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本应该是快乐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让许多教育人士不得不直面现实教育中的种种弊病,进行灵魂深处的拷问。教育作为与人息息相关的领域之一,在其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随着近些年减负的进行,学生的书包依然比较沉重。他们仍然要奔波于各种特长班、补习班之间,仍然要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教辅材料。于是,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打造快乐育人的学校文化
快乐教育需要文化引领。陈玉琨教授说过:改变一个学校要改变这个学校的精神,改变一个教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改变一个学生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没有精神的支持,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难以施展开来。所以,学校的管理应该从文化建设人手。
“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是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从建校伊始就一直弘扬和践行的理念,也是学校文化的基石。十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现在的学校文化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但又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集中体现为“厚德博学,广雅和谐,务本求实,志存高远”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提炼了学校文化的精髓,反映了教师群体的特点,抓住了学校发展的灵魂。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互动过程中积淀、传承与创造的过程,是学校全体成员风貌和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因此,校长要做好学校文化的引领者和建设者,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构建涵盖历史积淀、凸显办学特色、昭示发展愿景的学校文化,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厚德博学”是学校员工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优秀教师群体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广雅和谐”是学校团队精神的真实写照。广者,大也,雅者,正也。学校的教职工有着博大的胸怀,正直的品质,其广雅的品质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务本求实”是学校教师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学校的教职T在事业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在生活上淡泊名利、不逐虚荣。在教育教学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以自己精湛的教学技能和完美的师德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肯定;“志存高远”是学校师生超越自我的不竭动力。学校先后获得了“青岛市十面红旗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全国奥林匹克示范学校”等一系列殊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一、凝练一支快乐教育实践者队伍
安学乐教是一所学校理想的工作状态。要实施快乐教育,就应当让教师快乐起来。要让教师陕乐起来,首先要让他们在学校有当家做主的感觉,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就感。那么,如何让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
一方面,在学校管理中注重培育共同愿景。“一个没有共同愿景的学校,教师对它是无法产生依恋的,更不会把它作为自己人生或事业发展的归宿。”学校引导教师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充分听取广大教师的建议,发挥学校教代会的作用,使教师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和尊严,增强对学校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另一方面,学校将教师的“再成长”作为管理的重点。学校“金木水火土”五大师生成长核心行动中的“金穗行动”和“沃土行动”是专门为教师成长量身定做的,前者重在培养名师,后者重在帮助新人职的教师更快地成长。迄今为止,已评出了三批学校名师,如省正高级教师林慧,省特级教师苏美荣、孙梅,省优秀教师徐凤翥等。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为教师提供学习、考察的机会。近几年,已经派出多名教师参加脱产进修,并送他们到美国、加拿大参加一年以上的“志愿者交流”活动。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科研的支撑。学校先后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评价、生命教育、阅读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省市级专项课题研究,教科研成果不断刷新纪录。学校还特意把退休的名师请回来,成立“学校督导室”,让他们听课、评课,帮带年轻教师,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管理是一个投桃报李的过程。这几年,一大批年轻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和中层管理者。“知民情,用民智,聚民心,顺民意”,这是学校的科学管理之道。这种理念如同源头活水,造就了学校民主、开放、透明、支持的管理文化,凝练了一支快乐教育实践队伍。
三、构建多维的快乐课程体系
快乐来自于丰富的课程以及快乐的课堂文化。要加强课堂的人文教育,重点是要打破传统的课程教材管理格局,突破一纲、一本、一表的框架,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课程体系。课程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在全面推进课程创新过程中,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时,努力做到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差异发展,以丰富多元化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学习。
学校统筹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建设,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内和校外教育资源共同构成有机课程整体,积极构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鼓励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和决策,探索在课程标准基础上的学科教材的增减、调整和合并,创设快乐课程,进行充满活力的快乐课堂探索。
在课程改革中,学校在青岛市所有初中学校中始终走在最前列。在上齐上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园地。每周二下午是学生走班上选修课的时间。每学期学生可选的课程大概有20项,其中多数是学校教师上课,也有外聘教师上课。
选修课程之外,学校的社团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最近,“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拉开序幕,国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天有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每周要上三节体育课,学校坚持去做,大课间不仅有课间操,还有课间舞和武术操。而且学校的课间舞、武术操都是教师自己编创的,充满了浓重的青春气息。 传播快乐的主阵地来自于精彩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上,学校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如化学组的“小试卷快反馈”,语文组的“授法以课内,得益于课外”,政治组的“以话题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物理组的“学案加教案,以教促学,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等,这些教学思路的共同点,都是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在学校的“课堂生态”内,教师是快乐的,他们在有效教学的探索中积淀智慧,在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中发展特色;学生是快乐的,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激发潜能,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张扬生命。在一份关于“快乐课堂”的问卷中,学生们以自己的视角表达着对快乐的理解:与同学切磋、互相探讨问题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充实、幽默、质量高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气氛活跃、观点碰撞交流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全员参与、人人都能融人其中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他们记忆中的快乐课堂,包括物理课上的创新实验、数学课上的破解难题、英语课上的小组交流、心理课上的参与合作等。
学校政治组的“案例教学法”、语文组的“探究式阅读教学法”、英语组的“听说读写循环式教学法”、化学组的“情景一探究教学法”、生物组的“五环节复习法”、美术组的“快乐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模式都将目标指向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即使是初三年级的课堂,依然坚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快乐课堂来源于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依托于高效课堂。
四、营造丰厚的快乐育人氛围
“快乐”是教育的内核。“玩在实验初中”是青岛市初中学生和家长给予学校的“口碑”,它不仅体现着学校“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品牌,也折射出了学校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模式。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快乐的土壤,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空间。
一方面,加强德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团队的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微微尘”学校志愿者活动中,校内外都留下了学生们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身影;在班级轮流当班干、轮流当主持、轮流升旗、轮流值班的过程中,学生与人交往、合作、协调、领导的能力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努力为每个学生搭建适合他们个性化发展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设学法指导课,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学习方法沙龙”。同时,学校也让学生来教育学生,比如,以“校友成长故事”为题材,定期组织优秀校友回校为学生做指导活动,激励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而且,学校实施了读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丁程,探索创新人才培训模式,编印了《实验初中学生必做的100个实验》校本教材,这100个实验超越了现有的生物、物理、化学课本上的实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创新探究实验的窗户。
学生社团在校园里茁壮成长,舞蹈队、合唱团、书画社、美术组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学生在欣赏和享受艺术之美的过程中,提升了人格素养,培养了活动能力。学校的管乐团在青岛市首屈一指,曾经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参加过奥地利维也纳青年艺术节的演出交流活动,出访过欧洲的四个国家。
校园阳光健身活动强健了学生的体魄,精心编排的武术操和韵律操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游泳队等多个训练队,更是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在学校传统优势项目——国际象棋中,学生们不仅“玩”得快乐,还“玩”出了精彩,不仅走出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卜祥志,还培养出了王帅、胡艺、牟科、王桐森等很多国际象棋高手。国际象棋俱乐部曾经连续四届获得全国少年国际象棋比赛冠军,并多次代表同家少年队参加国际赛事。
学校教师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的真谛,构建社会实践大平台,学习实践基地近到青岛市各名人故居、文化园,远到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棘洪滩南车动车集团、港务局集团等。
学校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没有放慢前行的脚步。我们知道,奔向理想的道路还十分漫长,青岛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对此有着清醒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
斯宾塞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快乐是经历,更是学生成长的权利。让花一样的孩子,在实验初中的校园积极、快乐的学习,快乐地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不竭动力。
一、打造快乐育人的学校文化
快乐教育需要文化引领。陈玉琨教授说过:改变一个学校要改变这个学校的精神,改变一个教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改变一个学生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没有精神的支持,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难以施展开来。所以,学校的管理应该从文化建设人手。
“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是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从建校伊始就一直弘扬和践行的理念,也是学校文化的基石。十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现在的学校文化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但又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集中体现为“厚德博学,广雅和谐,务本求实,志存高远”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提炼了学校文化的精髓,反映了教师群体的特点,抓住了学校发展的灵魂。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互动过程中积淀、传承与创造的过程,是学校全体成员风貌和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因此,校长要做好学校文化的引领者和建设者,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构建涵盖历史积淀、凸显办学特色、昭示发展愿景的学校文化,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厚德博学”是学校员工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优秀教师群体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广雅和谐”是学校团队精神的真实写照。广者,大也,雅者,正也。学校的教职工有着博大的胸怀,正直的品质,其广雅的品质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务本求实”是学校教师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学校的教职T在事业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在生活上淡泊名利、不逐虚荣。在教育教学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以自己精湛的教学技能和完美的师德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肯定;“志存高远”是学校师生超越自我的不竭动力。学校先后获得了“青岛市十面红旗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全国奥林匹克示范学校”等一系列殊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一、凝练一支快乐教育实践者队伍
安学乐教是一所学校理想的工作状态。要实施快乐教育,就应当让教师快乐起来。要让教师陕乐起来,首先要让他们在学校有当家做主的感觉,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就感。那么,如何让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
一方面,在学校管理中注重培育共同愿景。“一个没有共同愿景的学校,教师对它是无法产生依恋的,更不会把它作为自己人生或事业发展的归宿。”学校引导教师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充分听取广大教师的建议,发挥学校教代会的作用,使教师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和尊严,增强对学校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另一方面,学校将教师的“再成长”作为管理的重点。学校“金木水火土”五大师生成长核心行动中的“金穗行动”和“沃土行动”是专门为教师成长量身定做的,前者重在培养名师,后者重在帮助新人职的教师更快地成长。迄今为止,已评出了三批学校名师,如省正高级教师林慧,省特级教师苏美荣、孙梅,省优秀教师徐凤翥等。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为教师提供学习、考察的机会。近几年,已经派出多名教师参加脱产进修,并送他们到美国、加拿大参加一年以上的“志愿者交流”活动。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科研的支撑。学校先后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评价、生命教育、阅读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省市级专项课题研究,教科研成果不断刷新纪录。学校还特意把退休的名师请回来,成立“学校督导室”,让他们听课、评课,帮带年轻教师,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管理是一个投桃报李的过程。这几年,一大批年轻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和中层管理者。“知民情,用民智,聚民心,顺民意”,这是学校的科学管理之道。这种理念如同源头活水,造就了学校民主、开放、透明、支持的管理文化,凝练了一支快乐教育实践队伍。
三、构建多维的快乐课程体系
快乐来自于丰富的课程以及快乐的课堂文化。要加强课堂的人文教育,重点是要打破传统的课程教材管理格局,突破一纲、一本、一表的框架,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课程体系。课程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在全面推进课程创新过程中,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时,努力做到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差异发展,以丰富多元化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学习。
学校统筹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建设,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内和校外教育资源共同构成有机课程整体,积极构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鼓励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和决策,探索在课程标准基础上的学科教材的增减、调整和合并,创设快乐课程,进行充满活力的快乐课堂探索。
在课程改革中,学校在青岛市所有初中学校中始终走在最前列。在上齐上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园地。每周二下午是学生走班上选修课的时间。每学期学生可选的课程大概有20项,其中多数是学校教师上课,也有外聘教师上课。
选修课程之外,学校的社团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最近,“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拉开序幕,国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天有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每周要上三节体育课,学校坚持去做,大课间不仅有课间操,还有课间舞和武术操。而且学校的课间舞、武术操都是教师自己编创的,充满了浓重的青春气息。 传播快乐的主阵地来自于精彩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上,学校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如化学组的“小试卷快反馈”,语文组的“授法以课内,得益于课外”,政治组的“以话题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物理组的“学案加教案,以教促学,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等,这些教学思路的共同点,都是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在学校的“课堂生态”内,教师是快乐的,他们在有效教学的探索中积淀智慧,在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中发展特色;学生是快乐的,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激发潜能,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张扬生命。在一份关于“快乐课堂”的问卷中,学生们以自己的视角表达着对快乐的理解:与同学切磋、互相探讨问题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充实、幽默、质量高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气氛活跃、观点碰撞交流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全员参与、人人都能融人其中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他们记忆中的快乐课堂,包括物理课上的创新实验、数学课上的破解难题、英语课上的小组交流、心理课上的参与合作等。
学校政治组的“案例教学法”、语文组的“探究式阅读教学法”、英语组的“听说读写循环式教学法”、化学组的“情景一探究教学法”、生物组的“五环节复习法”、美术组的“快乐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模式都将目标指向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即使是初三年级的课堂,依然坚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快乐课堂来源于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依托于高效课堂。
四、营造丰厚的快乐育人氛围
“快乐”是教育的内核。“玩在实验初中”是青岛市初中学生和家长给予学校的“口碑”,它不仅体现着学校“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品牌,也折射出了学校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模式。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快乐的土壤,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空间。
一方面,加强德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团队的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微微尘”学校志愿者活动中,校内外都留下了学生们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身影;在班级轮流当班干、轮流当主持、轮流升旗、轮流值班的过程中,学生与人交往、合作、协调、领导的能力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学校努力为每个学生搭建适合他们个性化发展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设学法指导课,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学习方法沙龙”。同时,学校也让学生来教育学生,比如,以“校友成长故事”为题材,定期组织优秀校友回校为学生做指导活动,激励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而且,学校实施了读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丁程,探索创新人才培训模式,编印了《实验初中学生必做的100个实验》校本教材,这100个实验超越了现有的生物、物理、化学课本上的实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创新探究实验的窗户。
学生社团在校园里茁壮成长,舞蹈队、合唱团、书画社、美术组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学生在欣赏和享受艺术之美的过程中,提升了人格素养,培养了活动能力。学校的管乐团在青岛市首屈一指,曾经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参加过奥地利维也纳青年艺术节的演出交流活动,出访过欧洲的四个国家。
校园阳光健身活动强健了学生的体魄,精心编排的武术操和韵律操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游泳队等多个训练队,更是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在学校传统优势项目——国际象棋中,学生们不仅“玩”得快乐,还“玩”出了精彩,不仅走出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卜祥志,还培养出了王帅、胡艺、牟科、王桐森等很多国际象棋高手。国际象棋俱乐部曾经连续四届获得全国少年国际象棋比赛冠军,并多次代表同家少年队参加国际赛事。
学校教师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的真谛,构建社会实践大平台,学习实践基地近到青岛市各名人故居、文化园,远到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棘洪滩南车动车集团、港务局集团等。
学校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没有放慢前行的脚步。我们知道,奔向理想的道路还十分漫长,青岛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对此有着清醒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
斯宾塞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快乐是经历,更是学生成长的权利。让花一样的孩子,在实验初中的校园积极、快乐的学习,快乐地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