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而言,北京是很久没去了,印象中的北京还留在某年盛夏,彼时我才16岁,那年有多热呢?简单说,去了5天,中暑一次、热感一次、高烧一次,回来的时候还带着京城医生给开的一堆头痛药,说是有点头风。
后来间或也去过几次,印象却极为模糊,只有那个热得出奇的夏天烙进了记忆。以致于现在只要说起北京,不自觉地就浑身出汗、隐隐头痛。
严格地说,阳历的5月仍是春天,今年夏天还不能算是正式登场,但刚从北京回来的同事说,5月的帝都已经热了,一方面是天气,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北京车展。
我承认,将北京车展专题命名为《北京爱情故事》确实有追剧的嫌疑(虽然那个故事里的角色大多数不是北京人),另一方面,都市人与车之间的“爱恨情仇”早就交融在一起,看车、谈车和体验早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倒也不算太标题党。
置身于这场被誉为“中国第一车展”的盛会之中,每个人不自觉地神情激昂,新车、豪车、概念车自不必说,每一辆都是一个传奇故事;那些美艳的、骄傲的车模们的尺度比以往任何一届都要大,闪光灯简直要闪瞎了我们的眼,连北京文明办都要出来摸着胡子说“有伤风化”,别说男士,我等女流看了也有点心跳加快、体温升高。
是的,好多人没去现场,比如我,但不妨碍我们感受那股热辣。
于是我对北京的“热”又加深了印象,写这些字时,汗水正细细密密地渗满额头,奇怪的是,我却越来越好奇:到底是城市的发展提升了车展热度,还是火爆的车展让城市升温?不如,相约年底的广州吧,相信我,那将会是另一场不输盛夏的热辣。
后来间或也去过几次,印象却极为模糊,只有那个热得出奇的夏天烙进了记忆。以致于现在只要说起北京,不自觉地就浑身出汗、隐隐头痛。
严格地说,阳历的5月仍是春天,今年夏天还不能算是正式登场,但刚从北京回来的同事说,5月的帝都已经热了,一方面是天气,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北京车展。
我承认,将北京车展专题命名为《北京爱情故事》确实有追剧的嫌疑(虽然那个故事里的角色大多数不是北京人),另一方面,都市人与车之间的“爱恨情仇”早就交融在一起,看车、谈车和体验早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倒也不算太标题党。
置身于这场被誉为“中国第一车展”的盛会之中,每个人不自觉地神情激昂,新车、豪车、概念车自不必说,每一辆都是一个传奇故事;那些美艳的、骄傲的车模们的尺度比以往任何一届都要大,闪光灯简直要闪瞎了我们的眼,连北京文明办都要出来摸着胡子说“有伤风化”,别说男士,我等女流看了也有点心跳加快、体温升高。
是的,好多人没去现场,比如我,但不妨碍我们感受那股热辣。
于是我对北京的“热”又加深了印象,写这些字时,汗水正细细密密地渗满额头,奇怪的是,我却越来越好奇:到底是城市的发展提升了车展热度,还是火爆的车展让城市升温?不如,相约年底的广州吧,相信我,那将会是另一场不输盛夏的热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