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边、印票与清朝东北封禁新论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k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在东北修筑柳条边和实行印票制度,向来被治清史学者视为东北封禁的开端。本文以大量事实说明,清政府为扭转陪都盛京面临沙俄入侵和经济残破的严峻形势,于顺治、康熙两朝连续5次颁布辽东招垦令以鼓励民人出关开垦。直至乾隆初,清政府一直实行东北招垦。文从国防需要、民族团结、行政管理、人参贸易等各个方面对柳条边和印票的作用给予了全新的解释,并指出东北封禁应以乾隆五年颁发的一系列封禁令为标志。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和好通商条约》的背景和过程;平实、公允地评价了赫德在签订《和好通商条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有力地揭露了他操纵谈判及同谈判对方联手损害中国权益的恶劣行径。
潮汕地区是中国特殊的边疆地区,其独特的地理和社会条件,使潮汕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内部存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平衡,又导致中央的一些决策与潮汕地区的区域利益和发展道路产生尖锐的矛盾。本文通过清朝初期担任潮汕地区地方官、熟悉潮州民俗民情的蓝鼎元对潮汕社会的详细评价,剖析了清朝初期潮汕地区的社会、经贸问题和耐人寻味的大众文化特点。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初的中葡澳门勘界谈判的回顾,揭示了清、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围绕勘界展开斗争的过程。由于这一时期适逢中国政府发生更替,葡国政权也有变更,因而中葡谈判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本文在评述这一时期的中葡关系时,特别注意到地方民众运动对于推动政府外交所起的促进作用,并予肯定。
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是近代史上唯一一个规定澳门法律地位的条约。本文以此约为主线,从国际法角度,比较学界论点,进行法理分析与评价:条约为澳门规定的是一种特殊的租借地的地位;澳门勘界之争本身不影响条约效力,葡方严重违约才使条约效力发生动摇;1928年中国国民政府废除此约在法律上是有效的;澳门问题在当代获得解决,体现了国际法在中国的一种实践。
唐以前北方游牡民族活动地点能确考的不多。本文通过排列文献,考订出隋场帝所至突厥启民可汗的牙帐在九十九泉,即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的灰腾梁地区,并对《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的九十九泉的定位提出了修正的意见。
族群一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民族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东尼•史密斯在其论著中常有提及族群一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并非对立的观点.在2009年出版的《族群一象征主义与民族主义:一种文化方法》一书中,他明确指出族群一象征主义旨在补充和修正现代主义:以长时段的历史分析修正现代主义对"现代"的单一关注,以大众的影响修正现代主义对精英作用的"过度"重视,以情感因素的作用修正现代主义对民族主义物质利益动机的"过分"强调.安东尼•史密斯关于族群一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关系的深入揭
昆明一曼谷国际公路(简称昆曼公路)连接中国、老挝、泰国三国,被定位成澜湄合作次区域的"经济走廊".在昆曼公路影响下,泰国城镇清孔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变迁.当这条国际公路与清孔水港连接时,大量流动人口与车辆涌入,清孔老城成为区域发展中心;在泰国一老挝第四大桥合龙后,口岸转移至清孔新城,老城再次成为公路通车前的边缘小镇.这种变化,是物流之城设计、泰国国家政策调整等"非地方"因素与地方产业链发展等"地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条从中国通向泰国的公路,不断更新着当地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对未来中国机会的期待,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论述了清朝对回疆(天山以南地区)经济立法的原则,清朝制定的经济政策与法规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回疆经济法规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历吏作用作了客观的评价。
清乾隆年间,居住在张家口外的察哈尔八旗蒙古官兵携带家眷西迁新疆,被安置在博尔塔拉、塔尔巴哈台屯垦戍边。他们对西北边疆的经济、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改变了新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状况。过去研究新疆屯垦史,只限于汉族的屯垦活动,这是不全面的。本文力图阐明察哈尔蒙古开发西北边疆促进了新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一些村落,相应调整了人口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边疆空虚的状况。
我国鸭绿江右岸从水源域到江口城的绵长广阔地区,历史上多有朝代更迭。清代的封禁、边禁,使这一地区的开垦出现过旗兵屯垦、韩民越垦、流民私垦和展边招垦等形式。旗兵屯垦是按下承种,拨给耕牛,助给农器口粮,另外也有报领荒地等做法。突发的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使韩民越垦在清代呈迅速增长之势,其垦种往往视法令之紧弛,由朝耕暮归而春越秋还,而伐木建屋久住,有许多人后来成了占山户的佃农。清代流民潜入鸭绿江右岸屡屡以有碍围场、危害旗人等为由而遭限制,但终如破堤洪水,莫能禁逐。在大批流民偷垦的驱动下,清统治者出于经济的与政治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