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下颈椎损伤疾病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观察的研究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下颈椎损伤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的康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被选入研究的患者经过6-24个月的随访,Frankle分级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论:对下颈椎损伤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颈椎损伤 临床康复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9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38-01
近几年,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交通意外、工业以及建筑业事故也随之增多,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复杂颈部创伤疾病也逐渐增多。严重的下颈椎损伤是骨科领域中常见的疾病,一般是由高能量的暴力造成颈椎椎体的破碎,从而椎间盘突出,损伤脊髓后产生神经症状,通常患者的伤势较严重,病情比较复杂,伤残率高。下段颈椎 [1]是指第三颈椎以下的脊椎骨折脱位,其结构以及排列的特点,使得下段颈椎容易发生损伤,但是下颈损伤又常常伴有脊柱以及神经的损伤,因此,康复护理对于颈椎损伤患者的康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下颈椎损伤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下颈椎损伤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的为21岁,年龄最大的为62岁,平均年龄为32.6岁。导致下颈椎损伤的原因为:建筑事故的有29例,车祸的有26例,重物打击的有5例。屈曲损伤的有39例,过伸损伤的有11例,旋转损伤的有4例,垂直损伤的有6例。按照脊髓损伤后的Frankle分级,A级有13例,B级有22例,C级有19例,D级有16例。
1.2 研究方法。对选入研究的患者的实施康复护理,其内容包括心理护理、体位的安置与护理、切口引流管护理、髂骨取骨区的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等。观察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
2 结果
被选入研究的患者经过6-24个月的随访,Frankle分级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手术后的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褥疮,有7例患者发生轻度肺炎,后使用敏感抗生素以及吸痰后得到了控制。手术后气管切开9例,其中8例患者顺利堵管拔管。另外两例患者呼吸道分泌较多,经气管内滴入阿托品后分泌物减少,两周后顺利拔管。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被选入研究的患者均为下颈椎损伤的患者,病情比较急,伤势比较重。加之患者多数是由于意外瞬间遭受了巨大的损伤,失去了感觉以及运动功能,造成其强烈的心理应激。患者急切地想知道自己未来的预后,但是又由于对颈椎手术的不了解,存在一定的恐惧情绪,从而产生严重的焦躁心理。医护人员就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下颈椎损伤的相关情况,使其对该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想患者说明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意外情况,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更好地恢复健康。
3.2 观察生命体征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手术后给予患者持续24-48h的心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的动态变化,给予持续的流量为2-3L/min的氧气吸入,时刻观察患者的意识、皮肤黏膜色泽以及有无出现血容量不足的现象,例如面色的改变、打哈欠、烦躁、头晕等。每15分钟进行一次巡视,在手术后6小时按照患者的自身情况加强翻身,协助叩拍患者的胸背部,鼓励患者咳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对于无力咳出痰液的患者者,给予4000单位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以及4万单位的庆大霉素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天两次 [4]。被选入研究的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出现血容量不足的征象。
3.3 切口引流管护理。被选入研究的患者在手术后都置切口负压引流管,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如果发现有血液外渗应该及时进行更换。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以及数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的扭曲、折叠,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在颈椎手术之后负压装置给负压应当适宜,如果装置过小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过大就可能会引起脑脊液的渗漏。一般在术后当天引流液多为红色的血性液,大于100毫升属于正常情况。两至三天引流量会逐渐变少,当引流液少于30-50毫升的时候为手术后拔管的指征 [5]。如果引流液多且呈淡黄色,有可能为脑脊液漏,应该立刻通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被选入研究的患者都没有发生切口的感染,但是有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拔除引流管之后,给予伤口处盐袋加压进行止血,定时地换药,一周后病情有所好转。
3.4 密切观察患者四肢运动情况。每天对患者的四肢运动情况进行检查,上下午各一次,检查后与前一天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检查方法为:从颈部开始触摸患者的身体,对其感知情况进行询问;触摸患者的四肢,让其进行双手双脚的活动。检查膀胱是否有感觉,倾听患者的主诉,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感觉以及运动的障碍,应当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治疗。
每位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损伤的程度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康复护理训练的同时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个人的康复训练计划。患者的职业、年龄以及文化水平都会导致其对实施训练的程序造成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指导患者训练的时候应该进行反复的示范,并且注意监督,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理解误差而影响康复训练动作的不到位,同时也减少部分患者由于惧怕疼痛而不隔主动训练的概率。出院后应该继续加强功能的锻炼,加强营养,多食三高饮食,定期进行复查。
综上所述,对下颈椎损伤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可以使得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连顺,李家顺.脊柱创伤外科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254-256
[2]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4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2
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下颈椎损伤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的康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被选入研究的患者经过6-24个月的随访,Frankle分级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论:对下颈椎损伤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颈椎损伤 临床康复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9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38-01
近几年,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交通意外、工业以及建筑业事故也随之增多,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复杂颈部创伤疾病也逐渐增多。严重的下颈椎损伤是骨科领域中常见的疾病,一般是由高能量的暴力造成颈椎椎体的破碎,从而椎间盘突出,损伤脊髓后产生神经症状,通常患者的伤势较严重,病情比较复杂,伤残率高。下段颈椎 [1]是指第三颈椎以下的脊椎骨折脱位,其结构以及排列的特点,使得下段颈椎容易发生损伤,但是下颈损伤又常常伴有脊柱以及神经的损伤,因此,康复护理对于颈椎损伤患者的康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下颈椎损伤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下颈椎损伤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的为21岁,年龄最大的为62岁,平均年龄为32.6岁。导致下颈椎损伤的原因为:建筑事故的有29例,车祸的有26例,重物打击的有5例。屈曲损伤的有39例,过伸损伤的有11例,旋转损伤的有4例,垂直损伤的有6例。按照脊髓损伤后的Frankle分级,A级有13例,B级有22例,C级有19例,D级有16例。
1.2 研究方法。对选入研究的患者的实施康复护理,其内容包括心理护理、体位的安置与护理、切口引流管护理、髂骨取骨区的观察与护理、功能锻炼等。观察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
2 结果
被选入研究的患者经过6-24个月的随访,Frankle分级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手术后的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褥疮,有7例患者发生轻度肺炎,后使用敏感抗生素以及吸痰后得到了控制。手术后气管切开9例,其中8例患者顺利堵管拔管。另外两例患者呼吸道分泌较多,经气管内滴入阿托品后分泌物减少,两周后顺利拔管。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被选入研究的患者均为下颈椎损伤的患者,病情比较急,伤势比较重。加之患者多数是由于意外瞬间遭受了巨大的损伤,失去了感觉以及运动功能,造成其强烈的心理应激。患者急切地想知道自己未来的预后,但是又由于对颈椎手术的不了解,存在一定的恐惧情绪,从而产生严重的焦躁心理。医护人员就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下颈椎损伤的相关情况,使其对该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想患者说明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意外情况,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更好地恢复健康。
3.2 观察生命体征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手术后给予患者持续24-48h的心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的动态变化,给予持续的流量为2-3L/min的氧气吸入,时刻观察患者的意识、皮肤黏膜色泽以及有无出现血容量不足的现象,例如面色的改变、打哈欠、烦躁、头晕等。每15分钟进行一次巡视,在手术后6小时按照患者的自身情况加强翻身,协助叩拍患者的胸背部,鼓励患者咳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对于无力咳出痰液的患者者,给予4000单位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以及4万单位的庆大霉素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天两次 [4]。被选入研究的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出现血容量不足的征象。
3.3 切口引流管护理。被选入研究的患者在手术后都置切口负压引流管,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如果发现有血液外渗应该及时进行更换。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以及数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的扭曲、折叠,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在颈椎手术之后负压装置给负压应当适宜,如果装置过小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过大就可能会引起脑脊液的渗漏。一般在术后当天引流液多为红色的血性液,大于100毫升属于正常情况。两至三天引流量会逐渐变少,当引流液少于30-50毫升的时候为手术后拔管的指征 [5]。如果引流液多且呈淡黄色,有可能为脑脊液漏,应该立刻通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被选入研究的患者都没有发生切口的感染,但是有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拔除引流管之后,给予伤口处盐袋加压进行止血,定时地换药,一周后病情有所好转。
3.4 密切观察患者四肢运动情况。每天对患者的四肢运动情况进行检查,上下午各一次,检查后与前一天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检查方法为:从颈部开始触摸患者的身体,对其感知情况进行询问;触摸患者的四肢,让其进行双手双脚的活动。检查膀胱是否有感觉,倾听患者的主诉,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感觉以及运动的障碍,应当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治疗。
每位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损伤的程度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康复护理训练的同时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个人的康复训练计划。患者的职业、年龄以及文化水平都会导致其对实施训练的程序造成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指导患者训练的时候应该进行反复的示范,并且注意监督,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理解误差而影响康复训练动作的不到位,同时也减少部分患者由于惧怕疼痛而不隔主动训练的概率。出院后应该继续加强功能的锻炼,加强营养,多食三高饮食,定期进行复查。
综上所述,对下颈椎损伤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可以使得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连顺,李家顺.脊柱创伤外科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254-256
[2]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4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