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区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分析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港澳台除外)地区外来民工数量达到1.5亿左右。而务工城市相对发达,他们往往将子女接到务工地区接受教育。庞大的民工数量必然带来庞大的民工子女数量,而外来民工子女到务工地区就学人数的增加往往给务工地区的教育环境带来比较深刻的影响。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并正在解决的问题。那么,先来看看作为长三角城市的一员——江苏省南通市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情况[1]。下面是一个相关事迹的报道:2006年至2010年,南通市区14所中小学校坚持无条件接受民工子女入学,并全部取消了借读费用。这个学期开学,全区4.35万在校生中,外地学生就有1.57万人。此外,外来民工子女中的盲聋哑等残疾儿童,也一样沐浴着公共财政的阳光[2]。最近南通投资7000万元,将南通特教中心建成了市区设施最好、环境最好的学校,为南通地区外来民工子女解决入学求学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教育是国家大计,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会给我国相关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支持。
  关键词:外来民工子女教育;融合;同城化;差异
  
  据保守估计,中国2010年外出务工的民工数量已达1.5亿左右,他们为了自己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往往将子女接到务工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务工城市的政府和民众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切实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求学就学问题。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物力人力财力的付出,极大地改善了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环境,并且还通过身心关怀,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同城待遇,缩小了心理落差。作为外来人口较多的江苏省南通市,该市针对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实践调查和各种资料数据,我们可以对南通地区的外来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做一个大概的分析。
  南通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地级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这两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其经济相对发达,也是教育之乡。根据南通地区2007年年末数据,该地区普通中学304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17所,省重点高中30所左右),在校学生41.23万人;小学482所,在校学生36.79万人;各级各类幼儿园454所,在园儿童13.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982人;技工学校6所,在校学生1.5万人。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5.19%。总体来讲,作为地级市,南通地区中小学教育相对比较发达。外来民工如果在南通地区工作,其子女在南通地区求学,自然是不错的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民工在南通工作生活,他们的子女到南通各中小学就学的人数逐年增加。南通地区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士在保障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上,都做出了较大努力。据有关部门统计:①2006年至2010年,南通市区14所中小学校坚持无条件接受民工子女入学,并全部取消了借读费用。这个学期开学,全区(崇川区)4.35万在校生中,外地学生就有1.57万人。南通地区在对待外来民工子女求学问题上值得肯定。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外来民工子女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等各种原因,导致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随着各种教学层次与教育制度的完善,外来民工子女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融合到本地教育。
  一、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在寒假期间做过外来务工民工子女的课业辅导(小学),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相信这些问题在各城市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体现。
  1.生活问题:
  (1)由于外来民工工作较忙,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其子女衣着常常受到同班学生的议论。这种情形使得外来民工子女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阴影。
  (2)自闭行为较为严重。由于他们求学于一个全新的环境,在陌生环境就学往往造成自身与周围难以融合,生活学习之中不够开朗。
  (3)外来民工子女在课外为了减轻生活负担往往会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其父母也无暇顾及他们在学校的求学状况,教育方法并不科学。
  (4)上学放学的接送问题突出,学生往往是独自从居住地到学校,放学之后独自返回。他们的就学途中,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2.学习问题:
  (1)外来民工子女往往来自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在就学方面往往缺乏幼儿园教育基础,自制能力差。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未达较高的教育程度,无法对他们的子女进行学习上的辅导。
  (2)普通话不标准,发音错误较多。他们在就学过程中,往往受到家乡方言的影响,不能流利地用普通话表述相关事物。
  (3)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计算机、英语等课程学习中表现吃力,学习信心不足。课间活动也不够积极。
  我想,这些问题虽然不大,但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解决好民工子女的就业问题的确存在很多困难。我们除了从政府等相关部门大处着手之外,还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身心等细节问题。从入学数量、入学情况的宏观把握,我们可以肯定政府所作的各种努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关注他们因环境、氛围等等变化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活与学习问题。大处保就学发展,细节关注就学子女的身心健康,缩小他们与同龄人的学习环境差异,弥补他们的心理落差,力图在物质基础的满足上,再从心理角度达到与其他孩子的教育同城化。
  二、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生活及求学问题的措施
  对于如何进一步从身心着手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生活及求学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老师和同学要切实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减少心理落差,让民工子女融合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学校工作人员要对一切学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2.学校多与家长沟通,帮助外来民工解决好他们子女的课外教育问题。学校也可以建立爱心联系点,悉心辅导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能力。
  3.学校或者班级之间举行相关的有益学生身心的活动,让外来民工子女积极加入,让他们在活动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交流水平,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大集体关怀的温暖,改变他们自闭的心理。
  4.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学业,提高他们的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技巧。使外来民工子女逐步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
  5.学校和相关部门也要从生活方面,关心孩子的成长。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抽出一部分财力,作为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关怀基金,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通过不断改善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由点及面,必然使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深受裨益。从南通地区的外来民工子女总体受教育情况来看,只要我们继续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熏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年鉴.
  [2]郭小川.扬子晚报.
  (作者单位 吴彬: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0801班 吴晶晶: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