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化工产品运输与从业人员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人工搬运运输方式需要工作人员与化工产品近距离接触,工作车间产生的有害粉尘极大地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随着新世纪物联网与智能控制的急速发展,构造通过物联网远程操控运输车辆进行无人干预式运输配送系统,有助于减少工作人员与化工产品的直接接触,减少有毒物质对员工产生危害,避免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同时工作人员能够远程通过系统观察各部分运输状况,化工车间的集成化管理同样能够减少化工产品因运输而产生的污染。
【基金项目】
:
苏工院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重点资助课题,2021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2112686013H),2020年苏州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指令性项目(项目编号:SR202025),2019年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9211256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化工产品运输与从业人员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人工搬运运输方式需要工作人员与化工产品近距离接触,工作车间产生的有害粉尘极大地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随着新世纪物联网与智能控制的急速发展,构造通过物联网远程操控运输车辆进行无人干预式运输配送系统,有助于减少工作人员与化工产品的直接接触,减少有毒物质对员工产生危害,避免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同时工作人员能够远程通过系统观察各部分运输状况,化工车间的集成化管理同样能够减少化工产品因运输而产生的污染。
其他文献
为提高精密聚合物透镜模组的光学性能,以大直径非球面透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注射与注射压缩成形工艺透镜面形偏差的差异,并通过透镜模组成像计算研究了透镜面形偏差对模组光学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注塑成形工艺因素导致透镜面形偏差且分布不均匀,注射压缩成形工艺能够有效降低透镜面形偏差;单个透镜的面形偏差大小与模组光学畸变性能优劣并不完全呈正相关,模组网格畸变与TV畸变随透镜面形偏差的降低而减小.透镜模组中各透镜的光学功能与面形特征相互耦合,仅降低透镜的面形偏差无法提高透镜模组的整体成像性能,需要综合考虑模组中各
通过物理边界测定试验,确定了300M钢材料的热辐射系数、与模具的热交换系数和摩擦因数;在同一规格棒材上切取试样,完成了热模拟压缩试验,获得了300M超高强度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将物理边界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导入到有限元模拟软件中,建立了与实际生产工况高度吻合的数值模拟仿真空间.通过全流程的数值模拟技术对坯料成形过程和模锻成形过程进行不断地迭代优化,精准预测了前起外筒模锻件的成形过程,锻件料工比控制在1.2以内,控制了材料消耗,制定出3火次制坯和2火次模锻的短流程工艺方案.锻件一次试制成功,实现了飞机前起外
提出采用板锻造工艺来成形端部带法兰特征的筒形零件,以解决现有成形工艺中存在的成形加工载荷大等问题.基于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了端部法兰特征的板锻造工艺的变形过程,研究了板厚、切入量及待变形区域的高度和成形界面的摩擦条件对法兰特征成形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法兰特征的板锻造成形;切应力主导了待变形金属与筒形坯件本体的剥离过程,成形末期凸模镦挤此部分金属,完成法兰特征的成形;板厚越大,筒形坯件的抗屈曲失稳能力越强,筒壁待变形高度临界值越大;法兰特征的径向尺寸与切入量及筒壁待变形区
通过了解17-4PH (0Cr17Ni4Cu4Nb)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原材料特性,发现该不锈钢硬度值受热处理制度的影响极不稳定,仅仅通过固溶及时效处理不能完成马氏体的充分转变.为改善这种材料的锻件硬度值的不稳定性,通过对回火温度、冷却方式的调整,摸索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影响锻件硬度值的规律.为减小17-4PH (0Cr17Ni4Cu4Nb)钢原始状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还尝试在淬火与回火热处理工序之间增加一道中间热处理,旨在消除原来不良的组织结构,使合金元素的均匀化分布、细化奥氏体晶粒.对17-4PH (0
借助Deform-3D成形模拟结合工程化实验,对复杂尺寸6061铝合金锥筒形件(内径、外径和高度分别为Φ500、Φ630和1752 mm)展开了撑拉成形工艺研究,对成形后的6061铝合金锥筒形件展开热处理强化研究,同时完成了金相组织分析、XRD衍射检测和室温拉伸实验.研究表明:6061铝合金锥筒形件的终成形凸模选用等距母线形锥形头,所受应力更加均匀,有效降低了构件成形应变不均匀指数(0.89)和设备所需载荷(24600 kN);热处理后,由于Fe融入到基体中,析出大量强化相Mg2Si及MnAl6,使得60
针对复杂深筒形铝合金飞机轮毂存在的表面质量要求高、非机械加工面多、形状复杂等特点而导致的精密成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毛压+预压+终压的成形工艺.利用数值模拟软件DEFORM及工艺试验,对复杂深筒轮毂精密成形工艺和模具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并基于工艺试验结果对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成形缺陷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3工序成形工艺能较好地成形锻件;工艺试验中实际边界条件与仿真时理想边界条件间较大的差异是试验中充不满及折叠等成形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基于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分别提出了改变坯料定位方法、镦粗成形毛压法兰及终压模
通过采用有限元模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前轴颈锻件成形过程中材料流动速度、内部温度场和流线分布情况;采用点追踪的方法研究了锻件不同区域的金属等效应变分布和不同区域的金属最大主应力变化情况.同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锻件高倍显微组织进行验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设计的中间坯形状尺寸、压下速率和变形量合适,实际成形情况和有限元模拟结果一致.在成形过程中锻件大头端由于材料流动剧烈而出现温升,导致锻件易出现粗晶或混晶区域.另外,从温度场分布结果来看,与模具接触区域的温降较严重,为了保证锻件不出现双相组织,在类似温降区域应保
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VV&A)是贯穿建模与仿真(M&S)全过程的重要活动,也是仿真可信度评估的基础.文章首先对VV&A的概念、原则进行介绍;其次明确仿真模型可信度与VV&A之间的关系;然后,对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总结与分类;最后,在介绍模糊评判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基础上,给出一种仿真可信度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并以雷达航迹仿真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现代工业生产中,为实现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有很多传感器信息通过4-20mA电流的形式进行传输。本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高线性度采集此种电流信号的电路结构,并使用STM32控制器完成电流-电压信号转换后的采集、处理与显示工作。经实际验证电路工作效果良好,可广泛应用于电流采集的工业场合。
目前对于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风险评估大都为静态分析方法,且一般只对系统中单独组成部分进行建模,忽略了户内燃气系统风险复杂的耦合影响关系.针对现有风险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区户内燃气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梳理社区户内燃气事故、分析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风险源和风险影响因素,构建了社区户内燃气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将知识图谱用于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场景构建,基于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构成和指标体系确定知识图谱中的实体类型和实体特征,并在所构建的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知识图谱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