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152-0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让教师和学生最犯愁的事。现在很多学生喜欢读小说故事,但是却很害怕作文,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千篇一律,套话连篇,苍白之至,字数大多在三、四百字左右,让人感觉到没有话说, 没有东西写。虽然同学们经过了多年的习作训练,但是学生作文的立意、选材与结构、表达等多方面如出一辙,所写内容单调,不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只会流水账般的叙述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学生最烦作文课。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我在数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创新,力求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作文教学,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从学生角度出发,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拓展作文思路,引导学生自由写作,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实感情,坚持吾手写吾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了以下经念:
1 摆脱定式思维,尝试自由创新
在初中作文教学课堂上,面对毫无写作兴趣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设计写作主题时必须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想说爱说,让他们萌发写作的欲望,进而产生写好作文的信心。用写作原理指导初中学生写作,并不适用。因为用文学创作的原理和规律教导学生产生一种高深莫测,无法企及,望题兴叹的感觉,也会让学生陷入无法自由发挥的困境。因此,在作文前,教师不要干巴巴的选材、立意的理论而要想法创设一定的语境,用热情洋溢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达到心理的亢奋,产生写作的欲望。教师应扮演好一个点火者,点燃学生情感和思维的火花。试想,学生的情感之火点燃了,思维之花就绽放了,作文还会千篇一律吗?记得在写《给爸妈的一封信》一文时,我这样设境:大家的爸爸远在千里迢迢的大都市务工,你们留守在家,家中爷爷奶奶,学校的老师朋友关爱有加,你的生活充实吗?爸爸远在他乡,牵挂着你,你思念他们吗?这中间包含了多少的辛酸、勤劳、思念,放手写出你们的真心话吧!这样把同学们的心弦给拨动了,写出来的文章比平时生动多了。
2 倡导绿色评价,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同一水平,同一个思想,同一种经历,同一等智力,因此教师指导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特别要遵循多鼓励少要求的原则。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亮点老师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是对学生写作兴趣与积极性的保护和培植。我至今记得,我上初中写作文《游光雾山》一文时,中间写了一句:“好大的雾啊,伸手抓一把好像要捏出水来”。其实文章并不是多优美,不知哪来的灵感,写了这句话,很受老师的称赞,老师在作文点评时给全班同学读了,并表扬了我,我倍受鼓舞,如今算起来已有二十多年了,至今记忆犹新。在教学中尽量打消学生作文的顾虑。对作文的标准,成功一点就肯定一点,渐渐地,学生就改掉作文中的不足。也就是说提倡“绿色评语”。与其说那些方面不足,不如说那些方面已经做得很好。特级教师魏书生批改学生作文只要满足他的一个要求就给满分一次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正是如此。这种尝试的成功给我们一给很好的启示,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尽量表达,按照自己所想的角度立意成文,而不要学生的写作僵死在条条框框中。
3 重视师生互动,完善品尝作文
作文评改也是指导写作必要的一个环节,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这已形成了一种共识,但我们语文老师往往畏惧学校的检查,把这重大环节大包大揽,“精批细改”,画圈、打杠、眉批、总评,似乎改得越多就越负责,其实出力不讨好。叶老先生说过:“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农村语文老师一般上两个班语文,人数多达一百五六十人。这样“认真负责”的批改,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老师的辛劳,学生一看评语,分数就束之高阁,很少有人去对老师的评语加以推敲,如此,作文就成了这样一个过程:写——交——批——退——扔。即使做得多也难有长进。叶老还指出:“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养成了自己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在批阅方面教师还是权力下放才好。如编辑、互批、自批、面批、共批都行。老师作指点,学生去完善、修饰、品尝,让学生自我审阅,悟出道理。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的过程,仅仅通过课堂作文教学,很难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轻松愉快学习写作,我们应该让学生坚持写作,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多积累素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让教师和学生最犯愁的事。现在很多学生喜欢读小说故事,但是却很害怕作文,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千篇一律,套话连篇,苍白之至,字数大多在三、四百字左右,让人感觉到没有话说, 没有东西写。虽然同学们经过了多年的习作训练,但是学生作文的立意、选材与结构、表达等多方面如出一辙,所写内容单调,不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只会流水账般的叙述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学生最烦作文课。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我在数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创新,力求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作文教学,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从学生角度出发,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拓展作文思路,引导学生自由写作,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实感情,坚持吾手写吾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了以下经念:
1 摆脱定式思维,尝试自由创新
在初中作文教学课堂上,面对毫无写作兴趣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设计写作主题时必须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想说爱说,让他们萌发写作的欲望,进而产生写好作文的信心。用写作原理指导初中学生写作,并不适用。因为用文学创作的原理和规律教导学生产生一种高深莫测,无法企及,望题兴叹的感觉,也会让学生陷入无法自由发挥的困境。因此,在作文前,教师不要干巴巴的选材、立意的理论而要想法创设一定的语境,用热情洋溢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达到心理的亢奋,产生写作的欲望。教师应扮演好一个点火者,点燃学生情感和思维的火花。试想,学生的情感之火点燃了,思维之花就绽放了,作文还会千篇一律吗?记得在写《给爸妈的一封信》一文时,我这样设境:大家的爸爸远在千里迢迢的大都市务工,你们留守在家,家中爷爷奶奶,学校的老师朋友关爱有加,你的生活充实吗?爸爸远在他乡,牵挂着你,你思念他们吗?这中间包含了多少的辛酸、勤劳、思念,放手写出你们的真心话吧!这样把同学们的心弦给拨动了,写出来的文章比平时生动多了。
2 倡导绿色评价,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同一水平,同一个思想,同一种经历,同一等智力,因此教师指导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特别要遵循多鼓励少要求的原则。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亮点老师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是对学生写作兴趣与积极性的保护和培植。我至今记得,我上初中写作文《游光雾山》一文时,中间写了一句:“好大的雾啊,伸手抓一把好像要捏出水来”。其实文章并不是多优美,不知哪来的灵感,写了这句话,很受老师的称赞,老师在作文点评时给全班同学读了,并表扬了我,我倍受鼓舞,如今算起来已有二十多年了,至今记忆犹新。在教学中尽量打消学生作文的顾虑。对作文的标准,成功一点就肯定一点,渐渐地,学生就改掉作文中的不足。也就是说提倡“绿色评语”。与其说那些方面不足,不如说那些方面已经做得很好。特级教师魏书生批改学生作文只要满足他的一个要求就给满分一次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正是如此。这种尝试的成功给我们一给很好的启示,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尽量表达,按照自己所想的角度立意成文,而不要学生的写作僵死在条条框框中。
3 重视师生互动,完善品尝作文
作文评改也是指导写作必要的一个环节,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这已形成了一种共识,但我们语文老师往往畏惧学校的检查,把这重大环节大包大揽,“精批细改”,画圈、打杠、眉批、总评,似乎改得越多就越负责,其实出力不讨好。叶老先生说过:“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农村语文老师一般上两个班语文,人数多达一百五六十人。这样“认真负责”的批改,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老师的辛劳,学生一看评语,分数就束之高阁,很少有人去对老师的评语加以推敲,如此,作文就成了这样一个过程:写——交——批——退——扔。即使做得多也难有长进。叶老还指出:“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养成了自己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在批阅方面教师还是权力下放才好。如编辑、互批、自批、面批、共批都行。老师作指点,学生去完善、修饰、品尝,让学生自我审阅,悟出道理。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的过程,仅仅通过课堂作文教学,很难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轻松愉快学习写作,我们应该让学生坚持写作,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多积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