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风险因子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进展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概述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应用方法、人群及局限之处以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方法:选择2008-2011年有关资料进行综述。结果:FRAX能有效筛选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提高治疗的干预率。结论:通过应用FRAX指导临床进行有效的治疗骨量减少和预警骨折事件的发生,达到规避骨折风险的目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可将此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在社区进行推广。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折风险因子 骨折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8-0041-0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确定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1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学概况
  2003-2006年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按调查估算,2006年全国50岁以上人群约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 390万人存在低骨量[1]。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危险性(40.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的总和。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0%,而存活者中约50.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2]。且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其治疗和护理费用昂贵。据国家卫生部门资料,髋部骨折后第一次平均住院费用为2.12万元,高于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心脏病的平均住院治疗费用。按发病率逐年增加计算,至2020年用于髋部骨折的治疗费用预计会增至850亿元以上,到2050年则将达18 000亿元[1]。因此,积极开展骨折风险预测和骨质疏松综合防治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994年,WHO首次提出将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小于-2.5 S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极大地推进了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进展。当国内普遍应用BMD结果来评估患者未来骨折可能之时,国际上已经开始使用BMD联合一个或多个骨折风险因子(clinical risk factors,CRFs)来共同诊断和评估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程度[3]。2002年,这个方法开始在西方国家很多医疗机构中运用,有的直接用来评估绝经后妇女的绝对骨折风险程度[4]。国内许多大型医疗机构也认识到这种评估方法比较适合临床,对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筛选和治疗会更加精确和有效。2008年,随着对骨折风险因子的深入研究,国际上又逐渐开始使用WHO推荐的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FRAX)来评估临床患者中哪些人更需要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5]。2011年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推荐应用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用于计算受试者未来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及任何重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目前国内医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已逐渐开始关注FRAX这种新型的骨折风险评估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 FRAX工具简介
  2.1 FRAX工具的特点
  FRAX测评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发,是一种应用临床危险因素来评估每一位个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绝对风险的工具。这种工具不需要复杂昂贵的仪器设备,就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治疗决策的简易方法。更难得的是其虽简易却不乏科学性,因而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此系统的开发是基于患者实例的真实数据,将骨折概率与多种临床危险因子以及股骨颈的骨质密度(BMD)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大样本循证医学原始数据计算、建立的用来评价骨折风险的一个计算机评价软件[6],目前可以通过http://www.shef.ac.uk/FRAX/网站获得[7]。
  2.2 FRAX应用方法
  该软件界面需要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还有WHO的7个骨折风险因子(既往是否有骨折史、父母是否有髋部骨折史、目前是否吸烟、是否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否有风湿性关节炎、是否有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因素和每日摄取乙醇量是否超过3个单位或以上)。此处应注意,在不同国家乙醇量1个单位代表的数量不一样,美国1个单位定义为12 g乙醇含量,欧洲和澳大利亚为10 g,日本则为21.2 g[8-9]。当测试者录入相关数据后,根据FRAX运算法则可以自动计算出患者未来10年内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它还可以计算出脊柱、髋部、前臂和肱骨近端这些主要部位10年内骨折的可能性。
  该工具的计算方法在没有测定股骨颈骨密度的情况下,股骨颈骨密度可以由全髋部骨密度取代。然而,在这种计算方法中,不建议采用非髋部部位的骨密度。在没有骨密度测定条件时,FRAX也提供了仅用体重指数(BMI)和临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的计算方法,也可评估患者的骨折概率。
  3 FRAX的适用对象
  3.1 适用人群
  没有发生过骨折又有低骨量的人群(-1≤T值<-2.5),因临床上难以作出治疗决策,适用FRAX工具可便捷的计算出个体发生骨折的绝对风险,为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依据。适用人群为40~90岁人群,<40岁和>90岁的个体,分别按40岁和90岁计算。
  3.2 不适用人群
  临床已诊断了骨质疏松,即骨密度(T值≤-2.5),或已发生了脆性骨折,本应及时开始治疗,不必再用FRAX评估。   4 FRAX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骨折风险因子工具(FRAX)是基于对一些骨折风险因子的循证医学研究一系列数据分析得到的[10]。英国Kanis是这个工具的主要推广者和使用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正在据此积极开展大量研究。
  Kanis在2008年使用FRAX对17 466例50~84岁之间的英国老年人群进行了评估,发现在患者的10年骨折可能性超过7.0%时,对所有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是非常值得的,同时,这种评估工具和评估数据也适用于男性患者[11]。美国Dawson-Hughes在2008年也使用了这个评估工具,对美国4个人种(白人、亚洲人、黑人和西班牙人)进行大样本测试和随访。结果表明,对于白人妇女患者的10年骨折可能性超过3.0%时,对所有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是值得的[12]。而日本Fujiwara[13]则使用FRAX测试了2 596名男性和女性日本人,平均年龄为65.1岁,结果在50岁年龄段的患者10年骨折可能性达到5.0%,80岁年龄段的患者则在达到2.0%时,应该进行干预治疗。
  在国内,2008年巴蕾[14]使用FRAX对浙江地区125例40~82岁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的病例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2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评估,高风险患者的治疗干预率有所提高,且通过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骨折风险。2009年邬锐[15]及2011年张振[16]分别使用FRAX对四川地区54例和宁波地区4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均显示FRAX联合BMD可以更加有效的评估骨折风险,并制定更为恰当的治疗方案。曹露、李晓林[17]对上海地区203例髋部骨折患者根据风险因子数目分组进行FRAX回顾性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FRAX可以为临床评估骨折风险提供帮助,并为骨质疏松的干预提供参考。徐浩[18]应用FRAX对广州地区50岁以上的74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骨折风险评估,结果表明FRAX能更准确的筛选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患者。马丽[19]对乌鲁木齐地区683例中老年骨折患者使用FRAX回顾性分析,推算出乌鲁木齐地区的中老年脆性骨折患者的骨折风险评估概率分别是:10年发生主要骨质疏松骨折的概率是8.1%~9.3%,髋部骨折的概率是3.1%~4.0%,建议本地区的治疗阈值应为6.0%。
  综上所述,FRAX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的骨折可能性优于其他评估工具如OST、ORAI和SCORE,甚至优于单纯使用BMD来评估未来的骨折风险,也好于使用BMD联合一个或多个骨折风险因子来评估患者未来的骨折风险[10]。在我国,目前FRAX主要应用在类风湿关节患者的骨折评估、骨质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以及健康体检者的描述性分析上,研究样本量不大,且大多停留在评估阶段,其在随访及干预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甚少,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5 展望
  由于我国目前还缺乏系统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所以尚无中国依据FRAX结果计算的治疗阈值,临床上需参考其他国家的资料。因此,开展社区低骨量人群的骨折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则显得尤为必要且相当迫切。FRAX这种新型的骨折风险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应用指导临床进行有效的治疗骨量减少和预警骨折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规避骨折风险的目的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FRAX作为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建议在社区推广,但需要开展大样本的研究得出中国模式的治疗阈值,才能真正体现出其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汉民. 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J]. 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9, 3(3): 148-154.
  [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 4(1): 2-11.
  [3] Kanis JA.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and assessment of fracture risk[J]. Lancet, 2001, 359(9321): 1929-1936.
  [4] Leslie WD, Metge C, Ward L. Contribution of clinical risk factors to bone density-based absolute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 Osteoporos Int, 2003, 14(4): 334-338.
  [5] Bonjour P, Clark P, Cooper C, et al. Assessment of Osteoporosis at the Primary Care Level[M]. Geneva: WHO, 2007: 10-25.
  [6] Kanis JA, Borgstrom F, De Laet C, et al. Assessment of fracture risk[J]. Osteoporos Int, 2005, 16(6): 581-589.
  [7] Kanis JA, Johnell O, Oden A, et al. FRAX and the assessment of fracture probability in men and women from the UK[J]. Osteoporos Int, 2008, 19(4): 385-397.
  [8] Turner C. How much alcohol is in a “standard drink”: an analysis of 125 studies?[J]. Br J Addict, 1990, 85(9): 1171-1175.   [9] Reynolds K, Lewis B, Nolen JD,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Stroke: ameta-analysis[J]. JAMA, 2003, 289(5): 579-588.
  [10] 李扶刚, 张智海, 刘忠厚. 应用WHO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进展[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9, 15(4): 247-249.
  [11] Kanis JA, McCloskey EV, Johansson H, et al. Oden case find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with FRAX-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thresholds for the UK[J]. Osteoporos Int, 2008, 19(10): 1395-1408.
  [12] Dawson-Hughes B, Tosteson AN, Melton LJ 3rd, et al. Implications of absolute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for osteoporosis practice guidelines in the USA[J]. Osteoporosis Int, 2008, 19(4): 449-458.
  [13] Fujiwara S, NaKamura T, Orimo H,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Japanese model of the WHO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TM)[J]. Osteoporosis Int, 2008, 19(4): 429-435.
  [14] 巴蕾, 靖立新, 陈素明, 应用FRAX软件进行骨折风险和骨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10): 1516-1519.
  [15] 邬锐, 程佳, 龙武彬, 等. FRAX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 33-35.
  [16] 张振, 邬秀娣. 47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1, 23(9): 992-994.
  [17] 曹露, 李晓林. WHO骨折风险评估系统(FRAX)中国模式的应用和评估[C]//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北京: 中华医学会, 2011: 87.
  [18] 徐浩, 唐勇进, 弓健, 等. 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对骨质疏松症治疗决策影响的初步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北京: 中华医学会, 2011: 278.
  [19] 马丽, 吕刚, 吕发明, 等. 乌鲁木齐地区中老年脆性骨折患者骨折风险评估(FRAX)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9, 15(8): 602-605.
  (收稿日期:2013-02-22)
其他文献
摘 要 功能性便秘成为一种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且发病率还在逐年增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舒适感和负面情绪等影响。本文通过综述引起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及护理进展,旨在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在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中提供借鉴,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人 功能性便秘 原因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8
期刊
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60年,占地面积6 993平方米,建筑面积9 982平方米。中心现有职工210人,卫技人员占83.4%,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73人,本科以上学历86人。现有老年护理床位140张,开设全科医疗、预防保健、中医康复、舒缓疗护等诊疗科室。下设5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康健街道4.07平方公里、9.2万常住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1995年至今
期刊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上海市远郊青浦区西面、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服务面积108.49 km2,服务人口7万余人。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商榻分中心、西岑分中心及41家村卫生室。中心现有职工194名,科室齐全,配备了全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2008年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成立了上海市首家“社区疾病综合防治合作中心”,2012年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
期刊
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金沙江路906号,有5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建筑面积4 936平方米,内设全科、中医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医技科等,核定床位60张,下设海鑫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个健康促进站,服务面积4.47平方公里内、服务人口6.1万。目前,中心在岗人员有146人,其中卫技人员129人,正高1人、副高5人、中级职称42人,研究生10人。20
期刊
上海甲状腺肿瘤正呈现日益高发趋势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权威数据证实。甲状腺肿瘤正呈现日益高发的趋势。据统计,2008年上海城市男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5.83/10万,女性发病率高达21.2/10万,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  (杨柯君摘编)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嘉定区农村女性乳腺癌早发现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健康信念模式,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某村全体女性居民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农村女性实施乳腺癌早发现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乳腺自我检查与年龄、媒体可及和“感知到的障碍”有关。乳腺临床检查和年龄,乳腺癌防治知识、乳腺检查资源可及性、媒体可及和职业相关。乳腺X线检查与年龄,自我感觉健康状态、家人支持、感觉到易感性相
期刊
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以信息化为支撑,具有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的新型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始终坚持以创建数字化社区为工作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从智能医疗、智能管理、流程改造三个方面着手,通过 “ 健康卡”、“ 绩效卡” 实现全程管理,真正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中心遵循“建设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规范化”的发展思路,以创建数字化社区为目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1.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7-0051-02  抑郁症(depression)属心境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疲劳感、睡眠障碍、兴趣缺失、自我尊重和自信心降低、食欲缺乏、性欲低下甚至躯体疼痛等,最常见类型是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其次为心境恶劣(
期刊
围绕新医改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能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为目标,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深化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六位一体”服务,2011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05年1月,辖区面积33.81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15万,建筑面积约4 000平方米。中心设立了全科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恶性肿瘤 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7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4-0040-03  为了解上海市宝山区祁连社区居民恶性肿瘤现患情况,以便更好地为祁连社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服务,我们于2012年对祁连社区恶性肿瘤患者的现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