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械投入生产中的生命周期及生产效率,因此在对机械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各阶段的设计技术特点;而要使机械设备运转效率得到提升、增加安全保障,并在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发挥良好的机械性能,这就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就生产设备管理中,在对一些机械机构作优化整改时,探讨如何做出技术分析、更新设计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机械设备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生产制造业;机械设计;设备管理
一、机械制造中机械设计的技术分析
现代机械设计是对机械设计的质量、设计速度得以保障以及减少失误的情况下,从而确定出来的一种措施。此类设计方法满足了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也有利于机械设计现代化的实现。
(一)各阶段设计
初期计划设计分析。在初期的机械制造的机械设计阶段,类似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需求分析,也就是在设计之初,要针对机器设计做好调查与分析。从分析的要求以及研究中对机器的功能加以了解,这样才能够在优化整改时以及制造过程中对其规定约束条件。
优化整改设计方案分析。在机械设计中,方案设计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方案是设计灵魂所在,决定了设计的成败。一般来说,方案设计主要是针对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方案设计不仅要满足机器本身的要求与性能,同时还要考虑到检验者对于机器的认识、创新等。在这个阶段中,也可以将其简单的定格在:工作原理定义-基本结构-设计运动方式-选取和设计零部件-设计工程制图-检查初步设计。
主要技术设计分析。技术设计分析对于技术层面的要求相对较高,这一个阶段需要做好设计图纸的计算与核对、总图和草图之间的核对分析与对比。另外,对于每一个部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需要核对其设计,不允许疏漏的存在,如果出现,就应该做好相应的校对。
(二)模块化设计
机械设计要考虑到总体的布局、人机交互环境、造型设计、装箱匀速等等,可以采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这一类方式属于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其核心在于根据相应的功能,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在机械内部,统一功能的单瓦设计成为可以转换、性能不同的模块,然后再利用模块不同的组合形态,将包装机械的系列化与功能化加以实现。模块设计包含的优点在于:第一,有利于机械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机械的新机型都通过局部的改进来加以实现的,通过这一类方式,只需要将相应的模块引入,就可以完成局部的改进;第二,有利于机械设计周期的缩短。考虑到系统内部的模块能够随意进行更换,只要用户提出了要求,就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更换模块;第三,维修非常的方便、可靠性较高、性能较为稳定,不会花费过多的成本。
(三)可靠性设计方法
用户对于产品最基本的要求在于机械的可靠性,一般,在可靠性的设计中包含了:第一,故障设计的预防,主要是在零部件的选择与控制上应用;第二,在简化设计,机械设计当中应该考虑到简单、方便,所使用的零部件越少,其可靠性越高;第三,人际工程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与机械自身特点的发挥,从而将产品的可靠性提升;第三,耐环境设计,在使用寿命之内,产品会受到不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并且做好控制,才能够让产品适应环境;第五,模拟设计法,这一类方法主要是在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可靠性的定量设计加以应用。
二、生产制造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
从机械设备的选购、使用到维护,都必须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疏漏,这样才能尽量降低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在选购方面,首先要考虑到自身的环境特征与生产需要,保证将要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能够在生产过程当中,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用,同时要在选购的过程当中,注意设备的质量,严把采购质量关;在验收阶段,同样要做好检查工作,如果情况需要,应当进行拆机检查,并在测试其性能完全正常后,再正式的确认其可投入使用;在使用与维护阶段,要时刻注意机械设备的状态,健全检修体系,定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工作,时刻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众多因素中,发挥好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机械设备,必须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先进设备的优势。要保证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对于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人员,要进行物质方面或者精神方面的褒奖,提高其待遇水平;同时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出一支技术良好的设备维修检测队伍。从而使机械维护与管理人员懂的操作规程,熟悉设备性能,掌握设备原理,准确快速地判断和处理故障。
(三)加强机械设备技术改造
在当前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技术是决定生产企业发展前景的关键要素,不断更新的技术支持、设备设施,是生产制造业扩大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当中,必须要加强机械设备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依靠科技进步,保证生产制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为此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还要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鼓励员工进行小改小革,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不断推进零缺陷管理的进程。
(四)加快实现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对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工作都带来了变革,它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尤其是在设备管理工作当中,它能够发挥出极高的效率分析与处理作用。在当前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加快实现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技术来提高管理质量。信息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对众多的设施设备进行集中监控,根据机械设备反馈的信号,对其运行状态实现无缝隙监控,提前发出危险警报给予工作人员足够的处理应对时间;并可起到缩小备品件、易损件的库存量,缩短库存时间的作用,减少备品件、易损件对生产成本资金的占压。同时信息化管理还能够根据设备的反馈信息做出数据分析,让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非常清楚的了解与掌握所有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信息化管理与人为管理相互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提高机械设备维护管理质量。目前国外的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而在我国还有着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结语
随着材料学、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现代化技术与机械设计技术不断相互结合,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而随着机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广大同行始终坚持科学化的管理理念,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促进生产制造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兵,刘扬.模块化设计在包装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8(10):89-91
[2] 梁,贺刚,李海明.数字化工厂管理系统[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01)
关键词:生产制造业;机械设计;设备管理
一、机械制造中机械设计的技术分析
现代机械设计是对机械设计的质量、设计速度得以保障以及减少失误的情况下,从而确定出来的一种措施。此类设计方法满足了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也有利于机械设计现代化的实现。
(一)各阶段设计
初期计划设计分析。在初期的机械制造的机械设计阶段,类似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需求分析,也就是在设计之初,要针对机器设计做好调查与分析。从分析的要求以及研究中对机器的功能加以了解,这样才能够在优化整改时以及制造过程中对其规定约束条件。
优化整改设计方案分析。在机械设计中,方案设计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方案是设计灵魂所在,决定了设计的成败。一般来说,方案设计主要是针对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方案设计不仅要满足机器本身的要求与性能,同时还要考虑到检验者对于机器的认识、创新等。在这个阶段中,也可以将其简单的定格在:工作原理定义-基本结构-设计运动方式-选取和设计零部件-设计工程制图-检查初步设计。
主要技术设计分析。技术设计分析对于技术层面的要求相对较高,这一个阶段需要做好设计图纸的计算与核对、总图和草图之间的核对分析与对比。另外,对于每一个部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需要核对其设计,不允许疏漏的存在,如果出现,就应该做好相应的校对。
(二)模块化设计
机械设计要考虑到总体的布局、人机交互环境、造型设计、装箱匀速等等,可以采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这一类方式属于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其核心在于根据相应的功能,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在机械内部,统一功能的单瓦设计成为可以转换、性能不同的模块,然后再利用模块不同的组合形态,将包装机械的系列化与功能化加以实现。模块设计包含的优点在于:第一,有利于机械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机械的新机型都通过局部的改进来加以实现的,通过这一类方式,只需要将相应的模块引入,就可以完成局部的改进;第二,有利于机械设计周期的缩短。考虑到系统内部的模块能够随意进行更换,只要用户提出了要求,就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更换模块;第三,维修非常的方便、可靠性较高、性能较为稳定,不会花费过多的成本。
(三)可靠性设计方法
用户对于产品最基本的要求在于机械的可靠性,一般,在可靠性的设计中包含了:第一,故障设计的预防,主要是在零部件的选择与控制上应用;第二,在简化设计,机械设计当中应该考虑到简单、方便,所使用的零部件越少,其可靠性越高;第三,人际工程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与机械自身特点的发挥,从而将产品的可靠性提升;第三,耐环境设计,在使用寿命之内,产品会受到不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并且做好控制,才能够让产品适应环境;第五,模拟设计法,这一类方法主要是在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可靠性的定量设计加以应用。
二、生产制造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
从机械设备的选购、使用到维护,都必须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措施,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疏漏,这样才能尽量降低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在选购方面,首先要考虑到自身的环境特征与生产需要,保证将要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能够在生产过程当中,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用,同时要在选购的过程当中,注意设备的质量,严把采购质量关;在验收阶段,同样要做好检查工作,如果情况需要,应当进行拆机检查,并在测试其性能完全正常后,再正式的确认其可投入使用;在使用与维护阶段,要时刻注意机械设备的状态,健全检修体系,定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工作,时刻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众多因素中,发挥好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机械设备,必须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先进设备的优势。要保证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对于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人员,要进行物质方面或者精神方面的褒奖,提高其待遇水平;同时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出一支技术良好的设备维修检测队伍。从而使机械维护与管理人员懂的操作规程,熟悉设备性能,掌握设备原理,准确快速地判断和处理故障。
(三)加强机械设备技术改造
在当前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技术是决定生产企业发展前景的关键要素,不断更新的技术支持、设备设施,是生产制造业扩大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当中,必须要加强机械设备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依靠科技进步,保证生产制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为此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还要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鼓励员工进行小改小革,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不断推进零缺陷管理的进程。
(四)加快实现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对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工作都带来了变革,它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尤其是在设备管理工作当中,它能够发挥出极高的效率分析与处理作用。在当前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加快实现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技术来提高管理质量。信息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对众多的设施设备进行集中监控,根据机械设备反馈的信号,对其运行状态实现无缝隙监控,提前发出危险警报给予工作人员足够的处理应对时间;并可起到缩小备品件、易损件的库存量,缩短库存时间的作用,减少备品件、易损件对生产成本资金的占压。同时信息化管理还能够根据设备的反馈信息做出数据分析,让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非常清楚的了解与掌握所有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信息化管理与人为管理相互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提高机械设备维护管理质量。目前国外的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而在我国还有着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结语
随着材料学、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现代化技术与机械设计技术不断相互结合,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而随着机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广大同行始终坚持科学化的管理理念,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促进生产制造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兵,刘扬.模块化设计在包装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8(10):89-91
[2] 梁,贺刚,李海明.数字化工厂管理系统[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