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3种不同方式建立的新生期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大鼠模型的异同,为深入研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选择理想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3日龄Wistar大鼠采用3种不同的缺氧缺血方法建立脑白质损伤模型,分别为: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 30 min、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4 h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8%O2)30min.比较各组大鼠脑病理形态学变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眼部变化.结果 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30min侧脑室周围白质组织结构稀疏模糊但无坏死灶;左侧脑室周围白质区GFAP免疫染色强度[(5 021.63 ±358.92) OD]增加程度最低(P <0.000 1),MBP免疫染色强度[(18488.63 ±1 822.62) OD]降低程度最低(P<0.000 1);左侧睁眼时间延迟.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4 h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可见坏死灶;GFAP免疫染色强度为[(6 069.13 ±458.61) OD],MBP免疫染色强度为[(15003.38 ±1 559.11) OD];左侧睁眼时间延迟.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8%O2)30 min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区见囊性坏死灶;左侧GFAP 免疫染色强度[(6 194.50 ±432.69) OD]增加程度最高(P <0.000 1),MBP免疫染色强度[(10119.35±735.16) OD]降低程度最显著(P<0.000 1);双侧睁眼时间延迟且双眼出现白内障改变.结论 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30 min方法更适宜轻型脑白质损伤研究;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4 h及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8%O2) 30 min更适于严重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病例研究。
新生期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大鼠模型比较研究
【摘 要】
: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方式建立的新生期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大鼠模型的异同,为深入研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选择理想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3日龄Wistar大鼠采用3种不同的缺氧缺血方法建立脑白质损伤模型,分别为: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 30 min、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4 h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8%O2)30min.比较各组大鼠脑病理形态学变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
【机 构】
:
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验动物中心,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
【出 处】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发表日期】
:
2013年20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新生儿98例,分为PS治疗组30例及常规治疗组68例,PS治疗组经气管插管注入PS 70 ~ 100 mg/kg,其余治疗同常规治疗组.结果 两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肺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治疗组在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初次发作时体温高低、开始发热到抽搐的时间及年龄与热性惊厥复发的关系.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住我院以热性惊厥起病的192例患儿,根据初次发作时体温的高低将患儿分为3组:体温>40.0℃组,~40.0℃组,≤38.5℃组;根据开始发热到抽搐的时间分为3组:惊厥发作前发热持续时间≤6 h组,~24 h组,>24h组;根据年龄分为4组:≤6个月组,~18个月组,~3岁组,
关键词住院医师值班时间;毕业生医学教育;患儿安全;重症监护;儿科学;医疗差错摘要目的对住院医师值班时间的调整可能导致一部分工作负荷转移给主治医师。我们试图研究现行或将来拟改变的值班时间制度对重症监护儿童及新生儿安全的影响。
期刊
患儿,男,10岁,因自服硫丹约10 ml,5 min内被送至当地医院洗胃,随后出现抽搐,约10 min发作1次、每次持续1~2 min,共10余次,予鲁米那、安定止惊,1h后意识不清、昏迷,呕吐3~4次,次日凌晨转住南京儿童医院PICU.入院查体:T 37.2℃,P97次/min,R 19次/min,BP 115/67 mm Hg(1 mm Hg =0.133 kPa).患儿昏迷,频繁抽搐,口唇紫
期刊
目的 通过建立早产动物模型,探讨地塞米松对早产动物脑组织发育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18只SD孕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大剂量地塞米松组(H-Dex组);小剂量地塞米松组(L-Dex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对照组),每组6只.于孕16、17、18 d连续3d分别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d)、0.1 mg/(kg·d);NS对照组同时刻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雌鼠均于孕
目的 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t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及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al assessment,NBNA)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NICU住院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3d、14d
期刊
目的 总结肠道病毒感染患儿应用呼吸机治疗的特点、必要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7例肠道病毒感染危重患儿的呼吸机治疗特点和疾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77例患儿均急性起病,从发病到入院时间72 h之内63例,占81.9%,自入院到给予机械通气短至即刻(我院经过急诊绿色通道),其中63例患儿入院后24 h内给予呼吸机人工通气,69例患儿气管插管呼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IL-17及气道中性粒细胞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儿童哮喘诊断,经过诱导痰液检测的12例非嗜酸粒细胞哮喘患儿为哮喘组;以1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哮喘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进行诱导痰的细胞分类检查和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8和IL-17浓度.结果 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清中I
目的 分析2011年西安市儿童医院诊治的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特点,研究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西安市儿童医院2011年收治的所有重症、危重症和死亡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进行病原学诊断,分离部分病例肠道病毒71型,扩增其VP1区,测序并与肠道病毒71型各血清型代表株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2011年西安市儿童医院共收治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病例437例,其中重症384例,危
目的 探讨我院儿内科住院患儿的病死率及病因,为我省儿童医疗保健工作提供研究依据,从而降低我省儿童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至2010年儿内科住院患儿中的死亡病例资料,6年来住院患儿共计15 768例,死亡患儿72例,总病死率为0.46%.结果 入院24 h内死亡26例(36.1%),其中婴儿组所占比例为17例(65.4%).住院24 ~ 48 h内死亡6例(8.3%),>7d死亡23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