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某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及原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和概括。在公民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当今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多样化格局,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此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统摄、整合大学生日趋多样化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对公民提出了要求,这四个方面覆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要想让大学生自觉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要求学生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甘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不负责的态度,对在校学生而言,就是对学习、对生活负责不负责的态度。大学生要培养敬业精神,就要热爱自己所学专业,有刻苦的学习态度,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有大胆的创新意识,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职业技能。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明确要求:“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履约践诺,知行统一;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在当今缺诚少信的社会,诚信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个人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
友善指朋友之间亲近和睦,强调人与人在相处交往过程中应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彼此尊重,互帮互助。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往往不善与人交往,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要做到友善,就要做到知书达理,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与人为善,待人礼貌。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及原因
(一)某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表现。
通过对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发现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现象。
现在的大学生,尤其像工艺美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其中某些学生不关心政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消极对待,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专业挂不上钩。在入党方面,有某些同学的入党动机存在不纯问题,他们不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而是根据自己以后发展需要来决定入不入党。
经过调查发现,某些大学生诚信品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存在考试舞弊现象,有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是正常的事情,觉得别人都抄自己不抄就是吃亏。二是少数学生在竞选团学会干部、班干部和入党等活动中,存在拉选票、请客吃饭走后门、给老师送礼等不正当的现象。三是有些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借其他同学的钱不还等。四是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同学随便编写工作经历,篡改学业成绩,甚至办理假证。
当下少数大学生重视眼前利益,在择业过程中,将高薪摆在第一位,缺乏创业奋斗精神。刚一上班,觉得工作有困难就选择跳槽,重活累活坚决不做,工作中做投机取巧的事情。在领导面前假装勤奋,领导离开后就偷懒。
(二)某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原因。
思想、文化的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体制不够健全,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及大学生自身素养的不够,导致某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
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的冲击。我们在引进国外高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带进来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西方文化所倡导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冲击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导致一直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某些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判断上逐渐产生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有些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所以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应将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授课,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过于简单死板,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上课一味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影响了某些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兴趣。
家庭的不和谐造成了某些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通过调查发现,父母关系不好或者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孤僻,对人际交往产生排斥心理。某些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疏于对学生管教,让学生形成了散漫没有自制力的性格,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独生子女个人主义现象严重,如今的“90后”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由于长期处在中心地位,使他们处事能力差,心理承受力低,自立能力弱,更有甚者形成自私自利、只注重个人利益的性格,因而使其价值观出现一定的偏差。
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便成为当务之急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教育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政课部老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部老师、辅导员老师、班主任老师、专业教师,甚至是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全体教师要全员、全过程参与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思政课老师和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简单地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应注重联系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联系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材施教。任课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辅导员、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等老师在平时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身正为范,爱岗敬业、自尊自律,不断提升师德修养,用人格影响学生,用爱心呵护学生,用行动感化学生,让老师本身的言行成为鲜活的正面教材。通过教师自身的施教与引导,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感受和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这对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首先,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如校园网络、报纸、广播台等媒介,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和认同。学校同时深入发现、挖掘甚至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先进典型,并加以宣传报道,积极营造全校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学生争当模范的热情,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学校要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能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譬如我校结合学校实际,举办了“诚信为本”演讲比赛、“书香校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创作大赛、“1 1爱心基金”等一系列活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于无形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感同身受,在体验教育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才能将它自觉转化为现实的行为追求。
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多开展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平时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一定价值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如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习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为人处世的本领。
(四)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到北京大学考察,谈到青年的价值观形成时,他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形成十分重要。
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2岁之间,他们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发展不成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思维活跃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抓好养成教育,是帮助学生塑造优良品格和培育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方法。
养成教育应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落实到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譬如不乱扔垃圾、爱护校园环境、文明就餐、文明上课、文明考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反复践履。
参考文献:
[1]李军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光明日报(理论·实践版),2014年10月3日.
[2]刘艳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3]马娇,成晓曼.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党史博采(理论版),2014,4.
[4]梅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5.
[5]郑晓娜,李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分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6]程媛媛,孔国庆,方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铜陵学院学报,2014,2.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施途径研究——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DJKT201503。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和概括。在公民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当今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多样化格局,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此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统摄、整合大学生日趋多样化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对公民提出了要求,这四个方面覆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要想让大学生自觉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要求学生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甘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不负责的态度,对在校学生而言,就是对学习、对生活负责不负责的态度。大学生要培养敬业精神,就要热爱自己所学专业,有刻苦的学习态度,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有大胆的创新意识,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职业技能。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明确要求:“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履约践诺,知行统一;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在当今缺诚少信的社会,诚信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个人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
友善指朋友之间亲近和睦,强调人与人在相处交往过程中应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彼此尊重,互帮互助。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往往不善与人交往,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要做到友善,就要做到知书达理,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与人为善,待人礼貌。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及原因
(一)某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表现。
通过对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发现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现象。
现在的大学生,尤其像工艺美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其中某些学生不关心政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消极对待,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专业挂不上钩。在入党方面,有某些同学的入党动机存在不纯问题,他们不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而是根据自己以后发展需要来决定入不入党。
经过调查发现,某些大学生诚信品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存在考试舞弊现象,有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是正常的事情,觉得别人都抄自己不抄就是吃亏。二是少数学生在竞选团学会干部、班干部和入党等活动中,存在拉选票、请客吃饭走后门、给老师送礼等不正当的现象。三是有些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借其他同学的钱不还等。四是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同学随便编写工作经历,篡改学业成绩,甚至办理假证。
当下少数大学生重视眼前利益,在择业过程中,将高薪摆在第一位,缺乏创业奋斗精神。刚一上班,觉得工作有困难就选择跳槽,重活累活坚决不做,工作中做投机取巧的事情。在领导面前假装勤奋,领导离开后就偷懒。
(二)某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原因。
思想、文化的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体制不够健全,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及大学生自身素养的不够,导致某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
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的冲击。我们在引进国外高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带进来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西方文化所倡导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冲击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导致一直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某些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判断上逐渐产生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有些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所以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应将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授课,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过于简单死板,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上课一味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影响了某些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兴趣。
家庭的不和谐造成了某些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通过调查发现,父母关系不好或者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孤僻,对人际交往产生排斥心理。某些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疏于对学生管教,让学生形成了散漫没有自制力的性格,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独生子女个人主义现象严重,如今的“90后”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由于长期处在中心地位,使他们处事能力差,心理承受力低,自立能力弱,更有甚者形成自私自利、只注重个人利益的性格,因而使其价值观出现一定的偏差。
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便成为当务之急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教育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政课部老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部老师、辅导员老师、班主任老师、专业教师,甚至是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全体教师要全员、全过程参与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思政课老师和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简单地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应注重联系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联系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材施教。任课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辅导员、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等老师在平时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身正为范,爱岗敬业、自尊自律,不断提升师德修养,用人格影响学生,用爱心呵护学生,用行动感化学生,让老师本身的言行成为鲜活的正面教材。通过教师自身的施教与引导,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感受和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这对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首先,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如校园网络、报纸、广播台等媒介,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和认同。学校同时深入发现、挖掘甚至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先进典型,并加以宣传报道,积极营造全校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学生争当模范的热情,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学校要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能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譬如我校结合学校实际,举办了“诚信为本”演讲比赛、“书香校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创作大赛、“1 1爱心基金”等一系列活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于无形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感同身受,在体验教育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才能将它自觉转化为现实的行为追求。
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多开展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平时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一定价值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如爱国主义基地教育、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习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为人处世的本领。
(四)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到北京大学考察,谈到青年的价值观形成时,他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形成十分重要。
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2岁之间,他们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发展不成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思维活跃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抓好养成教育,是帮助学生塑造优良品格和培育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方法。
养成教育应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落实到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譬如不乱扔垃圾、爱护校园环境、文明就餐、文明上课、文明考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反复践履。
参考文献:
[1]李军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光明日报(理论·实践版),2014年10月3日.
[2]刘艳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
[3]马娇,成晓曼.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党史博采(理论版),2014,4.
[4]梅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5.
[5]郑晓娜,李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分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6]程媛媛,孔国庆,方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铜陵学院学报,2014,2.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施途径研究——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DJKT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