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hsa-miR-301a-3p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条件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相关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死亡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体外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缺氧复氧模型,应用rtPA干预后检测细胞死亡数量及hsa-miR-301a-3p的改变,并进一步干预hsa-m
【机 构】
:
201508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内科;201508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hsa-miR-301a-3p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条件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相关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死亡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体外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缺氧复氧模型,应用rtPA干预后检测细胞死亡数量及hsa-miR-301a-3p的改变,并进一步干预hsa-miR-301a-3p后再检测细胞死亡数量,随后在生信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靶基因的变化.结果 rtPA干预可引起内皮细胞死亡数量增加及hsa-miR-301a-3p表达水平下降,hsa-miR-301a-3p模拟物(Mimic)可抑制rtPA相关的内皮细胞死亡,并引起下游靶基因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减少.结论 hsa-miR-301a-3p有助于减少缺氧复氧条件下rtPA相关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死亡.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清咽解毒茶防治IgA肾病进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临床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及清咽解毒茶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验证清咽解毒茶防治IgA肾病毒聚咽喉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等评价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减轻(P<0.01),血尿、蛋白尿减少(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5%(29/31),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1).治疗组肾
陈士铎以三消体系辨治消渴,认为消渴主要与肺、脾(胃)、肾三脏病变相关,病因不离于火;在治疗上重视补泻并施,各脏兼顾,尤其重视治肾.其上消重治其肺,兼培中土;中消清泻胃火,重滋肾水;下消主调其肾,平和水火.通过阐发陈氏治消之法则与用药之文旨,以期为现代临床提供参佐.
随着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被重视的程度也随之增高,临床工作中仍然以血肌酐和尿量异常为诊断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对本病早期诊断、及时逆转损伤的要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过程中,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与中医学的治疗特色是各自的优势所在.本文对近年来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志物的探索及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进行综述,旨在总结并提炼优秀研究成果,为今后提供研究基础及方向.
目的:验证蜂针蜇刺疗法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探讨蜂针蜇刺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小鼠扭体实验和耳肿胀实验验证蜂针蜇刺治疗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复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在造模前1 d、治疗15 d和治疗35 d分别测量模型大鼠的足肿胀体积、足周长、足厚度.治疗35 d后,取大鼠脾脏、胸腺称重,脾脏进行HE染色.结果:小鼠扭体实验及耳肿胀实验,与空白组比较,各治疗组都对小鼠的扭体次数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各治疗组都对小鼠耳肿胀重量差值有抑制作用(P<0.05);类风湿性关
目的:观察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7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及康复治疗,对照组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水肿分级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Fugl-Meyer功能量表(FMA)评分及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
鞘蕊苏作为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药材,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多样,含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及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平喘、解痉、降压、抗肿瘤及降低眼内压等药理作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文综述了鞘蕊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在我国的植物资源等,为今后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泽泻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渗利湿、利尿消肿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及多种复方和成药.泽泻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其中包括三萜、倍半萜、二萜,同时还包含糖类、含氮化合物、苯丙素等.目前,已知泽泻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利尿、抗草酸钙结石及抗肾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抗炎作用、降血脂、保肝、降血糖及抗肿瘤作用.
肠道菌群与免疫屏障、能量代谢和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宿主-微生物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相互作用机制的探索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研究描述了肺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尽管二者之间的关系仍在发展中.本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肺轴”理念,查阅近5年文献对肠道菌群与肺病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介绍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希望为肺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热不稳定性成分是中药及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的重要基础,屠呦呦在经历多次试验失败后最终采用低温冷浸的方法成功获得抗疟神药青蒿素.传统热提取方法有着容易导致化学成分热降解、有机溶剂消耗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缺点.因此,开发非热提取技术对推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与绿色制造尤为重要,包括超临界流体提取、机械化学辅助提取、超声辅助提取、高压脉冲电场提取、高静压提取、真空提取以及不同技术相耦合的非热提取技术.使用新技术可以提高传质速率,降低细胞通透性,加快次生代谢物的扩散,降低能耗、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提取率,并且对热敏感结构
茯苓作为一味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能治胸胁逆气,心下结痛,口焦舌干等.中医几千年的临证经验以及现代药理学研究,均充分验证了茯苓临床显著的治疗效果.目前,从茯苓中已成功分离提取出茯苓多糖及三萜类成分,为主要有效成分,研究发现其在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等都有疗效,具有利尿、保肝、镇静、提高免疫力、抗炎、抗肿瘤以及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现将中医和现代医学对茯苓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茯苓以及对其新的成方和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