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思维,是指在对具体读物内容或具体事物进行思维的同时,予以升华、扩散、延伸,向读物或事物之外的空间进行思维,并有新的发现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创造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运用创造性思维,即可深入认识课文中的事物和道理,又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高于原书内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构思、新发现和新的推论。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學生在学校里进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模仿和抄袭。”因此,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发散与聚合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及辨证关系
发散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例如:纸的作用有哪些?大多数学生回答:写字、画画;有的回答:糊窗户、做工艺品;还有的回答:做容器,还可以在纸容器内放入水,放在火上,将水烧开。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它和发散思维正好相反。它是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得到一种正确结果的思维方式。例如:你读一篇议论文,分析了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从中正确地概括出这篇议论文的中心思想。再如:教读小说分析人物时,我们从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中能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是聚合思维,它强调集中、概括、结论正确。
虽然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两种不同方向、不同作用的思维方法,但在实际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往往是结合运用,并互相补充的。因为人们要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开始都有一个思维基点(即已知信息,思维出发点),然后经过发散、联想,得出许多新的信息、新解释,这是一个发散过程。对这些发散所得的新信息、新解释,必须进行清理、筛选、概括,得出一个正确的思维结果。
三、培养发散思维及聚合思维的途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抓住关键字句,不断转变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如下思维环节:
当作者与战士在防空洞谈话时作者问他苦不苦,战士”笑了笑”作出回答:”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战士回答时”笑了笑”,把”笑了笑”去掉行不行? 同学们说不行,”笑了笑”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样的答案可以算作正确的了,但是我认为它还没有把志愿军战士崇高伟大的精神体现出来,所以就将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发散。)这样回答不全对,同学们设想一下,当我向你们提出”1+2=?”时,你的心理和表情应如何呢?同学们便做了以下回答:A、以前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答案已经成竹在胸。B、战士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志愿军战士来朝鲜打仗连死都不怕,还怕这点苦吗?我说同学们回答都正确,志愿军战士正是有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满怀豪情地”笑了笑”。
当作者问这个战士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时,战士”想了一下”,如果把”想了一下”换成”笑了笑”行不行?同学们立即作出回答:不行!因为志愿军战士心里没有现成的答案,他从来就没想过向祖国和朝鲜人民索要什么所以才”想了一下”。
“笑了笑”和””想了一下”看似平凡的文字,但它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美好心灵和高尚的品质。其丰富内涵通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运用便被学生领会了。
2、在习题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发散——聚合思维。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只有配之以发散——聚合思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对创造性思维技巧的掌握加深。教师编题或选题,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学生的析题和思答必须做到”纵横联系,广泛联想”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例:阅读《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从”不必说”至”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一段内容写出了什么? 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得出如下三种答案:A、百草原的动植物的五彩缤纷;B、百草原的各个角落美丽如画;C、百草原的生活五光十色,充满乐趣。下面就是学生运用聚合思维的过程:A、答案只说出动植物颜色,太片面;B、答案只说出景色描写,太单一;C、答案”生活”包含的多种方式与文中的看、听、翻、拨等动词相呼应,另外联系主题”百草原是我儿时的乐园”,所以3答案才是选段内容的概括。
3、课外活动中开拓学生的发散——聚合思维。语文的课外活动多种多样,各样的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如在活动中,我给同学们范读了一篇作文,这篇作文我没有给出题目,而是读完之后让同学们自己给这篇文章拟题目。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同一篇作文就有了多个不同的题目。
总之,发散——聚合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石,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从掌握具体方法开始的。虽然方法并不等于能力,但连最基本的方法都不掌握,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思维能力在各种能力中居核心地位,而发散——聚合思维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如何走向思维的正确通道。由此看来,发散——聚合思维乃思维技巧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创造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运用创造性思维,即可深入认识课文中的事物和道理,又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高于原书内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构思、新发现和新的推论。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學生在学校里进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模仿和抄袭。”因此,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发散与聚合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及辨证关系
发散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例如:纸的作用有哪些?大多数学生回答:写字、画画;有的回答:糊窗户、做工艺品;还有的回答:做容器,还可以在纸容器内放入水,放在火上,将水烧开。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它和发散思维正好相反。它是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得到一种正确结果的思维方式。例如:你读一篇议论文,分析了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从中正确地概括出这篇议论文的中心思想。再如:教读小说分析人物时,我们从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中能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是聚合思维,它强调集中、概括、结论正确。
虽然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两种不同方向、不同作用的思维方法,但在实际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往往是结合运用,并互相补充的。因为人们要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开始都有一个思维基点(即已知信息,思维出发点),然后经过发散、联想,得出许多新的信息、新解释,这是一个发散过程。对这些发散所得的新信息、新解释,必须进行清理、筛选、概括,得出一个正确的思维结果。
三、培养发散思维及聚合思维的途径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抓住关键字句,不断转变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如下思维环节:
当作者与战士在防空洞谈话时作者问他苦不苦,战士”笑了笑”作出回答:”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战士回答时”笑了笑”,把”笑了笑”去掉行不行? 同学们说不行,”笑了笑”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样的答案可以算作正确的了,但是我认为它还没有把志愿军战士崇高伟大的精神体现出来,所以就将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发散。)这样回答不全对,同学们设想一下,当我向你们提出”1+2=?”时,你的心理和表情应如何呢?同学们便做了以下回答:A、以前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答案已经成竹在胸。B、战士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志愿军战士来朝鲜打仗连死都不怕,还怕这点苦吗?我说同学们回答都正确,志愿军战士正是有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满怀豪情地”笑了笑”。
当作者问这个战士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时,战士”想了一下”,如果把”想了一下”换成”笑了笑”行不行?同学们立即作出回答:不行!因为志愿军战士心里没有现成的答案,他从来就没想过向祖国和朝鲜人民索要什么所以才”想了一下”。
“笑了笑”和””想了一下”看似平凡的文字,但它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美好心灵和高尚的品质。其丰富内涵通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运用便被学生领会了。
2、在习题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发散——聚合思维。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只有配之以发散——聚合思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对创造性思维技巧的掌握加深。教师编题或选题,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学生的析题和思答必须做到”纵横联系,广泛联想”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例:阅读《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从”不必说”至”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一段内容写出了什么? 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得出如下三种答案:A、百草原的动植物的五彩缤纷;B、百草原的各个角落美丽如画;C、百草原的生活五光十色,充满乐趣。下面就是学生运用聚合思维的过程:A、答案只说出动植物颜色,太片面;B、答案只说出景色描写,太单一;C、答案”生活”包含的多种方式与文中的看、听、翻、拨等动词相呼应,另外联系主题”百草原是我儿时的乐园”,所以3答案才是选段内容的概括。
3、课外活动中开拓学生的发散——聚合思维。语文的课外活动多种多样,各样的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如在活动中,我给同学们范读了一篇作文,这篇作文我没有给出题目,而是读完之后让同学们自己给这篇文章拟题目。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同一篇作文就有了多个不同的题目。
总之,发散——聚合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石,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从掌握具体方法开始的。虽然方法并不等于能力,但连最基本的方法都不掌握,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思维能力在各种能力中居核心地位,而发散——聚合思维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如何走向思维的正确通道。由此看来,发散——聚合思维乃思维技巧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