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无面额股票的功能与引入

来源 :时代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的去面额化是公司法逻辑的自我精简,反映了普通公司法“功能—自治”路径对欧陆公司法“教义—管制”路径继续处于攻势的现实.既有文献侧重强调股票面额存废的区别.不过更大的区别其实存在于面额股票内部,即严格面额制与宽松面额制之间.假如“同股同权”原则不变,去面额改革不过是“微损微益”式的局部修订.我国长期采取弹性低面额制,股票面额在商法实践中早已形同虚设,去面额只是制度对该现实的追认.假如期待无面额股发挥“低出资高持股”和降低控制权成本的工具作用,则需要彻底突破“同股同权、同股同价”原则,并整体重估公司的融资、治理成本.
其他文献
历史虚无主义在近年主要表现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歪曲和否定,严重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其历史本体论是唯心史观,历史方法论是形而上学,历史认识论是不可知论,历史价值论是抽象人性论.历史虚无主义无中生有、伪造历史,随意推测、臆断历史,罔顾史实、歪曲历史,孤立、静止、片面地认识历史,从哲学根源上讲就在于其与唯物史观相悖而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历史价值论的有机统一,是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正本清源,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从其理论根源着手,以唯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情、国情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此历史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对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大变局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世界文化观念冲突与分歧日益突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在获得宝贵机遇的同时遭遇严峻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文化自信,要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为前提,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工作重心,以加快人类文明进步步伐为努力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这是我们进一步谋划和推进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会议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作为2022年经济工作总基调,这在当前发展环境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期刊
把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必然要求,对激励当代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投身民族复兴千秋伟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推进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把握好抗疫精神蕴含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元素,深入挖掘抗疫精神彰显的人民立场、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要找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结合点,把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各门思政课程的相应章节中去;要选对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用讲授法、案例法、专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抗疫精神教育教学实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rn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rn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百年党史深刻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文化繁荣、文明兴盛.
在内卷到反卷的话语变革下,正发生着一场青年从“竞速性自我”向“独异性自我”的重构.现阶段由内卷滋生的竞速性自我,具有全面参与竞争、加速达成标准、持续超越对手和长期情绪消极的特征.与之相较,反卷青年追求的独异性自我,则更加看重多维评价、内在导向、减速生活、感性思考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双提升.由于反卷是青年对个人生活的自主微调,在面对系统性的内卷时会遭遇分化、收编和循环的困境,进而演化成独异性自我在建构过程中的心灵危机、被迫展演和能量虚耗.为此,青年政策必须聚焦新重点、采用新范式、预防新风险,实现更高品质的服务和
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责任共担、行动共为、价值共通、情感共融、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当前,“城归”红利不断释放、国家政策持续赋能、信息技术有效嵌入为建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有利契机,但是也使其面临结构松散化、意义世界隐退、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等多重挑战.因此,要着力整合乡村多元利益、重建乡村意义世界、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乡村治理效能,从而筑牢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之基,进一步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归因于人的现代化.公民精神源自人们对公民身份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塑造,是公民公共价值理念和行为自觉的凝练与升华,也是衡量当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标识.在农民群体中积极培塑公民精神,对于改善乡村治理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精神成长需要在尊重和提升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培植和强化公民精神的内在价值理念.
自我国民办教育恢复以来,民办学校登记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只需审批无需登记、在审批的基础上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分类管理基础上分类登记的新时期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制度设计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理念、教育权利与权力的配置以及与其他制度的协调配套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制度变化的目的 是要促进民办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教育治理的法治化,进而确保整个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