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郎华,感觉他本人比媒体宣传照片中更为和善,丝毫没有身处“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中国区总裁”这顶大帽子下想当然的高高在上之感,微笑起来,就像一位邻家大哥。
在郎华的办公室里,记者看见墙上中国地图的各个区域被不同颜色的小旗标识着。“其中有代表已经谈成合作的,也有表示还在预期计划中的。”郎华向记者解释说。
“与之前单一的由跨国公司在国内投放资金的趋势不同,如今本土企业也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并不需要跨国公司的单纯经济支持,正所谓‘让美元回家吧’!”郎华说。
当谈及与卡特彼勒及日本小松的对比时,郎华表示,特雷克斯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在全球的工程机械供应商中,特雷克斯的产品是最广也是最全的。“卡特比勒既是特雷克斯的供应商,也是客户。我们把高空作业车卖给他们。”郎华笑谈。
4月18日,在北京东三环北路佳程广场,特雷克斯公司中国区总裁郎华就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投资趋势、发展机会、投资策略、业务拓展等问题接受了《经济》记者的采访。
《经济》:特雷克斯为什么选择来中国?
郎华: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公司不是很清楚,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非常明确的。
首先,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却是成长最快的工程机械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已经连续成长十多年,全球哪个跨国公司都不敢忽略这个市场。
第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优势显而易见。对于市场提供的产品,质量在不断改善,成本也非常有优势。特雷克斯得以把在中国生产出来的零件、零部件以及成品返销往欧洲、美国市场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第三,中国巨大的人才优势,尤其是技术人员,这个原因尤为重要。
《经济》:2008年,您如何看待特雷克斯在中国的发展机会?
郎华:特雷克斯2007年的业务成长非常好,达到70%左右。
中国2008年的奥运会,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国家奥林匹克中心鸟巢工程中,特雷克斯数十台高空作业车同时进行安装施工。2006年,国家大剧院施工方更是将特雷克斯轮式挖掘机列为首选。无独有偶。首都国际机场新大楼的修建中,特雷克斯的挖掘机、高空作业车也受到了施工方的青睐。
《经济》:2008年,特雷克斯在中国新的投资机会是什么?
郎华:4月14日,特雷克斯在常州,与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刚签订完一项协议,由特雷克斯投资,第一期投资是制造特雷克斯高空作业车、第二期还会有其他产品进入技术开发区。另外在天津,特雷克斯也已启动相关产业,为今后的发展撒下种子,便于其今后的发展。
在选择投资对象方面,特雷克斯非常认真。比如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选定,就前后花费了一年时间。特雷克斯从108个开发区和地方中选出60多个地方,再从60个地方里面择出12个,之后由12个到4个,4个中圈定2个,最后才决定在常州投资。
谈及选择标准,郎总表示会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技术开发区离供应商有多远、离客户多远、技术开发区当地的成本税收情况以及财务回报分析情况、当地的人才情况,包括工人、中级人才以及高级人才,另外还会兼顾考虑行业同行的所处区域,距离远近视具体情况而定。
《经济》:对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您作何定位?
郎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战略比较明朗,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首先是建立营销网络和合理布局工厂,把产品渗透到不同的市场。其次是建立全球采购中心。特雷克斯计划将中国纳入到特雷克斯全球采购体系中来,成为配套件供应和全球采购的重要环节。
当下,特雷克斯只有不到2%的采购量来自中国和印度,今后这个目标会提高到10%,甚至更高。以钢材为例,特雷克斯全球一年采购的钢材比宝马汽车公司还多,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从中国采购,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国,在中国的采购成本基本上比美国低15%~20%,比欧洲就更低了。在中国大面积采购,有助于帮助特雷克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业绩。当然,特雷克斯非常看重被采购方的供货质量和交货期,这也是我们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的原因之一。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是特雷克斯在中国的第三个战略,中国也有人才优势可以满足特雷克斯建立研发中心的需要。中心将研发中国市场需要的产品,并参与全球产品的研发。
《经济》:谈到中国战略,特雷克斯很强调一点:在中国,特雷克斯就是一家中国本地公司,而不是一家美国公司,为什么这么说?
郎华:为什么这么说,有很多方面原因。
首先,特雷克斯视中国为其整个跨国公司国内市场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出口市场、海外市场。特雷克斯在中国就做中国公司,在德国就做德国公司,在法国就做法国公司。
第二,在中国,特雷克斯需要一批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来做中国业务。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没有国家市场之分,都是国内市场。特雷克斯非常强调本土化,特雷克斯来中国,就是希望学习中国市场、了解中国市场,以中国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产品跟随市场走。
第三,充分利用中国本土的人才为公司作贡献。
《经济》:2007年特雷克斯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如何,这将对2008年特雷克斯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郎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业绩成长计划是每年25%~30%之间。
得益于中国及全球市场的发展,公司2007年913000万美元的销售金额,用“ROIC(Return On Invest Capital)”来衡量,特雷克斯位于同行业第一。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将会有更好的发展,而这对于公司的潜力来说,还是远远没有达到标准的。
特雷克斯2008年在中国新的投资,比如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厂的建立,将于年底出产品,而这些产品在中国目前来说,还是比较新的。这些高空作业车将引导中国同类产品的潮流。
在中国这样一个强调和谐社会的时代,人身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雷克斯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安全性能方面有很好的保证。通过在全国不同地方选择区域投资,拉近与客户的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供货量,特雷克斯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在尽着自己的努力。
《经济》:特雷克斯作为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商,与其他工程机械巨头相比,比如卡特彼勒、日本小松,自身具备哪些优势与不足?
郎华:特雷克斯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
与卡特彼勒及日本小松相比,特雷克斯的产品只有不多的一部分与其重合。在全球的工程机械供应商中,特雷克斯的产品是最广也是最全的。与卡特彼勒相比,特雷克斯只有30%的业务与其重叠,而70%的业务是卡特彼勒不做的。
《经济》:在您就任中国区总裁后,特雷克斯在人力投资方面有哪些发展?
郎华:过去十年中,特雷克斯公司在全球保持着28%的增长速度。作为一家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公司,特雷克斯具有很强的创业精神,这是特雷克斯的企业文化。公司上下,从领导到员工都具备很强的创造力,这和其他公司有着一定的区别。
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投资成功,与人力资源优势密不可分。特雷克斯每年在全球有一次全球领导者会议。今年1月份是在巴黎召开的,250名全球最高级的管理者参与会议。而特雷克斯中国今年派出了一批公司中层管理者参会,让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层管理者通过会议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同时认识公司其他部门、其他国家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交流,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特雷克斯中国已成立专门的培训部门,以后将作为“特雷克斯”大学的一部分,为人才培养提供系统教育,同时通过世界各地不同部门之间的海外短期交流人才,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经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长期计划是什么?
郎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目标是,到2011年在中国市场实现10亿美元的业务收入。
特雷克斯长期目标是将中国建立成为其全球设备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适应中国用户使用特点的设备,同时覆盖整个远东地区、亚洲、南美、非洲等海外市场。
特雷克斯已成立中国控股公司,刚拿到商务部的批文、证书和执照。控股公司代表总部来管理在中国的投资和业务,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承诺。首先有利于整合业务,整合平台,其次有助于将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进行规划。
《经济》: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投资趋势?
郎华:与之前单一的由跨国公司在国内投放资金的趋势不同,如今本土企业也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并不需要跨国公司的单纯经济支持,正所谓“让美元回家吧”!
如今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呈现出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相辅相成的趋势。
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做业务需要本土企业的帮助,需要抱着开放的态度来学习市场。而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需要跨国公司的经验积累及人力资本。
基于这一共同利益,特雷克斯愿意和任何期望与其合作的公司进行洽谈,以期形成共鸣。特雷克斯能为中国本地公司增值,本地公司也能为特雷克斯增值,特雷克斯又能为股东增值、为其团队成员增值、为特雷克斯的客户增值。
《经济》:您如何定位自己在特雷克斯公司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郎华:作为特雷克斯中国控股公司的President,我是代表总部管理特雷克斯在中国的投资,以期将其带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上去。我们在中国有很长远的计划,中国也是任何一个跨国公司不能忽略的巨大市场。
《经济》: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对特雷克斯有影响吗?
郎华:尽管本次次贷危机对于特雷克斯在美国的业务有一定的影响,但因为特雷克斯一半以上的业务来源于美国以外的市场,大概在60%-70%之间。正是这种把风险分散到全球各个地方的做法,使得本次次贷危机对于特雷克斯的影响不大,相对于其他很多依赖于美国市场的企业来说,影响要远远小很多。
在郎华的办公室里,记者看见墙上中国地图的各个区域被不同颜色的小旗标识着。“其中有代表已经谈成合作的,也有表示还在预期计划中的。”郎华向记者解释说。
“与之前单一的由跨国公司在国内投放资金的趋势不同,如今本土企业也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并不需要跨国公司的单纯经济支持,正所谓‘让美元回家吧’!”郎华说。
当谈及与卡特彼勒及日本小松的对比时,郎华表示,特雷克斯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在全球的工程机械供应商中,特雷克斯的产品是最广也是最全的。“卡特比勒既是特雷克斯的供应商,也是客户。我们把高空作业车卖给他们。”郎华笑谈。
4月18日,在北京东三环北路佳程广场,特雷克斯公司中国区总裁郎华就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投资趋势、发展机会、投资策略、业务拓展等问题接受了《经济》记者的采访。
《经济》:特雷克斯为什么选择来中国?
郎华: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公司不是很清楚,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非常明确的。
首先,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却是成长最快的工程机械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已经连续成长十多年,全球哪个跨国公司都不敢忽略这个市场。
第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优势显而易见。对于市场提供的产品,质量在不断改善,成本也非常有优势。特雷克斯得以把在中国生产出来的零件、零部件以及成品返销往欧洲、美国市场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第三,中国巨大的人才优势,尤其是技术人员,这个原因尤为重要。
《经济》:2008年,您如何看待特雷克斯在中国的发展机会?
郎华:特雷克斯2007年的业务成长非常好,达到70%左右。
中国2008年的奥运会,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国家奥林匹克中心鸟巢工程中,特雷克斯数十台高空作业车同时进行安装施工。2006年,国家大剧院施工方更是将特雷克斯轮式挖掘机列为首选。无独有偶。首都国际机场新大楼的修建中,特雷克斯的挖掘机、高空作业车也受到了施工方的青睐。
《经济》:2008年,特雷克斯在中国新的投资机会是什么?
郎华:4月14日,特雷克斯在常州,与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刚签订完一项协议,由特雷克斯投资,第一期投资是制造特雷克斯高空作业车、第二期还会有其他产品进入技术开发区。另外在天津,特雷克斯也已启动相关产业,为今后的发展撒下种子,便于其今后的发展。
在选择投资对象方面,特雷克斯非常认真。比如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选定,就前后花费了一年时间。特雷克斯从108个开发区和地方中选出60多个地方,再从60个地方里面择出12个,之后由12个到4个,4个中圈定2个,最后才决定在常州投资。
谈及选择标准,郎总表示会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技术开发区离供应商有多远、离客户多远、技术开发区当地的成本税收情况以及财务回报分析情况、当地的人才情况,包括工人、中级人才以及高级人才,另外还会兼顾考虑行业同行的所处区域,距离远近视具体情况而定。
《经济》:对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您作何定位?
郎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战略比较明朗,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首先是建立营销网络和合理布局工厂,把产品渗透到不同的市场。其次是建立全球采购中心。特雷克斯计划将中国纳入到特雷克斯全球采购体系中来,成为配套件供应和全球采购的重要环节。
当下,特雷克斯只有不到2%的采购量来自中国和印度,今后这个目标会提高到10%,甚至更高。以钢材为例,特雷克斯全球一年采购的钢材比宝马汽车公司还多,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从中国采购,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国,在中国的采购成本基本上比美国低15%~20%,比欧洲就更低了。在中国大面积采购,有助于帮助特雷克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业绩。当然,特雷克斯非常看重被采购方的供货质量和交货期,这也是我们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的原因之一。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是特雷克斯在中国的第三个战略,中国也有人才优势可以满足特雷克斯建立研发中心的需要。中心将研发中国市场需要的产品,并参与全球产品的研发。
《经济》:谈到中国战略,特雷克斯很强调一点:在中国,特雷克斯就是一家中国本地公司,而不是一家美国公司,为什么这么说?
郎华:为什么这么说,有很多方面原因。
首先,特雷克斯视中国为其整个跨国公司国内市场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出口市场、海外市场。特雷克斯在中国就做中国公司,在德国就做德国公司,在法国就做法国公司。
第二,在中国,特雷克斯需要一批了解中国国情的人来做中国业务。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没有国家市场之分,都是国内市场。特雷克斯非常强调本土化,特雷克斯来中国,就是希望学习中国市场、了解中国市场,以中国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产品跟随市场走。
第三,充分利用中国本土的人才为公司作贡献。
《经济》:2007年特雷克斯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如何,这将对2008年特雷克斯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郎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业绩成长计划是每年25%~30%之间。
得益于中国及全球市场的发展,公司2007年913000万美元的销售金额,用“ROIC(Return On Invest Capital)”来衡量,特雷克斯位于同行业第一。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将会有更好的发展,而这对于公司的潜力来说,还是远远没有达到标准的。
特雷克斯2008年在中国新的投资,比如常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厂的建立,将于年底出产品,而这些产品在中国目前来说,还是比较新的。这些高空作业车将引导中国同类产品的潮流。
在中国这样一个强调和谐社会的时代,人身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雷克斯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安全性能方面有很好的保证。通过在全国不同地方选择区域投资,拉近与客户的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供货量,特雷克斯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在尽着自己的努力。
《经济》:特雷克斯作为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商,与其他工程机械巨头相比,比如卡特彼勒、日本小松,自身具备哪些优势与不足?
郎华:特雷克斯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
与卡特彼勒及日本小松相比,特雷克斯的产品只有不多的一部分与其重合。在全球的工程机械供应商中,特雷克斯的产品是最广也是最全的。与卡特彼勒相比,特雷克斯只有30%的业务与其重叠,而70%的业务是卡特彼勒不做的。
《经济》:在您就任中国区总裁后,特雷克斯在人力投资方面有哪些发展?
郎华:过去十年中,特雷克斯公司在全球保持着28%的增长速度。作为一家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公司,特雷克斯具有很强的创业精神,这是特雷克斯的企业文化。公司上下,从领导到员工都具备很强的创造力,这和其他公司有着一定的区别。
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投资成功,与人力资源优势密不可分。特雷克斯每年在全球有一次全球领导者会议。今年1月份是在巴黎召开的,250名全球最高级的管理者参与会议。而特雷克斯中国今年派出了一批公司中层管理者参会,让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层管理者通过会议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同时认识公司其他部门、其他国家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交流,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特雷克斯中国已成立专门的培训部门,以后将作为“特雷克斯”大学的一部分,为人才培养提供系统教育,同时通过世界各地不同部门之间的海外短期交流人才,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经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长期计划是什么?
郎华:特雷克斯在中国的目标是,到2011年在中国市场实现10亿美元的业务收入。
特雷克斯长期目标是将中国建立成为其全球设备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适应中国用户使用特点的设备,同时覆盖整个远东地区、亚洲、南美、非洲等海外市场。
特雷克斯已成立中国控股公司,刚拿到商务部的批文、证书和执照。控股公司代表总部来管理在中国的投资和业务,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承诺。首先有利于整合业务,整合平台,其次有助于将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进行规划。
《经济》: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投资趋势?
郎华:与之前单一的由跨国公司在国内投放资金的趋势不同,如今本土企业也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并不需要跨国公司的单纯经济支持,正所谓“让美元回家吧”!
如今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呈现出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相辅相成的趋势。
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做业务需要本土企业的帮助,需要抱着开放的态度来学习市场。而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需要跨国公司的经验积累及人力资本。
基于这一共同利益,特雷克斯愿意和任何期望与其合作的公司进行洽谈,以期形成共鸣。特雷克斯能为中国本地公司增值,本地公司也能为特雷克斯增值,特雷克斯又能为股东增值、为其团队成员增值、为特雷克斯的客户增值。
《经济》:您如何定位自己在特雷克斯公司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郎华:作为特雷克斯中国控股公司的President,我是代表总部管理特雷克斯在中国的投资,以期将其带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上去。我们在中国有很长远的计划,中国也是任何一个跨国公司不能忽略的巨大市场。
《经济》: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对特雷克斯有影响吗?
郎华:尽管本次次贷危机对于特雷克斯在美国的业务有一定的影响,但因为特雷克斯一半以上的业务来源于美国以外的市场,大概在60%-70%之间。正是这种把风险分散到全球各个地方的做法,使得本次次贷危机对于特雷克斯的影响不大,相对于其他很多依赖于美国市场的企业来说,影响要远远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