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大班幼儿故事《小蜗牛》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许多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幼儿故事,虽然看似浅显易懂,但仔细品读,往往饱含许多深刻的道理。同一个文学作品中,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幼儿可以凭借语言想象理解某个情境,并且运用语言表达新颖、独特的想法;作为成年人,尤其是教师更应该善于挖掘故事内涵,引导幼儿在创造中学习文学作品。
  关键词:品悟;幼儿故事;挖掘;创造
  一、品读《小蜗牛》
  故事发生在春天。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到小树林里去玩玩,树叶儿发芽了。”
  小蜗牛爬得很慢很慢,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蜗牛妈妈说:“呃?已经是夏天了,快去采一些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过了好久才爬回来。它对妈妈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了许多蘑菇,树叶儿都变黄了。”蜗牛妈妈说:“嗯!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些蘑菇回来吧!”
  小蜗牛爬呀爬、爬呀爬,过了好久好久才爬回来。它对妈妈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许多白白的雪,外面好冷呀。”蜗牛妈妈说:“哎!现在已经是冬天了,你还是躲在家里过冬吧!”
  读第一遍故事时,我理解为:故事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描述小蜗牛动作缓慢的特性,同时想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并描述一年四季的明显特征。接着我把故事读给一起备课的几位教师,想听听她们对故事的理解,有的教师如我前面所想,有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见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行动太慢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听了几位教师的见解,我又反复琢磨故事中的语言,挖掘故事内涵,进而感觉蜗牛妈妈是一个严重失职的母亲,以致小蜗牛不断错失时机,最终一事无成。
  原因之一: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读故事第一二节发现,蜗牛妈妈可能从来没有陪小蜗牛出去玩耍过,所以没法预知小蜗牛出去一趟要一个季节那么久,因而导致小蜗牛错过了美好春光。如果蜗牛妈妈了解自己孩子的爬行速度,那么就可预测出:小蜗牛如果是春天的时候出门玩耍,到达目的地时看到的将会是夏天的景色。
  原因之二:不善于反省。
  在故事第三节中,小蜗牛向妈妈描述的是秋天的特征,如果蜗牛妈妈能吸取经验教训(小蜗牛出门一趟要一个季节),反省自己的判断失误,那么,在夏天小蜗牛出门的时候就该对他说:“快去采些蘑菇回来吧”,在冬天就该催小蜗牛上路“到小树林里去玩玩”。只有这样,小蜗牛才能赶上来年的美好春光。然而,蜗牛妈妈丝毫没有觉悟到自己布置任务、下达指令的不合理,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小蜗牛赶不上季节,错失达成目的的机会。更可悲的是,到了冬天,蜗牛妈妈还没能醒悟,居然只是叹息着对小蜗牛说“你还是躲在家里过冬吧”。可怜的小蜗牛,摊上这样一位糊涂妈妈,这辈子能有所作为?
  反复品读故事后,我开始琢磨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我该怎样让大班孩子也能理解故事中的内涵,这都是我在备课前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二、感悟教育理念
  1.教师应该创设机会让孩子在创造中学习语言
  集体语言活动后,我常喜欢让孩子们在语言区域里再创文学作品。一天晨间阅读时,我把《小蜗牛》又拿出来,再次读给大班孩子听,并问孩子们:“小蜗牛为什么总是做不到妈妈交代的事情?”有孩子说:他动作太慢了;有孩子说:他太笨了,看见草莓和蘑菇不知道摘回家;还有孩子说:他可能怕草莓和蘑菇有毒,所以不敢采;等等。显然,孩子们都是从小蜗牛身上找原因。结合孩子们的言论,我启发孩子进一步思考:“如果蜗牛妈妈没有让小蜗牛躲在家里过冬,而是鼓励他勇敢地出门找春天,那么故事又会怎样呢?”有孩子说:太冷了,妈妈不会同意的,怕小蜗牛冻死;有孩子说: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也有孩子说:妈妈背他一起去,还要叫上爸爸,如果妈妈背不动可以让爸爸背,而且爸爸爬得更快。接下来孩子们思维活跃,各持一说,积极开展故事创编。由此可见,故事所呈现的价值观对儿童来说是否适宜,需要老师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巧妙利用提问或话题,引导孩子创造性地学习作品,使其从角色的品质中获益。
  2.成人在制订目标或布置任务之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发展现状
  在教育实践中,常有教师或家长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把握不准,教育随意性大,有效性较差。有次随堂听一位新上岗的教师组织的大班科学活动,这位教师进入主题就请孩子从97开始往后数5个数,霎时全班孩子沉默了,久久没人吱声。课后与她交流时,她把参考书翻给我看,确实书上有如此一说,可那是他人针对自己孩子设计的活动,我们的孩子发展水平与他人的孩子是有区别的,参考资料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不管是借助参考书还是网络资料,决不能全盘照搬,只能借鉴他人的理念或形式,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水平,量体裁衣般重新制订一份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活动计划。
  我接触过这样一位妈妈,在儿子刚升大班时她就布置孩子每天写复杂的汉字,有次可能是想炫耀儿子能耐,把儿子趴在桌子上写字的视频发在班级微信群里,我看见后立马与这位妈妈交流:请注意孩子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请从易到难地引导孩子写写画画,请注意每次的握笔时间。这位妈妈也许是没当回事,因为她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表现出诸多不良习惯:每到集体活动时就坐立不安,几分钟就往洗手间跑,写写画画总爱趴在桌子上,喜欢边玩边做事,等等。
  由此我认为,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但要做到胸有丘壑,还要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给孩子布置任务之前要充分了解其发展水平,不能盲目教授超出孩子能力水平的知识。
  3.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有时候孩子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是非常缓慢的,就像小蜗牛出门一趟需要一个季节那么久。作为成年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节奏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哪怕你的孩子像只小蜗牛一样缓慢,也不必悲观失望,只要成人善于因势利导,激励孩子“笨鸟先飞”,也是有望获得成功的。
  明代中叶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小时候表现得一点也不聪明,人们以为他是个哑巴,他的父亲很着急,为他四处寻找名医治疗,终于在他6岁时把病治好了,但由于小时候不会说话也没读过书,比起别的孩子他显得笨拙木讷。有人风言风语:“他这么迟才开始学说话,当然笨啦!也别指望他以后会有什么大出息。”王守仁听了跑到父亲怀里哭诉,父亲告诉他不用在乎别人的嘲笑,并鼓励他只要比别人勤奋努力就会有出息。王守仁有了信心,发奋读书,长年如此,从不间断,最终成功。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常常会遇见小蜗牛式的“笨鸟”,很多时候,因为他们跟不上别的孩子的节奏,我们就会着急上火,甚至责骂,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自卑感,越发显得笨拙。于是,我们就像蜗牛妈妈那样,不对孩子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甚至放弃对孩子的成才教育,最终讓孩子沦为庸才。假若成人能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节奏学习生活,并及时给予鼓励,结果又会怎样?
  我带过一个小男孩,因母亲是高龄产妇,生下来小脑发育不良,刚来园时行动笨拙,各方面发展明显不如同龄人,在集体活动中显得特别怯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几位跟班教师配合家长,加强个别指导,及时肯定他的点滴进步,不断让他增强自信心。到大班时,这个孩子除平衡能力稍差外,其他各方面完全跟上了同龄人节奏。每次集体教学时,小男孩善于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思维非常活跃。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孩子定有光明前途。
  对此,我赞同这一观点: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哪怕是一只小蜗牛,只要蜗牛妈妈科学引导,必能跟上四季转换的节奏,领略不同季节独特的风光。
其他文献
臧克家从小生长在农村,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破败的农村和穷苦的农民有着深切的了解,于是他描绘出一幅因天灾人祸而致凋敝、破败、恐怖的农村图景。《村夜》一诗正是这类诗的代
农业机械在作业、停放、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压、翻车、落水、火灾等造成人畜伤亡或机具损坏的,统称为农机事故。农机事故分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根据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护理万虹,金华,梁玉芳珠江医院心内科我科自1991年1月至1994年11月共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ioustra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36例,成功率达9...
不论是从经验层面来看,还是从规范层面来看,司法过程中的后果衡量都是存在的。后果衡量的后果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道德、正义、先例等一系列后果的综合性后果,但是由于理性的有限,司法过程中的后果衡量往往只选择一种具有凸显性的单一性后果来进行权衡。使得某种单一性后果凸显出来的,不外乎外部环境因素和主体偏好因素。然而,这种建立在外部环境和主体偏好基础上的后果衡量虽然可能是对司法过程的真实解读,但是却不具有正当性。作为一种替代方案,麦考密克版本的后果衡量提出了可普遍化的理想,有望克服环境和偏好的随意性。
检测了血液病滑数脉、非滑数脉患者及对照组的心功能和脉图,结果显示滑数脉患者心功能和脉图的主要参数与对照组和非滑数脉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滑数脉患者心功能属轻度异常,非滑
好文章应该给人以启迪,所以有的文章干脆用单独的段落来点示其蕴涵的哲理(更多的表现为篇末点题)。可有的作文,虽然也能升华出道理,但道理说得枯燥干瘪,那一览无余的肤浅常常
一、案例背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里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负责任的言论和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让学生在获取
思维导图是英国思维学家东尼·博赞创建的。简单地讲,思维导图利用多彩的线条将浓缩的关键词条、简单图案或文字符号分门别类地串起来,枯燥的信息一条一条被生动地串联起来
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对2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10例采用IntronA5m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12周、其中8例治疗前应用短程皮质激素撤除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