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体育教育本身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体育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高中学校要从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考虑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及增强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相较其他课程更好。因此,在许多国家制定的学校体育教育任务中,都提到注意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主要任务。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道德品质教育 终身体育思想教育 美育教育
  学校体育教育本身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体育被赋予以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高中学校要从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考虑体育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及增强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
  一、体育中的道德品质教育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相较其他课程更好。因此,许多国家在制定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都提到注意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主要任务。体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长寿,同时还肩负社会责任,应把参加体育锻炼与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相联系。
  通过体育能卓有成效地育人,这是已被实践多次证实了的。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不可比拟的。人在从事体育活动,尤其参加运动竞赛时,往往兴奋高涨,其潜在的品质和思想作风最易真实地表现出来,而规则、裁判、道德、精神文明规范等都是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这种教育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场上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培养遵守纪律、服从裁判、礼貌待人、顾全大局等好作风,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塑造“四有”人才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中的终身体育思想教育
  由于体育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度过余暇时间的重要内容。因此,人们对于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赋予新的意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这就要求学生更好地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参加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正确的态度。
  我国在新的学校体育活动任务中也提到了终身受益问题。这就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强调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对体育有没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是衡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养成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体育的终身受益的任务,还要强调对学生掌握实用能力的教育,要重视多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指挥队列的能力、组织小型体育活动的能力、体育竞赛的基本裁判能力、处置简单的运动损伤的能力及指导他人参加体育实践的能力等等。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体育教育,将会延续到社会。学生步入社会后将从事各种职业,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社会打下重要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
  三、体育中的美育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中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美育在人的正常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美育是辅助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学校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教育是不可缺的部分。利用体育中的美育因素,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美育与体育相互联结,有一定比例的交叉重叠关系。体育中渗透着大量的美育因素。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可以感受和意识到三方面的美的现象。从身体角度可以意识到身体线条美、匀称美、姿势美、健康美、肤色美等;从运动角度可以感受和意识到形态美、跃动美、韵律美、和谐美、敏捷美、柔韧美、力量美等;从行为角度可以感受和意识到协作美、结构美、道德美、忍耐美、热情美、纯朴美、机智美等。更重要的是,运动者在运动中可以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和充实,感受美,享受美。
  当然,美的教育应是有意识和潜移默化的。首先,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自己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能力,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美,懂得审美常识。这样才能以高尚健康的美育贯穿体育之中,帮助下一代具有美的情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认识生活。其次,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除了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高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思想的进步、作风的正派等给学生以美好的感受外,还应在上课的示范中特别注意。再次,应注意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讲授一些基础的美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在示范动作准确的前提下,力求把动作做得轻松、优美,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也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形成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并将内心体验的美和外形观察的美结合起来。
  总之,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应以它特有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规律和教育效果,发挥其育人的特殊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塑造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2]中学体育教学,2012年11期、12期.
  [3]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11期.
  [4]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体会  我校在南靖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力量进行突破。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
摘 要: 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不容忽视,要让学生掌握句子的整体结构,反复运用于口、笔头实践中,并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好、运用好所学的语法知识。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英语语法 教学方法  英语语法是英语学习最重要的一部分。所谓语法就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和结构形成,是人们使用语言的规则,如果连使用的语言规则都不知道、掌握不好,更谈不上正确使用语言。很多中国学生
摘 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是最富有影响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输出信息、传递信息和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从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以及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如何真正有效利用课堂提问策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课堂提问 设计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摘 要: 本文首先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其次通过与传统小学英语教学相比分析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后针对目前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多媒体 应用  一、多媒体的概念和教学特点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无处不在,使得教学受到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表现为很多学校都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含义有两种:广义的和狭义的,前者是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运用自我效能感的原理,对在大学羽毛球教学中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且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羽毛球教学 实验研究  1.引言  羽毛球是大学体育教育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学习羽毛球的自我效能感的强弱是学生能否成功地进行羽毛球学习的主观判断,但这个主观判断有正确与否之分,其影响既有学生
通过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健身需求研究》课题的研究,提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大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与。在解决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