节设置,增强趣味性
在进行数学综合实践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打破常规思路,突破传统方法,增强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环节趣味性。首先可以通创设一定情境,代入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思考,增强实际性。继而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进行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导,但不能完全打断学生的思路,将问题抛给学生,例如“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解决的方法有哪几种”“哪一种方法的准确性最高”等。在学生小组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后,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每种解决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到最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法。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指正分析。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应当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是对传统课程的提升完善,通过这种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的课程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科重要性,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开拓思维。作为教育者应当逐步改进、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探究新模式,研究新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琼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2017(22):144.
[2]段玲.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分析[J].教育,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