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转型山西而言,创新更是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
“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山西视察,为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山西省把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的政治方向,聚焦“六新”突破,实施科技体制重塑性改革,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五年三部地方性法规支持科技创新。各地区、各部门狠抓落实,围绕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在完善创新制度、集聚创新人才等方面持续发力,全省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取得了显著进步。
1、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生态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先后出台《山西省科研项目经费和科技活动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山西省科研项目经费和科技活动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补充规定》79号、《关于落实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措施的通知》等多项政策,简化项目预算编制,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优化预算评审与执行考核机制,提高科研项目间接经费比例,为科技创新赋能减负。
为科研人员赋能减负的同时,山西省科技立法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2017年9月29日,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山西省科技创新促进条例》。2019年11月29日,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订)》。2020年5月15日,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山西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条例》。
2018年,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科技奖励实行推荐制改提名制,在原推荐制的组织机构、相关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专家学者提名,并进一步扩大了提名专家范围,取消了单位提名的指标限制,要求提名者基于自身对相关学科、行业领域的了解和评判,主动、独立地提名项目和人选。奖励总额度由500万元大幅增加至近6000万元。2020年又制定了《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补充规定》,增设科技创新特殊贡献奖,对山西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进行重点奖励,在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进行了隆重表彰,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科研成果的突破。8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公告。经初步梳理,山西省项目共通过12项,牵头完成3项、参与完成9项,取得丰硕成果,牵头项目初评建议等级为一等奖,是山西省2009年以来的首个项目,整体项目数量初评情况创2012年以来最好成绩。
2、让企业这一创新主体拥有更大的自主性
作为“揭榜招标”项目企业,山西百信董事长王宪朝清楚记得,2019年12月2日,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深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调研。在山西百信,他勉励企业不仅要在电子信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还要争取领先地位,并叮嘱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发展的服务支持。
“揭榜挂帅”凝聚创新动力。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近两年来,山西省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调动省内外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的作用,有效体现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截至目前,已分3批立项实施40个揭榜招标项目。其中,清华大学牵头揭榜3项、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牵头揭榜7项,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流高校以及一批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牵头揭榜,吸引集聚两院院士作为揭榜方技术负责人2名,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7名。3批揭榜制项目研发总投资9亿元,其中政府引导资金2亿元,带动企业自筹资金7亿元,预计新增产值约64亿元,有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打造产业“杀手锏”。
在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的同时,山西省把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作为今年的“硬核”任务。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多次作出安排部署,推动大企业加快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实现“从有到强”的跃升。中小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携手合作或配套协作,积极组建小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完成“从无到有”的突破。
山西省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仍加快推进。截至今年7月底,在纳入统计范围的4780户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为2971户,覆盖率达到62.2%,分别较年初增长1496户和31.3个百分点。且单月增量和增幅逐月提升,全省整体推进呈逐月加快态势。近年来,山西省充分利用减税政策空间,建立和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机制,通过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降低企业研发投入风险,增强企业创新动力。2019年度,全省有10142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同比增长29.7%。
2019年,山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财政科技支出总体保持稳定,基础研究经费规模持续扩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明显提升,全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1.2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12%,研发经费投入创历史最高水平。
3、以“111”创新工程打造山西战略科技力量
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及中试基地,着力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2020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山西省首次明确提出“111”创新工程,集中力量办大事,以“新型举国体制”打造山西战略科技力量。
今年2月28日,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投产。“现在,除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是我们自己在做,连碳化硅的生长原料——碳化硅粉末,都是我们自己生产,这样就有更大自主权。”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的话里充满自豪。
实现了高纯度碳化硅单晶的商业化量产是山西省“111”创新工程中炭基新材料产业领域的项目之一,除了炭基新材料产业外,“111”创新工程还包含半导体、特种金属材料、大数据融合创新、煤机智能制造等14个重点产业领域。围绕14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山西省将布局一批创新平台、一批重大技术、一批学科专业、一批标志性项目、一批重点园区。
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牛青山告诉笔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111”創新工程就是山西省探索落实新型举国体制的重大举措,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目标,统筹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提供科学技术解决方案,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贡献。
在项目攻关快马加鞭同时,山西省一批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也谋划启动。一是聚集14个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二是新认定10个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高端重型装备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磁性材料、铝工业、炭素产业等领域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抓紧建设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集聚全省的资源开展集中攻关,力争全面提升山西省的防疫科研能力和水平。四是研究制定《山西省应用数学中心管理规定》,聚焦制约山西省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发展瓶颈的数学问题开展研究,着力加强应用数学和统计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应用。
今天的三晋大地上,科技创新活力充分涌流的优良环境和土壤已经形成,转型山西正在大步奔向创新驱动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