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阐述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剖析目前医学实习生在医患沟通中存在“四缺陷”,提出加强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四对策”,努力使今天医学实习生,明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关键词】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回想我们二十年前临床实习和毕业后第一阶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独立与病人诊疗,不需要告诉病人我是“实习医生”之说。但由于现阶段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必须先告知,当患者同意后再参与诊疗,从而达到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这对医学生培养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了适应新形势,提高实习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显得特别迫切,否则病人不会让实习生独立完成诊疗。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自今已三年,有必要追溯其落实情况,教学检查发现,在有的医院对此《规定》落实需要强化。因为临床带教不仅在思想上不重视,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对提高沟通能力的带教。实习生从学校刚进入临床,常对医患关系无所适从,在与病人沟通的实践中倍倍感困惑。如何提高与患者沟通能力,师生如何去努力?笔者就此阐述个人见解如下。
1 剖析 医学生医患沟通 “四缺陷”
1.1 心理缺陷 医学实习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的“断乳期”,但他(她)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同样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特别强烈。而患者对实习生缺乏技术信任感是客观存在,不愿意接受实习生诊疗。面对患者的不合作,实习生的自我期望值常无法实现,部分学生感到紧张拘束,惧怕与患者接触交流;有些学生甚至对不合作的患者产生厌恶感,干脆采取尽量不与病人说话的消极做法,因为怕说错话、做错事而引发纠纷,由此实习生容易产生畏缩情绪。
1.2 认识缺陷 部分实习生对自己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医患沟通是带教老师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老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不尝试主动与患者交流,查房也流于形式。有些学生则走到另一个极端,他们对当今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不强,对患者不尊重,不该说的话随随便乱说,当有关患者病情的交代与带教老师所说不符,而引起患者误解,诱发医疗纠纷。
1.3 专业知识缺陷 有些实习生的专业知识薄弱,患者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使患者对实习生的信任感大打折扣,人为构成了医患沟通的障碍。
1.4 沟通技巧缺陷 由于大多数医学院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在医患沟通方面培训流于形式,学生自身不重视,使实习生与患者交往能力先天欠缺,仅会停留在简单的“询问病史”。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技巧欠缺,实习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导致对疾病概念、诊疗计划、疾病预后等模棱两可,阐述不清,使患者对整体医务人员都会不信任,对医疗行为产生疑问。
2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 “四对策”
2.1 消除心理障碍,注意言行举止。 作为实习生自己,在进入临床后,应尽快在心理上完成“学生”到“医生”角色的转变。与患者交往中还应注意使用眼神和必要的微笑配合友好、自然的手势。
在这一方面,带教老师应发挥主导的作用,使实习生度过“心理关”。
2.1.1 带教老师应给予实习生足够的尊重,在称呼上应当把实习医生称为“医生”,特别是在向患者介绍实习生时更应如此,使学生有“名正言顺”的感觉,能够以“医生”的角色来面对患者。
2.1.2 带教老师应处处维护实习生的威信,不能当着患者的面指出实习生的错误,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并给予鼓励,这样会使他们的自信心极大地增强。
2.2 更新观念,认清医患关系, 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醫院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分析纠纷构成许多不是医疗过失而致,更多是对医患 认识不到位,仍然停留在“求与被求关系”。因此导致与患方沟通欠缺而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纠纷。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关系已不单纯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也有别于一般的消费关系。正是如此,医患关系是现阶段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涉及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此外,由于医患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关系,受到相同的法律约束,实习生应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学习两部《规定》、《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要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保护患者的私密性。塑造实习生的良好形象。
2.3 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实习生在进入科室前首先应重点复习教科书中涉及该科室的内容,初步掌握该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遇到疑难问题要多看书、多查资料,并及时请教带教老师,切忌不懂装懂。由此,沟通的障碍就越少。
2.4 注意沟通技巧,处处关爱病人 有心理研究表明:及时了解患者的信息需求和偏好,将极大地提高患方面的满意度和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患沟通是专业性的沟通,而这种交流技能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需要经过培训才能达到的。
2.4.1 学会倾听的技巧 患者从医生那里需要的不仅是同情,更需要理解。相互的理解能达成信任,而倾听体现接纳和尊重。因此,学会倾听能使实习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4.2 诊疗过程中矛盾及冲突的处理技巧 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冲突和矛盾。学会处理冲突、化解矛盾是与人沟通所必不可少的。最佳的选择是就相关问题运用讨论的方式解决。其次以理服人,运用说服的方式。一味的忍让是不现实的做法,退缩可能会使冲突更加严重。而攻击则常使矛盾激化,甚至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一般来说,热情关心的态度、熟练正确的诊疗操作、适时的健康指导等通常会建立起与患者良好沟通的桥梁,加深患者的信任。
2.4.3 体检体现关爱病人的技巧 在体格检查中应体现“爱伤”观念,这是取得患者密切配合的前提。对女性患者体检应有两人在场,并让其他无关人员回避,体检结束后应帮助患者盖好衣被并致谢。
总而言之,医学实习生应该严格执行卫生部和教育部关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认识与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与亲密,不断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这与医疗专业技术的学习一样重要,厚此薄彼都是不正确的。只有训练出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才能使今天医学实习生,明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作者简介:张利远 男(1958-2)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附属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
【关键词】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回想我们二十年前临床实习和毕业后第一阶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独立与病人诊疗,不需要告诉病人我是“实习医生”之说。但由于现阶段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必须先告知,当患者同意后再参与诊疗,从而达到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这对医学生培养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了适应新形势,提高实习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显得特别迫切,否则病人不会让实习生独立完成诊疗。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自今已三年,有必要追溯其落实情况,教学检查发现,在有的医院对此《规定》落实需要强化。因为临床带教不仅在思想上不重视,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对提高沟通能力的带教。实习生从学校刚进入临床,常对医患关系无所适从,在与病人沟通的实践中倍倍感困惑。如何提高与患者沟通能力,师生如何去努力?笔者就此阐述个人见解如下。
1 剖析 医学生医患沟通 “四缺陷”
1.1 心理缺陷 医学实习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的“断乳期”,但他(她)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同样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特别强烈。而患者对实习生缺乏技术信任感是客观存在,不愿意接受实习生诊疗。面对患者的不合作,实习生的自我期望值常无法实现,部分学生感到紧张拘束,惧怕与患者接触交流;有些学生甚至对不合作的患者产生厌恶感,干脆采取尽量不与病人说话的消极做法,因为怕说错话、做错事而引发纠纷,由此实习生容易产生畏缩情绪。
1.2 认识缺陷 部分实习生对自己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医患沟通是带教老师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老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不尝试主动与患者交流,查房也流于形式。有些学生则走到另一个极端,他们对当今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不强,对患者不尊重,不该说的话随随便乱说,当有关患者病情的交代与带教老师所说不符,而引起患者误解,诱发医疗纠纷。
1.3 专业知识缺陷 有些实习生的专业知识薄弱,患者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使患者对实习生的信任感大打折扣,人为构成了医患沟通的障碍。
1.4 沟通技巧缺陷 由于大多数医学院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在医患沟通方面培训流于形式,学生自身不重视,使实习生与患者交往能力先天欠缺,仅会停留在简单的“询问病史”。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技巧欠缺,实习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导致对疾病概念、诊疗计划、疾病预后等模棱两可,阐述不清,使患者对整体医务人员都会不信任,对医疗行为产生疑问。
2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 “四对策”
2.1 消除心理障碍,注意言行举止。 作为实习生自己,在进入临床后,应尽快在心理上完成“学生”到“医生”角色的转变。与患者交往中还应注意使用眼神和必要的微笑配合友好、自然的手势。
在这一方面,带教老师应发挥主导的作用,使实习生度过“心理关”。
2.1.1 带教老师应给予实习生足够的尊重,在称呼上应当把实习医生称为“医生”,特别是在向患者介绍实习生时更应如此,使学生有“名正言顺”的感觉,能够以“医生”的角色来面对患者。
2.1.2 带教老师应处处维护实习生的威信,不能当着患者的面指出实习生的错误,应充分肯定其成绩并给予鼓励,这样会使他们的自信心极大地增强。
2.2 更新观念,认清医患关系, 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醫院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分析纠纷构成许多不是医疗过失而致,更多是对医患 认识不到位,仍然停留在“求与被求关系”。因此导致与患方沟通欠缺而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纠纷。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关系已不单纯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也有别于一般的消费关系。正是如此,医患关系是现阶段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涉及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此外,由于医患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关系,受到相同的法律约束,实习生应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学习两部《规定》、《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要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保护患者的私密性。塑造实习生的良好形象。
2.3 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实习生在进入科室前首先应重点复习教科书中涉及该科室的内容,初步掌握该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遇到疑难问题要多看书、多查资料,并及时请教带教老师,切忌不懂装懂。由此,沟通的障碍就越少。
2.4 注意沟通技巧,处处关爱病人 有心理研究表明:及时了解患者的信息需求和偏好,将极大地提高患方面的满意度和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患沟通是专业性的沟通,而这种交流技能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需要经过培训才能达到的。
2.4.1 学会倾听的技巧 患者从医生那里需要的不仅是同情,更需要理解。相互的理解能达成信任,而倾听体现接纳和尊重。因此,学会倾听能使实习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4.2 诊疗过程中矛盾及冲突的处理技巧 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冲突和矛盾。学会处理冲突、化解矛盾是与人沟通所必不可少的。最佳的选择是就相关问题运用讨论的方式解决。其次以理服人,运用说服的方式。一味的忍让是不现实的做法,退缩可能会使冲突更加严重。而攻击则常使矛盾激化,甚至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一般来说,热情关心的态度、熟练正确的诊疗操作、适时的健康指导等通常会建立起与患者良好沟通的桥梁,加深患者的信任。
2.4.3 体检体现关爱病人的技巧 在体格检查中应体现“爱伤”观念,这是取得患者密切配合的前提。对女性患者体检应有两人在场,并让其他无关人员回避,体检结束后应帮助患者盖好衣被并致谢。
总而言之,医学实习生应该严格执行卫生部和教育部关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认识与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与亲密,不断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这与医疗专业技术的学习一样重要,厚此薄彼都是不正确的。只有训练出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才能使今天医学实习生,明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作者简介:张利远 男(1958-2)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附属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