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定之中,防身之外,叹多少门派随时间灰飞,犹太极拳被历史劫持至今。宗师大侠们的文章实难以超越,唯有亲身体会或可借贵宝地作一汇报,仅供参考。
选择和式太极拳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贪图便宜:一项运动就可以达到健身、防身、养身三重功效。
先报告一下练和式太极拳后身心的变化吧,前几个月特别能吃,后来逐渐回到正常,再后来食量减小,有点“气饱不思食”的意思。不敢说“神足不思睡”,因为末学是吃纯素的,所以睡眠也减少了,精力比较充沛,头脑更加清醒。眼镜度数降低50度,据调查我是减得最少的。这段时间的运动时间是每天3-5小时。
学拳两年后征询师父,回答说已经入门了,初入门时控制不好劲路,隔三岔五的“败家”,如生活中电瓶车后架、碗盘、保温瓶盖、豆浆机量杯等都被无意中败坏,但砸夏威夷果比较容易,用冷脆劲一锤一个。
非常感谢我的恩师戴忠铭,以下如果有什么您认为精彩的见解,都得自先生的口传身授。
一、兵器不在轻重,太极拳不在快慢
某晚,拳友执一棍:“我这根棍有点轻嘞!”
师父:“兵器不在轻重,你看东方不败……”
内家器械比较重,能较长时间地玩,靠的是内力。
有人看和式太极拳打得飞快,以为不是太极拳。太极拳毕竟是武术,慢练、快练都是太极拳。
二、强度不在喘气,场地不在大小
据和有禄先生讲座,太极拳是剧烈有氧运动,特别之处在于能练出一身大汗却不会气喘如牛。和式太极拳“拳打卧牛之地”,一头牛的地盘即可习练,打一趟拳所用场地大小可以随心所欲。
三、练拳不在老幼,出门无需十年
郑悟清前辈三十岁才学拳,成为一代名师。和庆喜宗师学拳未满三年的弟子1931年参加省会开封的国术擂台赛,赢得“拳艺高水平称号”。如果能得遇明师,自己又勤奋,应该是一年即可看门户,与人交手可求自保,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
关于和式太极拳的技击之道,可能是最为人所关注的。“真道万难吐尽,真决断难成书”,真不知该从何下笔。
太极拳文化讲的是不去主动打人(当然有主动进攻的招式),只有在自身受到威胁时才去打人。和式太极拳更是喜欢“绝处逢生”,在看似极其劣势的情况下反转局面、发挥出最大威力,所以又称“挨打架”。
现代非专业人士往往没有太多时间修炼,但贵在坚持,只要坚持,哪怕只有几分钟,长此以往,也必有所得。稍微勤奋一点,玩耍当中也能出东西。
我没有什么能耐,有幸得以亲见师兄们“打人如蒿草,发人如放箭”,师父就更不用说了。在体力上,我并不占优势,只是区区一弱女子,所以师父让我走轻灵路线。任来力再猛,打不到人,也是白搭。师父常鼓励我说:“最高的境界,也是轻灵。”在实战中,耗费来敌的体力,以最小的代价一击制胜。忌讳纠缠,就是身体长时间接触,像我这种轻量级的主要在走化中找对方的劲,即破绽,引净落空的时间差化打合一让对手无还击之力。
说一些题外话,心性至关重要。师父有时表扬我的劲很纯,我内心知道,那是心性的自然流露,有段时间有点燥,结果师父和师兄马上发现怎么不像以前了呢。心性包括不执着这是我的手,这是我的脚……敢于舍,胳膊被拿了,不要了,其它地方反击来了,即“要啥给啥”,“要啥给啥”是预备着“差米填豆”呢,对方一粒米的破绽,给它填一颗豆去,“心意一动鸟难飞”,就看你心狠不狠了,拳友交流当然应避免伤害。定功也是由内而外的,中定功夫好了,是不怕对方快的,再快也快不过人心啊。
重要的其次就是基本功了,有师兄三年来只练单势的,师父说那是“磨刀不误砍柴功”。记个套路是轻而易举的事,关键在于理法,最高阶段真的不在于什么招式了,套路也是单势依一定的顺序连起来而已。所以师父对初学者讲单势的时间总多过于教套路的时间。每个单势都可以拿出来用,基本功越扎实,技击的水平就越高。依据每个人的练习情况就可以逐渐对练了,然后到推手到散手。很感激拳友不嫌弃我脚上有伤,算陈旧性的老伤了吧,曾经以为不适合练武术的。师父也受过重伤,还是通过坚持练拳养好了,只要得理得法,当时有些动作做不出来,并不耽误将来的成绩。
每日在外练功,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等我老了,也要来学太极拳!”先赞叹一下。话说,这意思不是“等我生病了,再来保养身体”?“等我走不动了,再去旅游”?
同道相携仙天路,师门云开处处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选择和式太极拳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贪图便宜:一项运动就可以达到健身、防身、养身三重功效。
先报告一下练和式太极拳后身心的变化吧,前几个月特别能吃,后来逐渐回到正常,再后来食量减小,有点“气饱不思食”的意思。不敢说“神足不思睡”,因为末学是吃纯素的,所以睡眠也减少了,精力比较充沛,头脑更加清醒。眼镜度数降低50度,据调查我是减得最少的。这段时间的运动时间是每天3-5小时。
学拳两年后征询师父,回答说已经入门了,初入门时控制不好劲路,隔三岔五的“败家”,如生活中电瓶车后架、碗盘、保温瓶盖、豆浆机量杯等都被无意中败坏,但砸夏威夷果比较容易,用冷脆劲一锤一个。
非常感谢我的恩师戴忠铭,以下如果有什么您认为精彩的见解,都得自先生的口传身授。
一、兵器不在轻重,太极拳不在快慢
某晚,拳友执一棍:“我这根棍有点轻嘞!”
师父:“兵器不在轻重,你看东方不败……”
内家器械比较重,能较长时间地玩,靠的是内力。
有人看和式太极拳打得飞快,以为不是太极拳。太极拳毕竟是武术,慢练、快练都是太极拳。
二、强度不在喘气,场地不在大小
据和有禄先生讲座,太极拳是剧烈有氧运动,特别之处在于能练出一身大汗却不会气喘如牛。和式太极拳“拳打卧牛之地”,一头牛的地盘即可习练,打一趟拳所用场地大小可以随心所欲。
三、练拳不在老幼,出门无需十年
郑悟清前辈三十岁才学拳,成为一代名师。和庆喜宗师学拳未满三年的弟子1931年参加省会开封的国术擂台赛,赢得“拳艺高水平称号”。如果能得遇明师,自己又勤奋,应该是一年即可看门户,与人交手可求自保,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
关于和式太极拳的技击之道,可能是最为人所关注的。“真道万难吐尽,真决断难成书”,真不知该从何下笔。
太极拳文化讲的是不去主动打人(当然有主动进攻的招式),只有在自身受到威胁时才去打人。和式太极拳更是喜欢“绝处逢生”,在看似极其劣势的情况下反转局面、发挥出最大威力,所以又称“挨打架”。
现代非专业人士往往没有太多时间修炼,但贵在坚持,只要坚持,哪怕只有几分钟,长此以往,也必有所得。稍微勤奋一点,玩耍当中也能出东西。
我没有什么能耐,有幸得以亲见师兄们“打人如蒿草,发人如放箭”,师父就更不用说了。在体力上,我并不占优势,只是区区一弱女子,所以师父让我走轻灵路线。任来力再猛,打不到人,也是白搭。师父常鼓励我说:“最高的境界,也是轻灵。”在实战中,耗费来敌的体力,以最小的代价一击制胜。忌讳纠缠,就是身体长时间接触,像我这种轻量级的主要在走化中找对方的劲,即破绽,引净落空的时间差化打合一让对手无还击之力。
说一些题外话,心性至关重要。师父有时表扬我的劲很纯,我内心知道,那是心性的自然流露,有段时间有点燥,结果师父和师兄马上发现怎么不像以前了呢。心性包括不执着这是我的手,这是我的脚……敢于舍,胳膊被拿了,不要了,其它地方反击来了,即“要啥给啥”,“要啥给啥”是预备着“差米填豆”呢,对方一粒米的破绽,给它填一颗豆去,“心意一动鸟难飞”,就看你心狠不狠了,拳友交流当然应避免伤害。定功也是由内而外的,中定功夫好了,是不怕对方快的,再快也快不过人心啊。
重要的其次就是基本功了,有师兄三年来只练单势的,师父说那是“磨刀不误砍柴功”。记个套路是轻而易举的事,关键在于理法,最高阶段真的不在于什么招式了,套路也是单势依一定的顺序连起来而已。所以师父对初学者讲单势的时间总多过于教套路的时间。每个单势都可以拿出来用,基本功越扎实,技击的水平就越高。依据每个人的练习情况就可以逐渐对练了,然后到推手到散手。很感激拳友不嫌弃我脚上有伤,算陈旧性的老伤了吧,曾经以为不适合练武术的。师父也受过重伤,还是通过坚持练拳养好了,只要得理得法,当时有些动作做不出来,并不耽误将来的成绩。
每日在外练功,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等我老了,也要来学太极拳!”先赞叹一下。话说,这意思不是“等我生病了,再来保养身体”?“等我走不动了,再去旅游”?
同道相携仙天路,师门云开处处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