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企退化危机
话题背景: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了2/3以上的就业机会,对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民营企业,个别企业甚至已成功跻身世界500强。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的尴尬现实: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近年来不同程度遭遇了“增长的极限”,发展后劲匮乏;民营企业500强的总产值,还不如国企前三强之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民企的减员迹象尤为明显。
民营企业退化,甚至险象环生的根源在哪里,有哪些深远危害?突破发展困局,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家进行怎样的切实努力?
在国家意识或国家战略层面,民企仍然处于“非公”的边缘化、补充性角色,我们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建立在国企主导的基础上,而非根植于广义的法人企业基础上
中国民企的“天花板”到底何在?我认为,根深蒂固的“体制性歧视”,是中国民企得不到更好发展的根源。
所谓民企的“体制性歧视”,就是在国家意识或国家战略层面,民企仍然处于“非公”的边缘化、补充性角色。我们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建立在国企主导的基础上,而非根植于广义的法人企业基础,民企即使贡献再大也属于“体制外”,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属于一种偶然考虑和照顾的范围,而不是被视为市场经济存在的根基来培植和发展。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民企在经济运行体系和资源分配中,就处于被“歧视”的位置。这也正是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和处于完善阶段的主要表现。
这些“体制性歧视”的存在,对于民企的发育成长至少产生了五大影响。
第一,它使得民企的地位长期处于外资和国企的“挤压”之中难以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现行体制对外资和国企都实行“超国民待遇”,而对民企则实行“小媳妇待遇”。在GDP和招商引资的导向下,好的投资项目和好的产业指引,都倾向于所谓世界500强以及中国500强企业,在企业生存环境上形成一种极不公平的“马太效应”。
第二,它使得公开或隐蔽的产业准入门槛得以广泛存在。在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布局中,常常都是以大型国企的项目作为参考的,很少从培育和推进民企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在一些工业园区、产业新区或重大项目中,一开始就把民企排斥在外。比如,珠三角的一些大型港口、桥梁、高速公路、地铁、高铁、机场等,几乎不让民企沾边。要么外资,要么就是国企。宁可要国企的低效率,也宁可眼睁着外资加剧财富的流失,也很少考虑民企参与。
第三,在资本市场和投融资政策明显偏向国企和外资。且不说中国资本市场几乎就是国企圈钱的场所,也不说中国的证券、基金、保险、银行等领域的民企参与大多只是“点缀”或实验,仅就通常的资产并购和参股,就足以让民企感到心寒。各地政府普遍都有以优惠的价格将国有资产出让给外资的大量事例,例如广州的广之旅、华南快速干线,受益对象基本上不是本土民企,更不存在公开公平地转让。国企可以低价收购民企的加油站,但民企真正去公开收购国有资产,却在若干有形无形的“潜规则”面前变得困难重重。进一步说,民企在土地、资产、资本、资源等方面不仅输在起点,而且一直输在不公平的竞争过程中。
第四,民企难以得到“体制性宽容”。人们不难发现,现行体制对外资在税收、工商等方面的过错,极容易原谅,同时对于国企的“犯错”也相当宽容。然而,体制内的公安和司法部门对民企的过错却常常残酷无情,一点小小的过错,如执照不全、未按照交纳某种费用、某种许可证未及时更换、会计或税收计算有失误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常常都以对待敌人的态度实行打击。执法车可以随意停在公司门口、会计账册可以随意查封、大门可以随意被封,甚至公司法人也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经济纠纷而被关进监狱。试问,我们是否对曾经为中国市场经济进步做出贡献的北京南德、新疆德隆、广东科龙给予政策的适当援助和宽容?我们的地方政府是否实施过有效的拯救或扶持?为何只锦上添花,却不对民企多些宽容?
第五,民企的身份和地位由于置身“体制外”而导致人才难留。无数人才为了得到“体制福利”而宁愿窝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准政府组织单位,就是不愿流向最缺人才的民企。
总之,正是由于“体制性歧视”的广泛存在,使得民企的生存和发展无形中多了许多不可控成本,少了许多高成长机会,从而使民企的“天花板”极容易形成,并难以破解。
话题背景: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了2/3以上的就业机会,对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民营企业,个别企业甚至已成功跻身世界500强。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的尴尬现实: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近年来不同程度遭遇了“增长的极限”,发展后劲匮乏;民营企业500强的总产值,还不如国企前三强之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民企的减员迹象尤为明显。
民营企业退化,甚至险象环生的根源在哪里,有哪些深远危害?突破发展困局,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家进行怎样的切实努力?
在国家意识或国家战略层面,民企仍然处于“非公”的边缘化、补充性角色,我们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建立在国企主导的基础上,而非根植于广义的法人企业基础上
中国民企的“天花板”到底何在?我认为,根深蒂固的“体制性歧视”,是中国民企得不到更好发展的根源。
所谓民企的“体制性歧视”,就是在国家意识或国家战略层面,民企仍然处于“非公”的边缘化、补充性角色。我们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建立在国企主导的基础上,而非根植于广义的法人企业基础,民企即使贡献再大也属于“体制外”,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属于一种偶然考虑和照顾的范围,而不是被视为市场经济存在的根基来培植和发展。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民企在经济运行体系和资源分配中,就处于被“歧视”的位置。这也正是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和处于完善阶段的主要表现。
这些“体制性歧视”的存在,对于民企的发育成长至少产生了五大影响。
第一,它使得民企的地位长期处于外资和国企的“挤压”之中难以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现行体制对外资和国企都实行“超国民待遇”,而对民企则实行“小媳妇待遇”。在GDP和招商引资的导向下,好的投资项目和好的产业指引,都倾向于所谓世界500强以及中国500强企业,在企业生存环境上形成一种极不公平的“马太效应”。
第二,它使得公开或隐蔽的产业准入门槛得以广泛存在。在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布局中,常常都是以大型国企的项目作为参考的,很少从培育和推进民企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在一些工业园区、产业新区或重大项目中,一开始就把民企排斥在外。比如,珠三角的一些大型港口、桥梁、高速公路、地铁、高铁、机场等,几乎不让民企沾边。要么外资,要么就是国企。宁可要国企的低效率,也宁可眼睁着外资加剧财富的流失,也很少考虑民企参与。
第三,在资本市场和投融资政策明显偏向国企和外资。且不说中国资本市场几乎就是国企圈钱的场所,也不说中国的证券、基金、保险、银行等领域的民企参与大多只是“点缀”或实验,仅就通常的资产并购和参股,就足以让民企感到心寒。各地政府普遍都有以优惠的价格将国有资产出让给外资的大量事例,例如广州的广之旅、华南快速干线,受益对象基本上不是本土民企,更不存在公开公平地转让。国企可以低价收购民企的加油站,但民企真正去公开收购国有资产,却在若干有形无形的“潜规则”面前变得困难重重。进一步说,民企在土地、资产、资本、资源等方面不仅输在起点,而且一直输在不公平的竞争过程中。
第四,民企难以得到“体制性宽容”。人们不难发现,现行体制对外资在税收、工商等方面的过错,极容易原谅,同时对于国企的“犯错”也相当宽容。然而,体制内的公安和司法部门对民企的过错却常常残酷无情,一点小小的过错,如执照不全、未按照交纳某种费用、某种许可证未及时更换、会计或税收计算有失误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常常都以对待敌人的态度实行打击。执法车可以随意停在公司门口、会计账册可以随意查封、大门可以随意被封,甚至公司法人也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经济纠纷而被关进监狱。试问,我们是否对曾经为中国市场经济进步做出贡献的北京南德、新疆德隆、广东科龙给予政策的适当援助和宽容?我们的地方政府是否实施过有效的拯救或扶持?为何只锦上添花,却不对民企多些宽容?
第五,民企的身份和地位由于置身“体制外”而导致人才难留。无数人才为了得到“体制福利”而宁愿窝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准政府组织单位,就是不愿流向最缺人才的民企。
总之,正是由于“体制性歧视”的广泛存在,使得民企的生存和发展无形中多了许多不可控成本,少了许多高成长机会,从而使民企的“天花板”极容易形成,并难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