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于偶然,没有规划的“野蛮生长”
“798”原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在北京东郊酒仙桥、大山子一带军工电子企业的代号。作为工厂,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产物。而作为艺术园区,其诞生则有些偶然,属没有规划的“野蛮生长”。
90年代末,临时搬到酒仙桥地区的中央美院承接巨型雕塑的创作任务,急需较大的创作空间,雕塑系主任隋建国便在此租用了大型厂房。而此时的798也正逢“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传统工业面临窘境,大量厂房闲置。2001年,隋建国以及日本“海归”艺术家黄锐,拍北京胡同著称的摄影家徐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传媒作家洪晃,穿行在音乐和文学之间的艺术家刘索拉,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赵半狄,设计师林菁、蒋朋,艺术网站版主兼出版人“老美”罗伯特·伯纳欧等艺术圈的人为图房租低廉逐渐聚拢过来,开办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工作室。在工人老大哥仍占厂区绝大多数的情形下,这个小小的艺术部落显得新奇怪异,势单力薄。
各种创意激烈碰撞,新与旧“盘根错节”
而随后数年间,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改变。原本属于艺术界“小圈子”的这些草根艺术家们,再也按耐不住寂寞,逐渐走出象牙塔,将他们的艺术成果就地与大众分享。神秘的798逐渐热闹起来,人们用好奇的眼光来到这座特殊的厂区,看画展,听演唱会,参加文化沙龙……这里遂成为颇具规模的艺术创意园区,并成为打造“世界城市”的北京乃至中国和世界重要的艺术地标。2003年,798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文化地标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
我有过10年纺织厂的生活经历,学生时代也参加过“学工”,纺过纱,织过布,在大食堂里打饭,到大澡堂里泡澡,对工厂特有的一切并不陌生。而真正进入“798”,顿感震撼。在这里,艺术、创意与工业元素激烈碰撞,旧体制与新概念、老传统与新时尚盘根错节。后工业时代的厂房粗狂,破旧,笨拙,甚至有些粗陋,车间、烟囱、澡堂、水房、食堂、操场,以及那些变压器、水暖管道、龙门吊、巨型齿轮、台钳、阀门等工业设备,尤其那些大红油漆涂在水泥墙上的文革标语,勾起人们渐渐远去却也闪回的记忆。所有这些,似乎与艺术和创意不沾边。
是艺术成就了“798”,还是“798”成就了当代艺术?
如果硬要探究原来的“798”与艺术的联系,只有在那些一排排的锯齿形厂房建筑里寻找答案。“798”最初由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民主德国援建,因而具有典型的包豪斯建筑“血统”。所谓包豪斯,是据德语Bauhaus直译,由bau(建造)和Haus(房屋)两词合成,源于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该学院在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现代主义建筑,即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创造简洁、清新、明亮、朴实并富有动感的建筑形象。通俗说,就是建造平民化、实用性的房子。
是当代艺术成就了“798”,还是“798”成就了当代艺术?在艺术界至今莫衷一是。但厂区冰冷的红砖与钢筋混凝土建筑,及其锈渍斑斑的“铁疙瘩”似的工业铸件,表面看起来与艺术形成强烈反差,却成就了富有叛逆性格,不修边幅,个性十足的艺术家们理想王国,他们更愿在这样的空间里寻找或建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乌托邦。他们可以在这里玩俗的,无拘无束地一同聚餐、喝酒、骂娘,也可以秀高雅,聊艺术、探讨人生,还可与厂里的工人哥们儿掰着胳膊搂着腰,胡打乱闹,和谐相处。艺术家们也愿意在这样轻松的环境氛围之中快乐地创作。
在一般人的眼里,这里只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隋建国的巨型雕塑《衣纹研究》、《大恐龙》等系列雕塑,岳敏君笑容灿烂的大头系列人像绘画,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里的《毛泽东与中国当代艺术家》主题展览,王广义的工农兵系列雕塑等都成为“798”的典型符号。而本土的长城空间、时态空间和百年印象画廊,使艺术家们的作品脱离官方展览展示体系,以民间会展方式向公众自由彰显个性十足的艺术成果。就连蜚声世界艺术市场的东京艺术工程画廊、比利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纽约佩斯画廊、德国空白空间、意大利常青画廊及台北帝门画廊、香港美术馆,都在这里安营扎寨,搭起了中国前卫艺术与世界艺术及收藏市场交流的桥梁。
而在一般人眼里,“798”就是一个与北京故宫、长城、天坛、胡同大不一样的好玩的地方。耽于怀旧的中老年人,被曾经熟悉的环境与奇异的艺术气息吸引过来,搜索、回味原属于他们的过去,打量或品读有些陌生和躁动的现实。而没有过往经历的80、90、00后们,则来这里轻松穿越时光隧道,猎奇、街拍、淘宝、品茶、饮酒、唱歌,将玩酷和乐购进行到底。菊香书屋、罐子书屋、伊力咖啡屋、铁匠营以及露天摆摊的创意市集则成为年轻人的消费乐园。而那些被一辆辆大巴车运过来的“老外”们,通过这里的每一扇门,每一扇窗,以窥视光彩夺目的艺术背后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东方国度。 编辑 刘翠霞
“798”原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在北京东郊酒仙桥、大山子一带军工电子企业的代号。作为工厂,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产物。而作为艺术园区,其诞生则有些偶然,属没有规划的“野蛮生长”。
90年代末,临时搬到酒仙桥地区的中央美院承接巨型雕塑的创作任务,急需较大的创作空间,雕塑系主任隋建国便在此租用了大型厂房。而此时的798也正逢“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传统工业面临窘境,大量厂房闲置。2001年,隋建国以及日本“海归”艺术家黄锐,拍北京胡同著称的摄影家徐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传媒作家洪晃,穿行在音乐和文学之间的艺术家刘索拉,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赵半狄,设计师林菁、蒋朋,艺术网站版主兼出版人“老美”罗伯特·伯纳欧等艺术圈的人为图房租低廉逐渐聚拢过来,开办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工作室。在工人老大哥仍占厂区绝大多数的情形下,这个小小的艺术部落显得新奇怪异,势单力薄。
各种创意激烈碰撞,新与旧“盘根错节”
而随后数年间,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改变。原本属于艺术界“小圈子”的这些草根艺术家们,再也按耐不住寂寞,逐渐走出象牙塔,将他们的艺术成果就地与大众分享。神秘的798逐渐热闹起来,人们用好奇的眼光来到这座特殊的厂区,看画展,听演唱会,参加文化沙龙……这里遂成为颇具规模的艺术创意园区,并成为打造“世界城市”的北京乃至中国和世界重要的艺术地标。2003年,798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文化地标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
我有过10年纺织厂的生活经历,学生时代也参加过“学工”,纺过纱,织过布,在大食堂里打饭,到大澡堂里泡澡,对工厂特有的一切并不陌生。而真正进入“798”,顿感震撼。在这里,艺术、创意与工业元素激烈碰撞,旧体制与新概念、老传统与新时尚盘根错节。后工业时代的厂房粗狂,破旧,笨拙,甚至有些粗陋,车间、烟囱、澡堂、水房、食堂、操场,以及那些变压器、水暖管道、龙门吊、巨型齿轮、台钳、阀门等工业设备,尤其那些大红油漆涂在水泥墙上的文革标语,勾起人们渐渐远去却也闪回的记忆。所有这些,似乎与艺术和创意不沾边。
是艺术成就了“798”,还是“798”成就了当代艺术?
如果硬要探究原来的“798”与艺术的联系,只有在那些一排排的锯齿形厂房建筑里寻找答案。“798”最初由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民主德国援建,因而具有典型的包豪斯建筑“血统”。所谓包豪斯,是据德语Bauhaus直译,由bau(建造)和Haus(房屋)两词合成,源于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该学院在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现代主义建筑,即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创造简洁、清新、明亮、朴实并富有动感的建筑形象。通俗说,就是建造平民化、实用性的房子。
是当代艺术成就了“798”,还是“798”成就了当代艺术?在艺术界至今莫衷一是。但厂区冰冷的红砖与钢筋混凝土建筑,及其锈渍斑斑的“铁疙瘩”似的工业铸件,表面看起来与艺术形成强烈反差,却成就了富有叛逆性格,不修边幅,个性十足的艺术家们理想王国,他们更愿在这样的空间里寻找或建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乌托邦。他们可以在这里玩俗的,无拘无束地一同聚餐、喝酒、骂娘,也可以秀高雅,聊艺术、探讨人生,还可与厂里的工人哥们儿掰着胳膊搂着腰,胡打乱闹,和谐相处。艺术家们也愿意在这样轻松的环境氛围之中快乐地创作。
在一般人的眼里,这里只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隋建国的巨型雕塑《衣纹研究》、《大恐龙》等系列雕塑,岳敏君笑容灿烂的大头系列人像绘画,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里的《毛泽东与中国当代艺术家》主题展览,王广义的工农兵系列雕塑等都成为“798”的典型符号。而本土的长城空间、时态空间和百年印象画廊,使艺术家们的作品脱离官方展览展示体系,以民间会展方式向公众自由彰显个性十足的艺术成果。就连蜚声世界艺术市场的东京艺术工程画廊、比利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纽约佩斯画廊、德国空白空间、意大利常青画廊及台北帝门画廊、香港美术馆,都在这里安营扎寨,搭起了中国前卫艺术与世界艺术及收藏市场交流的桥梁。
而在一般人眼里,“798”就是一个与北京故宫、长城、天坛、胡同大不一样的好玩的地方。耽于怀旧的中老年人,被曾经熟悉的环境与奇异的艺术气息吸引过来,搜索、回味原属于他们的过去,打量或品读有些陌生和躁动的现实。而没有过往经历的80、90、00后们,则来这里轻松穿越时光隧道,猎奇、街拍、淘宝、品茶、饮酒、唱歌,将玩酷和乐购进行到底。菊香书屋、罐子书屋、伊力咖啡屋、铁匠营以及露天摆摊的创意市集则成为年轻人的消费乐园。而那些被一辆辆大巴车运过来的“老外”们,通过这里的每一扇门,每一扇窗,以窥视光彩夺目的艺术背后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东方国度。 编辑 刘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