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宫止血颗粒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来源 :现代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葆宫止血颗粒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炔诺酮片,5 mg/次,1次/8 h,连用3 d;而后减量至5 mg/次,1次/12 h,连用7 d,再以1次/d维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葆宫止血颗粒,15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2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外周血血红蛋白(HGB)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水平和36项健康调查简表第二版(SF-36 v2)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3%和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HG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变薄(P<0.05),且治疗组外周血HGB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则显著薄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血清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性激素指标血清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 v2生理领域总分和心理领域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SF-36 v2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葆宫止血颗粒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整体疗效确切,可迅速控制患者急性出血,改善贫血状态,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其他文献
经过各国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全球疟疾病例数稳步减少,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然而,疟疾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约一半人口处于罹患疟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将两个或多个药效团嵌入到同一个分子中形成杂合体,以扩大药物的抗菌谱、增强对耐药菌的活性、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减少毒副作用的策略在新药研发领域成绩斐然.多个杂合体已
晚期肝硬化常见水平衡紊乱,全身水量增加及稀释性低钠血症.对肝硬化水排泌调节机制的研究表明,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是导致水潴留的主要因素,拮抗其作用可能成为治疗肝
细菌感染是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各国医疗系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药物,具有优秀的抗微生物活性、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等诸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