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鎏金银盘
2~3世纪罗马时期
1988年7月靖远县北滩乡北山村出土,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高4.6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10.9厘米。
银质。圆形,卷唇,斜弧壁,圈足。银质鎏金,以铸造、锤碟、镶嵌诸工艺结合制成。鎏金现已大部脱落,盘内壁满饰浮雕花纹,分内、外、中心部分3圈列置。外圈饰有相互勾联的葡萄卷草纹藤蔓,中间藏匿30余只禽鸟等类小动物。内圈外缘饰细小连珠纹,内周环列12个头像,头像中以动物相间,或为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的12神。中心为一高浮雕裸体男性,身披长巾,手持图尔索斯杖,倚狮而坐,为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罗马时代又称为巴卡斯。盘底圈足内有一行錾刻作虚点铭文,目前学术界对其语系、族属、内容尚有争议。另有刻划的粟特文铭文,中亚史专家马尔沙克先生释读为SYK(推测为器物拥有者的名字缩写)。此件器物发现于丝绸之路甘肃段靖远县境内,是研究中西交流重要的实物资料,也是十分罕见的丝绸之路遗珍。
小楷敦煌写经
唐代
敦煌莫高窟出土,1981年9月入藏于靖远县博物馆。
长130厘米,宽25厘米。
紙质。手写体。系三段拼接而成,内容为《妙法莲华经卷第六-法师功德品第十九》中的一段,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题“松韵”七弦琴
清代
靖远县博物馆旧藏。
长118厘米,宽17厘米,厚3.5厘米。
木质。琴体为扁长体。琴面为一块长条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腔中空,琴面上嵌十三个音量标记,琴首方形,琴尾圆形,近首尾处作连弧形,下面有四个矮足,琴底面有张云锦用白色广告颜料题写的行书“松韵”等字样及两枚阴刻印章。琴身保存完好,琴体姿态秀美,制作精当,法度森严,为清末民国时期靖远著名书画家张云锦的心爱之物。
题“鹤舞”七弦琴
清代
靖远县博物馆旧藏。
长120厘米,宽18厘米,厚3.6厘米。
木质。琴体呈扁长形,琴首方形,弧面,上有十三个音位标志,下有两尖状及圆形支座,琴尾圆形,近首尾处凹进,底面用黄色广告颜料题有行书“鹤舞”等字样及一圆一方两个阴刻印章。整张琴琴身保存较完整,制作精良,形状古朴,为清代靖远名宦李正的遗物。
《梧桐一叶》古琴谱
清代
2004年3月靖远县文化馆党世才先生捐赠。
长23.8厘米,宽16.2厘米。
纸本。清代民间手抄古琴谱。
2~3世纪罗马时期
1988年7月靖远县北滩乡北山村出土,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高4.6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10.9厘米。
银质。圆形,卷唇,斜弧壁,圈足。银质鎏金,以铸造、锤碟、镶嵌诸工艺结合制成。鎏金现已大部脱落,盘内壁满饰浮雕花纹,分内、外、中心部分3圈列置。外圈饰有相互勾联的葡萄卷草纹藤蔓,中间藏匿30余只禽鸟等类小动物。内圈外缘饰细小连珠纹,内周环列12个头像,头像中以动物相间,或为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的12神。中心为一高浮雕裸体男性,身披长巾,手持图尔索斯杖,倚狮而坐,为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罗马时代又称为巴卡斯。盘底圈足内有一行錾刻作虚点铭文,目前学术界对其语系、族属、内容尚有争议。另有刻划的粟特文铭文,中亚史专家马尔沙克先生释读为SYK(推测为器物拥有者的名字缩写)。此件器物发现于丝绸之路甘肃段靖远县境内,是研究中西交流重要的实物资料,也是十分罕见的丝绸之路遗珍。
小楷敦煌写经
唐代
敦煌莫高窟出土,1981年9月入藏于靖远县博物馆。
长130厘米,宽25厘米。
紙质。手写体。系三段拼接而成,内容为《妙法莲华经卷第六-法师功德品第十九》中的一段,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题“松韵”七弦琴
清代
靖远县博物馆旧藏。
长118厘米,宽17厘米,厚3.5厘米。
木质。琴体为扁长体。琴面为一块长条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腔中空,琴面上嵌十三个音量标记,琴首方形,琴尾圆形,近首尾处作连弧形,下面有四个矮足,琴底面有张云锦用白色广告颜料题写的行书“松韵”等字样及两枚阴刻印章。琴身保存完好,琴体姿态秀美,制作精当,法度森严,为清末民国时期靖远著名书画家张云锦的心爱之物。
题“鹤舞”七弦琴
清代
靖远县博物馆旧藏。
长120厘米,宽18厘米,厚3.6厘米。
木质。琴体呈扁长形,琴首方形,弧面,上有十三个音位标志,下有两尖状及圆形支座,琴尾圆形,近首尾处凹进,底面用黄色广告颜料题有行书“鹤舞”等字样及一圆一方两个阴刻印章。整张琴琴身保存较完整,制作精良,形状古朴,为清代靖远名宦李正的遗物。
《梧桐一叶》古琴谱
清代
2004年3月靖远县文化馆党世才先生捐赠。
长23.8厘米,宽16.2厘米。
纸本。清代民间手抄古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