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k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使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佳且迅速,安全性高。
  关键词: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安全性
  腰—硬联合麻醉是联合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麻醉方法。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本研究旨在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最大57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45.26±7.36)岁;观察组年龄最大60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6.38±6.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ASA分级Ⅰ~Ⅱ级;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麻醉禁忌;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于L1~L2间隙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硬膜外导管,经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2.3 ml,待5 min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进行脊髓麻醉,注射10 ml利多卡因。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部位取腰部L2~L3间隙,将蛛网膜下腔成功穿刺后,待蛛网膜出现清亮的脑脊液时注射0.75%利多卡因7.5 mg(在30 s内注射完成),之后取出腰麻针,放置硬膜外导管,头端向上置入3 cm,此时可根据针刺结果测定腰部麻醉阻滞范围,5 min后自硬膜外导管注入2~5 ml的2%利多卡因,术中可根据麻醉状况通过导管随时给药。
  1.3 观察指标
  (1)评价两组麻醉效果。麻醉效果判定标准:患者伴有明显寒战、牵拉疼痛感,盆底肌肉紧绷,手术视野暴露不佳为差;患者伴随轻微的寒战、牵拉疼痛感,盆底肌肉松弛度良好,手术视野暴露良好为良;患者无体动、寒战以及牵拉疼痛感等表现症状,盆底肌肉松弛度优,手术视野暴露优为优。优良率=优率+良率。(2)比较两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起效時间、麻醉持续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0~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越剧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8.33%(P<0.05)。
  3讨论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需在麻醉状态下进行。麻醉阻滞完善、肌松效果好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且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传统连续硬膜外麻醉对骶神经的阻滞不全,且麻醉阻滞时间长,镇痛效果欠佳[1。临床医师以及麻醉师追求的最佳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过程中肌肉松弛、无疼痛和牵拉反应、麻醉效果优良。以往临床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是硬膜外麻醉,但研究显示,采用硬膜外麻醉容易造成患者腹部肌肉紧张以及出现较重的牵拉反应,不但会增加手术难度和患者痛苦,严重者甚至只能选择全身麻醉方法继续完成手术,同时在术后容易出现躁动不安,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患者疼痛越严重,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得到了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灵活度较高、麻醉起效迅速,能够充分对腰骶神经和运动神经进行麻醉阻滞,产生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从而维持手术的顺利进行,且不必增加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安全性较高,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可以减少麻醉药物剂量,且起效时间较快,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轻,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临床推广价值极高,值得患者的信赖和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新耀.全子宫切除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0):2764-276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完成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8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直肠给药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直肠给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口服组的58.62%(P<0.05);直肠给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低于口服组的41.38%,差异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梗死患者CT灌注成像(CTP)检查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197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P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的临床特征。结果:19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灌注区异常及缺血半暗带,缺血半暗带区与脑梗区的CBV、CBF、TPP以及MTT存在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经CTP检查可获得较为详细的病变部位血流信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胸部DR曝光量差别摄影及其防护要点。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诊疗的婴幼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剂量曝光,观察组进行低剂量胸部DR曝光量,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则提示此次数据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研究获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2)患儿各项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伴有先天性疾病者;(2)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塞米松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行择期剖宫产术的130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术后所有产妇均采用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观察组采用术后单次静脉注射3.5 ?g/kg的地塞米松复合舒芬太尼1.5 ?g/kg+右美托咪定1.5 ?g/kg+生理盐水至150 ml的静脉镇痛,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奥美拉唑+血凝酶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治疗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血凝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那他霉素频点联合角膜基质注射0.5%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那他霉素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顱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显微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8例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给予持续颅内压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压监控。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时间、甘露醇每日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显微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治疗的84例患儿,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细菌性感染组44例和病毒性感染组40例,使用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细菌性感染组CRP、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性感染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两组均进行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检查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和观察组(40例,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术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盆腔炎性包块的CT诊斷和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8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CT扫描资料。结果:48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中,单侧附件16、双侧附件10例、子宫和肠间9例、腹膜后7例、阔韧带4例、子宫直肠馅窝2例。经CT扫描影像学显示:可清楚看到肿物影,病变四周无浸润,病灶不规则,与子宫分界不清晰,实质内密度不均匀,边缘呈片状密度影。增强扫描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