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中通过对传统民间防染工艺的浅论,说明蜡染与扎染这对民间防染工艺的“姐妹花”,以其脱俗、纯朴自然的沉静气质在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们创造的艺术装饰美感是任何其他美术工艺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关键词]传统 防染 区别 特点
[中图分类号]J5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86-01
一、民间防染工艺的概述
蜡染和扎染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印染方式,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人们仍然保留这种古老的印染工艺。这两种工艺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采取对图案纹样进行防制,在白色或浅色棉、麻布料上进行染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防染工艺。蜡染制品的图案纹样饱满,层次丰富,造型细腻精致,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扎染工艺则更善长塑造抽象的、象征性的、几何形的物象,对于细节的塑造没有足够的表现力。
二、民間防染工艺的区别
传统的防染工艺都是手工创造,即使是按同样的图样制作,染成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这是由蜡染和扎染的制作工艺决定的。蜡染的制作原理类似照相技术所利用的光化学原理,底片中越黑的影像越透明,越白的影像越黑。在蜡染制作中,首先将白布平铺于案上,将融化了的蜡用蜡刀蘸取做画,不借助度量工具,可以凭主观构思也可参照其他图样,绘制完成将布投入染缸浸染,染好后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出现白色花纹。由于在染色过程中布料的翻卷蜡迹碎裂,染液随着裂缝浸透在白布上,形成了自然独特的花纹,形状貌似冰花,又如龟纹,与瓷釉中的“开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花纹被人们称为“冰纹”,也是它成就了蜡染的独特艺术魅力。与蜡染的防染工艺不同,扎染主要通缝、扎、捆、打结等方式在棉麻布料上进行防染处理。手工缝、扎是形成花样图形的主要工序。由于在缝扎时力度的大小、针脚的距离都各不相同,打结时,结与结的距离、结的松紧变化等都能直接影响染色后的效果。跟蜡染一样,世界上也不会存在两幅样式图形完全一致的扎染布。扎结完成后的布胚要先用清水反复浸泡以至完全浸透,然后将其浸入染缸上色,可进行不同层次的数次染色,使色彩效果更丰富细腻。最后,将浸染完成的布胚取出用清水反复漂洗,晾干,拆去缝线,打开结,将其熨烫平整,这样一幅扎染作品就完成了。布胚中由于缝扎、抽紧而折叠产生褶皱的部分,在浸染的过程中颜色无法渗入,于是这些部分与染上色的部分形成强烈色彩差异,又因为在缝扎过程中针脚的距离,线抽紧的力度,染液的色彩浓度以及浸泡时间的长度等各不相同,扎染的效果也是浓淡层次各异,尤其是浸色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晕纹,呈现出层次丰富的渐变效果,画面色调和谐,意境幽雅,留给观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民间防染技艺的特点
(一)喜“蓝”
虽然由于时代变迁,科技进步,费工费时的传统手工蓝印花布曾一度衰退,人们更愿意买价格便宜、颜色花样繁多、省时省力的化学印染布料,但是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倾向自然、返璞归真,充满韵味的民间手工防染又重新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兴起。蜡染与扎染工艺在传统的制作中广泛选用蓝色作为染料,蓝色的盛极一时有着必然的因素存在,一是民族的色彩感情倾向和地域喜好,善于做手工防染的民族如苗族人非常喜欢蓝色,他们把蓝色作为图腾色。大部分的苗族防染作品中运用的蓝色居多,只是在蓝的饱和度上有不同。二是由于传统染织工艺的局限性决定的,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漫长,直到20世纪中叶中国的织物原料都是自然植物纤维,以棉麻为主;色彩上采用的靛蓝则采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一种蓝草或是板蓝根等制作染料。以传统蜡染工艺为例,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冷水中就可以进行染色,而红花素和桅子黄需要在高温的热水中进行上色,可是蜡在高温下则已经融化掉。蜡染与扎染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折射,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其中之一就是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现有资源的长处,优势互补。
(二)不可复制
从民间传统防染工艺的技术和过程来看,手工防染作品的最后效果要经历四五道工序才能出来,这个过程中因为是纯手工操作,所以每一次的布料和纹样都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连制作者自己也很难控制,所以诸多的偶然因素决定了防染布品最后的效果是未知的、不可复制的,这也是传统手工防染技术的唯一性和趣味性所在。
(三)天然
从传统手工防染的染料选择上看,染料一般都是选择天然的植物染料。天然的植物染料和现代的化学染料比,植物染料的染色后牢固度好,成色自然,并且有保健作用,例如传统染材中的板蓝根,能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现代的化学染料成本低廉,不用像传统取材中花费那么多的工序,颜色虽然多种多样,但是传统天然的染料的晕染韵味是现代化学染料所替代不了的。并且,化学染料在固色的过程中染料在高温中释放的化学成分对人体也有危害。
蜡染与扎染顺应时代潮流与现代工艺结合,不仅仅在服装、装饰设计、旅游等领域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传统防染工艺难能可贵地保留其自身独特操作工艺和装饰元素,作为返璞归真的艺术形式,既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又是具有时代语意的文化标志。
[关键词]传统 防染 区别 特点
[中图分类号]J5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86-01
一、民间防染工艺的概述
蜡染和扎染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印染方式,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人们仍然保留这种古老的印染工艺。这两种工艺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采取对图案纹样进行防制,在白色或浅色棉、麻布料上进行染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防染工艺。蜡染制品的图案纹样饱满,层次丰富,造型细腻精致,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扎染工艺则更善长塑造抽象的、象征性的、几何形的物象,对于细节的塑造没有足够的表现力。
二、民間防染工艺的区别
传统的防染工艺都是手工创造,即使是按同样的图样制作,染成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这是由蜡染和扎染的制作工艺决定的。蜡染的制作原理类似照相技术所利用的光化学原理,底片中越黑的影像越透明,越白的影像越黑。在蜡染制作中,首先将白布平铺于案上,将融化了的蜡用蜡刀蘸取做画,不借助度量工具,可以凭主观构思也可参照其他图样,绘制完成将布投入染缸浸染,染好后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出现白色花纹。由于在染色过程中布料的翻卷蜡迹碎裂,染液随着裂缝浸透在白布上,形成了自然独特的花纹,形状貌似冰花,又如龟纹,与瓷釉中的“开片”有异曲同工之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花纹被人们称为“冰纹”,也是它成就了蜡染的独特艺术魅力。与蜡染的防染工艺不同,扎染主要通缝、扎、捆、打结等方式在棉麻布料上进行防染处理。手工缝、扎是形成花样图形的主要工序。由于在缝扎时力度的大小、针脚的距离都各不相同,打结时,结与结的距离、结的松紧变化等都能直接影响染色后的效果。跟蜡染一样,世界上也不会存在两幅样式图形完全一致的扎染布。扎结完成后的布胚要先用清水反复浸泡以至完全浸透,然后将其浸入染缸上色,可进行不同层次的数次染色,使色彩效果更丰富细腻。最后,将浸染完成的布胚取出用清水反复漂洗,晾干,拆去缝线,打开结,将其熨烫平整,这样一幅扎染作品就完成了。布胚中由于缝扎、抽紧而折叠产生褶皱的部分,在浸染的过程中颜色无法渗入,于是这些部分与染上色的部分形成强烈色彩差异,又因为在缝扎过程中针脚的距离,线抽紧的力度,染液的色彩浓度以及浸泡时间的长度等各不相同,扎染的效果也是浓淡层次各异,尤其是浸色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晕纹,呈现出层次丰富的渐变效果,画面色调和谐,意境幽雅,留给观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民间防染技艺的特点
(一)喜“蓝”
虽然由于时代变迁,科技进步,费工费时的传统手工蓝印花布曾一度衰退,人们更愿意买价格便宜、颜色花样繁多、省时省力的化学印染布料,但是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倾向自然、返璞归真,充满韵味的民间手工防染又重新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兴起。蜡染与扎染工艺在传统的制作中广泛选用蓝色作为染料,蓝色的盛极一时有着必然的因素存在,一是民族的色彩感情倾向和地域喜好,善于做手工防染的民族如苗族人非常喜欢蓝色,他们把蓝色作为图腾色。大部分的苗族防染作品中运用的蓝色居多,只是在蓝的饱和度上有不同。二是由于传统染织工艺的局限性决定的,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漫长,直到20世纪中叶中国的织物原料都是自然植物纤维,以棉麻为主;色彩上采用的靛蓝则采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一种蓝草或是板蓝根等制作染料。以传统蜡染工艺为例,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冷水中就可以进行染色,而红花素和桅子黄需要在高温的热水中进行上色,可是蜡在高温下则已经融化掉。蜡染与扎染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折射,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其中之一就是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现有资源的长处,优势互补。
(二)不可复制
从民间传统防染工艺的技术和过程来看,手工防染作品的最后效果要经历四五道工序才能出来,这个过程中因为是纯手工操作,所以每一次的布料和纹样都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连制作者自己也很难控制,所以诸多的偶然因素决定了防染布品最后的效果是未知的、不可复制的,这也是传统手工防染技术的唯一性和趣味性所在。
(三)天然
从传统手工防染的染料选择上看,染料一般都是选择天然的植物染料。天然的植物染料和现代的化学染料比,植物染料的染色后牢固度好,成色自然,并且有保健作用,例如传统染材中的板蓝根,能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现代的化学染料成本低廉,不用像传统取材中花费那么多的工序,颜色虽然多种多样,但是传统天然的染料的晕染韵味是现代化学染料所替代不了的。并且,化学染料在固色的过程中染料在高温中释放的化学成分对人体也有危害。
蜡染与扎染顺应时代潮流与现代工艺结合,不仅仅在服装、装饰设计、旅游等领域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传统防染工艺难能可贵地保留其自身独特操作工艺和装饰元素,作为返璞归真的艺术形式,既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又是具有时代语意的文化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