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学来说,作文教学令人头痛。面对作文学生无话可说,语言单薄枯燥,内容千篇一律,教师苦于教,疲于批改,学生进步甚微等现象比比皆是。我认为,要攻克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材,巧妙地从课文中挖掘练笔素材,并精心设计,才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利用课文内容,进行改写
古语有云: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在教学中,利用课文原有的内容,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如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同时,又具有含蓄、跳跃的特点。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改写。如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S 版,以下引文均同)后,学生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的深情厚谊。教师可启发: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他们在黄鹤楼上都想了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跃然纸上。
二、利用文本空白,进行扩写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空白”很多,可以说无处不在:有的出现在课题中;有的出现在文中对人物描写的心理、动作空、语言、神态等空白处。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空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填补“空白”,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母亲上前说道。“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这段话中留下了许多处空白,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学习时,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补写一些对话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利用精彩语段,进行仿写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写作文的重要途径和常用的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习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习作能力。首先,从仿写词句开始。如《山村的早晨》这篇课文中间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仿照课文说说我们学校早晨的美景,学生能把学到的词语进行运用。
其次仿写段、篇。对课文中有特色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能让学生很快学到其句式特点、结构规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我让学生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学生仿写得都很好。
通过挖掘精彩语段进行仿写训练,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布局的合理、构思的巧妙、表达的生动,从而把文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利用结尾空白、进行续写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续写。如《七颗钻石》的结尾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此时大地上会有怎样的变化。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学生心神觉醒,灵性飞扬,他们的续写精彩纷呈。
五、利用学习感受,进行拓写
所谓“拓写”,就是以课文为依托,紧扣其内容,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它们的基础上,在课后竭力搜集文字、图片等各种与课文相关联的资料,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讀写结合的综合训练。“拓写”既要紧扣课文又要走出课文,紧扣课文必须以课文内容作为“原始素材”,走出课文,就是不拘泥于课文内容,而且要据此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生动的创新,要尽力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听广播、观看电视、查阅书刊等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努力让他们把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写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短文来。例如学了《圆明园的毁灭》,作为内容拓展,可以模仿课文写法,写一处古迹的毁灭或破坏。
总之,文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善于挖掘文本习作资源,不拘形式地进行读写结合,让孩子们在大量的练笔中学会习作,爱上写作。长此以往,定会点燃学生习作创新的火花,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完成每一篇习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一、利用课文内容,进行改写
古语有云: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在教学中,利用课文原有的内容,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如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同时,又具有含蓄、跳跃的特点。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改写。如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S 版,以下引文均同)后,学生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的深情厚谊。教师可启发: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他们在黄鹤楼上都想了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跃然纸上。
二、利用文本空白,进行扩写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空白”很多,可以说无处不在:有的出现在课题中;有的出现在文中对人物描写的心理、动作空、语言、神态等空白处。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空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填补“空白”,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母亲上前说道。“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这段话中留下了许多处空白,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学习时,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补写一些对话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利用精彩语段,进行仿写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写作文的重要途径和常用的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习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习作能力。首先,从仿写词句开始。如《山村的早晨》这篇课文中间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仿照课文说说我们学校早晨的美景,学生能把学到的词语进行运用。
其次仿写段、篇。对课文中有特色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能让学生很快学到其句式特点、结构规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我让学生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学生仿写得都很好。
通过挖掘精彩语段进行仿写训练,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布局的合理、构思的巧妙、表达的生动,从而把文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利用结尾空白、进行续写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续写。如《七颗钻石》的结尾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此时大地上会有怎样的变化。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学生心神觉醒,灵性飞扬,他们的续写精彩纷呈。
五、利用学习感受,进行拓写
所谓“拓写”,就是以课文为依托,紧扣其内容,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它们的基础上,在课后竭力搜集文字、图片等各种与课文相关联的资料,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讀写结合的综合训练。“拓写”既要紧扣课文又要走出课文,紧扣课文必须以课文内容作为“原始素材”,走出课文,就是不拘泥于课文内容,而且要据此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生动的创新,要尽力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听广播、观看电视、查阅书刊等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努力让他们把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写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短文来。例如学了《圆明园的毁灭》,作为内容拓展,可以模仿课文写法,写一处古迹的毁灭或破坏。
总之,文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善于挖掘文本习作资源,不拘形式地进行读写结合,让孩子们在大量的练笔中学会习作,爱上写作。长此以往,定会点燃学生习作创新的火花,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完成每一篇习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