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应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是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二是老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三是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四是培养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途径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人们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学能力,无论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都可以运用自学能力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针对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做到: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要在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动脑,提高能力。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道:“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这时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分析中国石桥坚固的原因。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在学生了解桥的特点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提到的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及它们的不同之处。这样就促使学生在原文中找到二者的特点。
2.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质疑的情境。
(1)课前思考: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阅读《桥之美》一文时,学生在预习中要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吴冠中看来“桥”美在何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他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如果我们要写像这样的文章就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要让学生自己读书探索,互相讨论,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然后借助集体的力量加以解决。
(2)课堂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教学作文中问:“雪融化后是什么?”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
(3)课后思考: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
3.创设合作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适时引导,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怎样激发与满足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例如:讲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学科内容引进语文课堂等。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去想去学习,在思考中慢慢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实施以下策略:
1.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①引导学生自我確定学习目标。②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③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精析、研读—归纳、总结”这样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学习模式是魏书生教给学生的“六步法”学习法,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学生找到了方法,就有了主线,触类旁通,自主学习如鱼得水。
2.营造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加以积极引导。发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往往能取得实效。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取长补短。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培养学习能力。如在互动合作中创设竞争情境,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变换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下教学方式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主动、大胆、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自由发挥学习个性,真正体现主体地位。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树立主人翁意识。
1.营造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创设情境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构建参与式课堂,培养学生探究参与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撰写小论文,编演课本剧,评价影视作品等,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拓展自学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学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培养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我们要以进入中学之初作为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起点。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对学生的要求应从实际出发,慢慢培养习惯。教学中要求慢、稳,不能求快,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不讲求格式,也不要求中心集中,至于教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更不用提了。刚开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自主写两段、三段就可以了。主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情。因为这是自主学习的开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开头难的情况。学生克服了这种习作的恐惧心理,对以后自主习作的习惯培养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有信心,有自主学习的冲动。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求相应降低,为各种类型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知识台阶,这样大家都可以攀得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控制坏的、不良的习惯,不让其生长。经过每一阶段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基本形成了。这时教师要让“好”“差”生组成互助组,统一思想,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同学间进行互控,教师注意引导。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总之,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只有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改变学习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龚春燕,付芝安.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二卷《学习指导》[J].漓江出版社,2000(4).
[2]龚春燕,郎天燕.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四卷《教书育人》[J].漓江出版社,2000(4).
[3]教学与管理[J].2006(2).
[4]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途径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人们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学能力,无论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都可以运用自学能力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针对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做到: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要在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动脑,提高能力。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道:“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这时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分析中国石桥坚固的原因。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在学生了解桥的特点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提到的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及它们的不同之处。这样就促使学生在原文中找到二者的特点。
2.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质疑的情境。
(1)课前思考: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阅读《桥之美》一文时,学生在预习中要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吴冠中看来“桥”美在何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他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如果我们要写像这样的文章就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要让学生自己读书探索,互相讨论,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然后借助集体的力量加以解决。
(2)课堂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教学作文中问:“雪融化后是什么?”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
(3)课后思考: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
3.创设合作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适时引导,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怎样激发与满足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例如:讲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学科内容引进语文课堂等。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去想去学习,在思考中慢慢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实施以下策略:
1.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①引导学生自我確定学习目标。②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③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精析、研读—归纳、总结”这样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学习模式是魏书生教给学生的“六步法”学习法,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学生找到了方法,就有了主线,触类旁通,自主学习如鱼得水。
2.营造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加以积极引导。发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往往能取得实效。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取长补短。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培养学习能力。如在互动合作中创设竞争情境,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变换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下教学方式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主动、大胆、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自由发挥学习个性,真正体现主体地位。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树立主人翁意识。
1.营造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创设情境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构建参与式课堂,培养学生探究参与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撰写小论文,编演课本剧,评价影视作品等,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拓展自学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学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培养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我们要以进入中学之初作为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起点。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对学生的要求应从实际出发,慢慢培养习惯。教学中要求慢、稳,不能求快,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不讲求格式,也不要求中心集中,至于教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更不用提了。刚开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自主写两段、三段就可以了。主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情。因为这是自主学习的开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开头难的情况。学生克服了这种习作的恐惧心理,对以后自主习作的习惯培养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有信心,有自主学习的冲动。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求相应降低,为各种类型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知识台阶,这样大家都可以攀得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控制坏的、不良的习惯,不让其生长。经过每一阶段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基本形成了。这时教师要让“好”“差”生组成互助组,统一思想,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同学间进行互控,教师注意引导。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总之,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只有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改变学习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龚春燕,付芝安.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二卷《学习指导》[J].漓江出版社,2000(4).
[2]龚春燕,郎天燕.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四卷《教书育人》[J].漓江出版社,2000(4).
[3]教学与管理[J].2006(2).
[4]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