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建筑表面换热系数是建筑热工与节能及暖通空调领域的重要基础计算参数。为研究实际建筑表面热流与换热系数的波动趋势,为换热系数的取值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提供合理的实测依据,采用一种新型超薄热流传感器,利用直接热平衡法,实测了西安采暖季期间的某办公建筑外墙,获取了外表面的辐射、对流及总热流,对流与辐射换热系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测试期间外表面辐射与对流换热系数分别在2.19~11.32 W/(m2·K)和0.15~6.58 W/(m2·K)之间变化;总热流中辐射热流平均占
【机 构】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省(西部)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8380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6YFC0700208-03,2017YFC0702402),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18JK044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表面换热系数是建筑热工与节能及暖通空调领域的重要基础计算参数。为研究实际建筑表面热流与换热系数的波动趋势,为换热系数的取值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提供合理的实测依据,采用一种新型超薄热流传感器,利用直接热平衡法,实测了西安采暖季期间的某办公建筑外墙,获取了外表面的辐射、对流及总热流,对流与辐射换热系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测试期间外表面辐射与对流换热系数分别在2.19~11.32 W/(m2·K)和0.15~6.58 W/(m2·K)之间变化;总热流中辐射热流平均占
其他文献
为解决苏州地铁4号线既有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下穿地段振动及噪声较大等问题,采用现场轨道振动测试与有限元建模仿真的手段,对浮置板道床自身的振动传递特性以及减振优化改造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造方案。现场测试结果显示,钢轨传递至浮置板道床、隧道壁传递至地面的振动都存在振动放大的频率范围,而浮置板传递至隧道壁的振动存在明显衰减。针对减小钢弹簧刚度、减小扣件刚度、增加钢弹簧浮置板配重3种方案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浮置板道床减振优化效果。研究表明,采用增加钢弹簧浮置板配重的方式,能有效减小隧道壁的Z振级(2.9dB),
以SiO2气凝胶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复合TiO2-SiO2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和比表面积测定等分析手段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微粒均匀搭载在SiO2气凝胶的表面,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丰富的空间孔结构和良好的比表面积。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基础上得出制备复合光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和水的用量比(V/V)为4∶1,悬浮液中TiO2的浓度为2.21 g
为消除电流倒灌问题和实现倍频调制,提出一种电压比为1:1:2:2的混合级联H桥十三电平逆变器拓扑和一种混合载波移相调制方法.同时,为解决逆变器中高压单元的功率平衡问题,还给
考虑受端电网调峰趋势的约束,对风-光-火特高压直流外送日前调度计划进行研究,充分发掘新能源直流外送对受端电网调峰能力的补充作用。首先对风电、光伏出力特性以及风-光-火打捆联合外送优势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考虑新能源最大消纳和改善受端电网调峰裕度的调度模型。算例中运用CPLEX软件对直流外送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求解,算例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定功率“直线式”直流外送运行方式,该文“多段折线式”运行方式能有效提高新能源使用率,降低受端电网不利调峰率和源荷扰动率,改善受端电网调峰裕度。
以中国某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非同步导叶在不同布置方式下的全流道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探讨非同步导叶在不
为克服太阳能间歇性对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影响,针对某350 MW燃煤发电机组,提出带储热装置的槽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在该系统中,并列设置蓄热装置,白天经太阳集热器加热的导热油一部分进入油水换热器,用于加热火电机组的给水,另一部分进入蓄热装置储存热量供夜间加热给水时使用。以某地春分日的太阳能日辐照度数据为例,进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利用EBSILON软件,对该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与原燃煤发电机组相比,系统一天可节约标准煤26.3 t。以17:00对应的太阳辐照度数据为依据,设计填充床储热
基于分布式能源和太阳能联合循环发电(integrated solar combined cycle power generation,ISCC)技术,以某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域为例,提出一种利用太阳能直接蒸汽系统与燃气-蒸
针对当前发电权交易未充分利用自备电厂调峰潜力、中长期双边置换限制交易规模且易产生偏差问题,提出风电、光伏、水电及自备电厂、关停火电参与的发电权多边多时间尺度交易模式及电量优化方法。为评估各主体置换优先级,基于交易原则构建交易主体评估指标;采用标度扩展法和信息熵法确定各指标主客观权重,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对组合权重赋值;使用相对熵改进理想解法对交易主体进行综合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提出考虑清洁能源消纳的周、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发电权置换模式及组织流程;建立以绩效最优为目标的发电权置换电量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
针对风电和光伏之间、风电和负荷之间呈负相关,光伏和负荷之间呈正相关问题,在进行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优化时考虑不确定因素间的相关性问题,利用概率潮流中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和Cholesky分解进行相关性样本的采集,将生成的秩相关系数矩阵加入概率潮流计算中,在对配电网网架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分布式电源的规划,应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出电网电压偏差有小幅上升,年综合费用和电能损耗都相应降低,证明了在进行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优化中利用概率潮流计及相关性的必要性。
局部遮阴下,光伏阵列的P-U特性曲线呈现多峰现象,此时传统的MPPT算法容易陷入局部寻优而失效。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寻优的MPPT算法。通过对局部遮阴下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出可能存在的峰值点电压,作为粒子位置的初始值,同时引入状态因子δ对惯性权重、学习因子进行线性调整,以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最优,减小追踪过程的震荡。最后将标准粒子群算法与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Matlab仿真对比,验证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