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与分析

来源 :电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343243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发展很迅速的课程,并且十分注重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首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了分析,然后从计算机课程建设、课程内容以及方法改进上对计算机的课程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国内高校;课程分析;设计
  一、计算机专业的分析
  高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计原则是注重基础、重视实践、追求创新。尽管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的,但是有关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的理论是不会变的,学生只有学好基本理论,才能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当然,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设置一些新颖的实践性课程,实现学生自身的技能与社会需求的衔接。
  大学四年中计算机课程中的主修课程主要有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高级编程、网页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基础课程学完之后,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比如网络编程、计算机网络、网络操作系统等,而且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社会实践性较强,因此还需要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安排专门的专业实习,从而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但是教学中发现,尽管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依旧出现了编程能力不足以及硬件设计能力较弱的现象。
  二、计算机专业的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1.教材设计
  在对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根据该课程在整个计算机教学体系中的位置以及任务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要建立起来完善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体系,而且要不断更改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和实际应用衔接起来。
  2.教学管理设计
  对于教学管理而言,不仅需要完善的教材设计,还需要给学生配置良好的师资、完备的硬件设施、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配备实验室等,从而使得学生在一种完善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3.教学改革设计
  在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将一系列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设计高效合理的课程。
  (1)实施因材施教,学会尊重差异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教学。首先,要设置一个基本的学习目标,这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达到的目标。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这个目标的时候既能够不会觉得目标过难,难以达到,同时在完成的过程中也会具有挑战性。再次,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求知欲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需要给学生配置良好的资源,给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引导,从而使得这些学生得到更多的能力的训练。比如让学生自行进行方案的设定,从方案的选题、设计、实施以及最终的总结阶段都由学生来进行,从而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教学中发现,这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往往性格热情、想象力丰富、实践性较强、执行力也强,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某一个话题的时候,这些学生往往能够积极完成,并且完成的结果很好,而且这些学生身上的那种感染力也会使得学生都积极也被调动起来,积极动手、动脑、创新。最后,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经常去关心这些学生,教师要搞清楚这些学生的薄弱点,然后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这些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逐步克服自己在学习中的弱点,从而使得这些学生能够逐渐达到基本教学的要求。教师在对待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的时候,教师不能够为了迎合学生的能力,就一味地降低对这些学生的标准,这样的一种做法不仅放纵了这些学生的学习,而且会降低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2)增加实践环节,增强动手能力
  计算机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开设实践课堂,使得学生走出只是注重“写”与“读”的课堂。
  此外,要对实践课程进行良好的管理,使得学生经过实践课堂以后能力能够真正得到提升,而不是使得实践课的开设徒有虚名,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了教学的资源。
  计算机专业开设实践课最关键的就是要开设上机课程,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以及正确性验证等技能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对上机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学生在完成了上机实践以后,要让学生进行专门的实验报告的撰写,要对学生的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规范,这是一个专业的程序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养,这对于学生在以后工作所具有的严谨规范的品行的养成也是很重要的。学生在进行上机操作之间,教师要提前让学生准备要上机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自己上机的时候,就能够熟悉要上机的内容,从而在上机的时候能够有针对地进行练习,避免在课堂中临时编写程序,从而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3)开放教学题目,激发学生兴趣
  在进行计算机课程设计的时候,还需要锻炼学生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一种技能是将来学生在自己进行程序编写和改进的时候所必须的一种技能。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的積极性能够被调动起来,学生也乐于参与到这样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使得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了提升。
  (4)强化课程设计,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学会一些编写程序的技巧,具备软件开发的能力,而且要提高学生文档的书写水平,按照软件工程的需求,规范课程报告的书写格式,要让学生学会书写需求分析、调试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用户使用说明以及测试结果等这样的组织文档,使得学生具备软件工程的思想。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实践题目,从而使得学生进行分组来完成设计报告,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从问题的分析阶段、模块设计阶段、集体讨论阶段以及最后的编码完成的阶段都让每一个同学参与进来,最后每一个学生都要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学生能够对整个课程设计的思路、主要技术手段都能够详细描述,并且能够回答出教师问出的问题,这样学生才是进行了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
  (5)采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课堂活力
  计算机专业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是十分枯燥的,许多学生提不起来兴趣,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比如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使得一些抽象的知识点能够具体化、形象化起来,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变得活跃起来,思路跟着老师走,这样学生就会融入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氛围中,从而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也可以通过开设网络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在一种友好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互动,比如BBS、微博、微信等,这些新兴的多媒体形式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进行高校计算机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树立学生是一个专业的软件开发者和设计者的思维,使得学生不仅具备编写程序的能力,而且能够了解计算机硬件内部构造原理和工作机理。此外,教师还需要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使得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使得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欣.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7).
  [2]杨全胜,王晓蔚,吴强.对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质量的思考.计算机教育,2007(11).
其他文献
暖阳透过梧桐叶,洒下一地细碎的金,窄窄的小巷两旁依旧是低矮的居民楼。慵懒搅拌在午后的阳光中,我像一只顽皮的小猫,静静地睡在那把吱呀作响的藤椅上,耳边萦绕的是“磨剪子喽!磨菜刀喽!”的声音。那干涩沙哑的声音揉碎在阳光中,寻着风的足迹逐渐远去,逐渐悠长,令人回味。  老人松软的眼帘轻轻垂下,稀疏的睫毛像折损的蝶翼,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银白的发丝,在两颊晕出点点红光。我和小伙伴们出于对老人的好奇,偷偷地跟
期刊
目的探讨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3~2004年间,对77例疑为小肠肿瘤的病例,施行小肠钡餐检查、CT、MRI、推进式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肝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移植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率逐年下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3%~20%,死亡率降至1%~10%。但肝移植术后胆管合并症仍是导致移植肝丧失功能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