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皮尔斯》对基督教教义的阐释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f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世纪神学理论的发展在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中达到了鼎盛时期。但从14世纪开始,由于罗马天主教廷的分裂和教会内部的腐败,各种时髦的神学理论开始纷纷褪去其神圣的色彩。在中世纪文学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对于教会腐败和神学理论的苍白无力进行尖锐批判的作品。威廉·兰格伦的《农夫皮尔斯》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中古英语宗教诗歌。它虽然并不是一部神学理论作品,但是诗人兰格伦通过对圣教夫人、良心、忍耐、理智、学问、博士、神学大师等一系列讽喻性人物的刻画,对中世纪各种神学思想流派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批判。圣教夫人回归早期教父们的原始共产主义思想,对于私有制的腐蚀和破坏作用进行了严厉批判,并对诗中叙述者威尔反复强调:"试遍所有珍宝,惟有真理最好。"诗中另一位正面人物忍耐对于"仁爱"这一概念的理想主义阐释充分揭示了一位中世纪神学大师的虚伪和伪善,后者只会空谈理论,但从未想过要身体力行。"半亩地"的寓言故事所倡导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和"不劳动者不得食"等思想更是生动体现了早期基督教教义和原始共产主义理想。
其他文献
语文是字字珠玑的汉赋,是瑰丽神奇的唐诗宋词,是唱响千年的元曲,是亦幻亦真的明清小说,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如今,新课程改革更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针对语文学科和中学生本身的特点,本文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