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就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上了议事日程。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是指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突出历史的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在情境之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暗示、角色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历史学习活动中。
一、营造联想氛围,感受历史魅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要适应学生个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好思。充分调动积极性,营造联想的学习氛围特别重要。历史知识点都是以记忆为主,就得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如说联想记忆,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八年级历史上册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还有趣味记忆法,《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营造联想氛围,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跃,呈现最佳状态;反之,冷漠沉闷的教学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思维,窒息智慧的火花。把情和趣进行有机的结合,融为一体,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情激情,以趣激趣,从而产生共鸣。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感受历史魅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作教师的就一定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的效果,都与我们教师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所以一堂成功的历史课,首先须看课堂导语是否精彩。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作用。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的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
三、依托教材,培养学生兴趣
历史新教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是教学的一线资源。教师也要灵活的利用教材文本提供的其他信息,充分利用导入框、动脑筋、插图、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教材文本呈现的内容,达到呈现知识、突出重点的目的。历史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兴趣很重要。如果不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能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是很难学好、学透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老师可以插入故事教学,调节学生情绪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老师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课堂气氛顿时就会活跃起来。如讲《吴越争霸》时,我插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
四、设计课堂作业,注重趣味性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要过硬。初中阶段历史老师一般都应该具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据我所知,由于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不被重视,在某些学校,也有一些历史课的教学由其他课目的老师兼任,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品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的特点,所以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做实验;而初中学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用优美、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作业是巩固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常规的历史作业往往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要注重趣味性、多样性。
五、历史课堂应该注重情感交流
真实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受,要把学生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和情呈现给他们,课堂教学不能单纯认为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如七年级《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笔者以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导入,在音乐的烘托下,展现给学生的是一片广阔的草原,洁白的马群,在草原上奔驰,不禁使人想起,历史上蒙古草原发生着震天撼地的那场故事。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自然,顺理成章。另外本节课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文天祥抗元史实的传授,注重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教育。课堂教学只有以“真实为基石,以情感为纽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在预期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中,除教师、学生、内容等的因素外,还有环境的影响。教师承认学生带进教室的观念和文化知识对学习的重要性。即学生一开始就将他们的信念、理解、文化实践带进学习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意义。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无止境的。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唤起学习意识,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是指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突出历史的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在情境之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暗示、角色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历史学习活动中。
一、营造联想氛围,感受历史魅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要适应学生个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好思。充分调动积极性,营造联想的学习氛围特别重要。历史知识点都是以记忆为主,就得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如说联想记忆,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八年级历史上册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还有趣味记忆法,《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营造联想氛围,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跃,呈现最佳状态;反之,冷漠沉闷的教学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思维,窒息智慧的火花。把情和趣进行有机的结合,融为一体,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情激情,以趣激趣,从而产生共鸣。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感受历史魅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作教师的就一定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的效果,都与我们教师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所以一堂成功的历史课,首先须看课堂导语是否精彩。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作用。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的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
三、依托教材,培养学生兴趣
历史新教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是教学的一线资源。教师也要灵活的利用教材文本提供的其他信息,充分利用导入框、动脑筋、插图、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教材文本呈现的内容,达到呈现知识、突出重点的目的。历史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兴趣很重要。如果不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能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是很难学好、学透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老师可以插入故事教学,调节学生情绪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老师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课堂气氛顿时就会活跃起来。如讲《吴越争霸》时,我插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
四、设计课堂作业,注重趣味性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要过硬。初中阶段历史老师一般都应该具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据我所知,由于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不被重视,在某些学校,也有一些历史课的教学由其他课目的老师兼任,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品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的特点,所以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做实验;而初中学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用优美、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作业是巩固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常规的历史作业往往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要注重趣味性、多样性。
五、历史课堂应该注重情感交流
真实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受,要把学生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和情呈现给他们,课堂教学不能单纯认为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如七年级《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笔者以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导入,在音乐的烘托下,展现给学生的是一片广阔的草原,洁白的马群,在草原上奔驰,不禁使人想起,历史上蒙古草原发生着震天撼地的那场故事。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自然,顺理成章。另外本节课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文天祥抗元史实的传授,注重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教育。课堂教学只有以“真实为基石,以情感为纽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在预期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中,除教师、学生、内容等的因素外,还有环境的影响。教师承认学生带进教室的观念和文化知识对学习的重要性。即学生一开始就将他们的信念、理解、文化实践带进学习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意义。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无止境的。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唤起学习意识,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