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近一个世纪以来出现了大量的红色经典音乐作品,音乐理论界对其的研究也呈现出十分广泛和复杂的特点,其中主要涉及对声乐作品、器乐作品、歌剧作品以及舞剧作品等方面的研究。鉴于作品较多和理论研究的成果也较多,本文仅对部分经典的作品在创作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
关键词:代表性 红色经典音乐 作品 研究
一、声乐作品: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对于冼星海于1939年在延安创作的这部大型声乐套曲,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成为音乐理论界研究最多的一部作品。虽然在建国初期有一些文章如张肖虎的《对〈黄河大合唱〉歌词的一点体会》(《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涉及冼星海的这部作品,但是从研究的规模来看,还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音乐学术界对于冼星海所创作的这部经典作品,在历史价值、社会意义以及时代的文化影响等方面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例如汪毓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一次和第二次修订版)当中就用了相当的文字篇幅来介绍这部作品。梁茂春也曾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当代音乐》一书中直言,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很难有人能够创作出超过这部作品的音乐了。
在创作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很多文章论述了冼星海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用的一些技术手法,其中以苏夏的《〈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分析(上、中、下)》(《人民音乐》1998年第8、9、10期连载)、杨瑞庆的《〈黄河〉的旋律》(《音乐研究》1999年第1期)以及严良堃的《黄河入海流——〈黄河大合唱〉的指挥与处理(上、下)》(《音乐研究》2000年第2、3期)等文章最具代表性。在苏夏的《〈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分析(上、中、下)》一文当中,作者对《黄河大合唱》中的每一乐章、每一乐段,甚至每一乐句和每一乐节都给予了在词曲结合、曲式结构、音乐创作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详细分析,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从创作的角度来认识冼星海这一代表作品音乐形态、创作技法与手段的范本。同时,鉴于冼星海的这部作品后经多人整理修改,以至于曾经的演出版本出自多家,为此,苏夏在《〈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分析(下)》中详细介绍了这部作品5个版本的由来及原委,即1939年3 月在延安冼星海创作并演出的版本(文章称“版本1”);1941年春冼星海在莫斯科期间的修改本(文章称“版本2”);由李焕之在1955年和1987年根据冼星海“版本2”整理后重新配器并由上海乐团演出的版本(文章称“版本3”);1975年在严良堃主持下,中央乐团创作组重新整理并由中央乐团演出的版本(文章称“版本4”);除上述版本外,还有1979年由瞿维整理并缩写成钢琴伴奏谱,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文章称“版本5”)。在此之后,苏夏又发表了《再谈〈黄河大合唱〉的各种版本》(《人民音乐》1999年第11期)一文,文章重点论述了这部作品在前两个版本上的比较。
作为影响20世纪音乐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理论文章是属于纪念性质和历史回顾性质的。例如陈冉的《全世界华人团结的心声——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六十周年名人访谈》(《中国音乐》1999年第4 期)以及陆铿荣和左超英的《抗战音乐史上珍贵的一页——〈黄河大合唱〉在国统区桂林的传播》(《音乐研究》2001年第2期)等。这些文章从多角度论述了《黄河大合唱》诞生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以及演出历史,普遍谈到了这部经典作品在当时以及当下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为这部作品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史料。
二、器乐作品: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
自这首二胡曲问世以来,音乐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了大量的演出與实践,而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同样也开始于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其进一步的关注。在对这部作品音乐创作的研究当中,吴红非在《刘文金二胡作品的题材、技法和体裁》(《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一文中就此曲在创作技法、曲式结构、体裁形式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文章指出,刘文金的创作在传统二胡音乐语言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音乐的发展手法与曲式结构,拓宽了二胡音乐的题材范围和表现手段,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贾智华在《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作品分析及演奏特色》(《大众文艺》2010年第22期)一文中,从音乐学与音乐创作两个方面对《三门峡畅想曲》的创作背景、作品题材、艺术风格以及乐曲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作品的每一个乐段的音乐风格、调式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对这首作品的演奏特色,分别从二胡的左右手的演奏,如自然跳弓、快弓以及揉弦等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逐一讲解。类似的文章还有白雪霏的《谈二胡独奏曲〈三门峡畅想曲〉的创作》(《才智》2010年第1期)等。
专门讨论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演出实践心得体会的文章也比较多,其代表性的文章有王国憧《演奏〈三门峡畅想曲〉的理解和体会》(《人民音乐》1962年第1期),以及刘再生的《艺术创新与时代特色——〈三门峡畅想曲〉诞生的历史回顾》(《人民音乐》2011年第7期)等。
三、歌剧作品:歌剧《白毛女》
在20世纪中国歌剧的发展史中,1945年在延安由延安鲁艺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新歌剧《白毛女》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剧目。由于这部歌剧以音乐来塑造人物,合理有机地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同时借鉴西洋歌剧的一些表现手法,在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理论界对其在创作与演出实践方面给予了大量的研究。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新歌剧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很多人提出了“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道路”的建议,但随着新中国歌剧事业的不断发展,百花齐放的歌剧领域出现了众多其他形式的歌剧剧目,因此,有关这部歌剧音乐创作的研究在建国初期虽然已经出现了部分成果,但是在后来,从历史的角度来论述这部歌剧音乐创作特征与艺术风格的文章才呈现出一定的规模。
在建国初期研究歌剧《白毛女》的理论文章中,汪毓和的《我国歌剧艺术的第一个里程碑——关于〈白毛女〉的分析和评价》(《音乐研究》1959年第3期)是较早全面和深入地阐述这部歌剧的代表性文章。文章作者分别从这部歌剧故事题材的选择、音调的取舍与革新、用音乐来刻画剧中人物、音乐与戏剧的结构关系这4个方面,以具体的实例论述了歌剧《白毛女》是“一部具有高度人民性、革命性的现实主义艺术巨著”,并且从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的全局角度,以及其对后来中国歌剧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对这部歌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汪毓和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研究歌剧《白毛女》的一项重要成果,其严谨的学术性和研究的深度为后来对这部歌剧,甚至对整个中国歌剧发展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著作方面,汪毓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中用整节的篇幅对这部歌剧进行了音乐学方面的表述。他指出,这部歌剧为创造一种真正适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新型歌剧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后来人们都称这种歌剧为“新歌剧”的主要原因。歌剧《白毛女》的成功,使这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在我国整个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中真正发挥了它的重大影响。在该书的这一部分,汪毓和还用音乐分析的方法对这部歌剧在运用音乐来刻画人物、合理与有机地吸收民族民间音乐形式,以及部分地借鉴西方歌剧的一些创作手法等进行了阐述。可以说在汪毓和的这部文献当中,有关歌剧《白毛女》的研究是全面和细致的。而作为面向全國音乐与艺术院校的一部基础理论教材,汪毓和的这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也对歌剧《白毛女》的研究给予了客观、详尽的表述,为在更大范围内学习与研究这部歌剧提供了学术上的重要文本。
四、民间歌舞剧作品:秧歌剧《兄妹开荒》
林波的《秧歌剧〈兄妹开荒〉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初期较早研究新秧歌剧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在思想内容方面所表现的是(当时)一种新的人物、新的精神世界。这部秧歌剧去除了旧式秧歌剧中的丑角和低俗调情的内容与表演,所呈现出的是边区青年农民的正面形象(英雄形象),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是一种欢快、活泼、积极和向上的气氛。艾青则在《论秧歌剧的创作和演出》一文中指出:写秧歌剧,首先要熟悉当前的革命政策;要适合当时当地的具体要求,服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秧歌剧才可能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才可能起到革命事业所要求它的宣传教育的效果。
在音乐创作的研究方面,汪毓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第十三章第三节中重点对《兄妹开荒》和《夫妻识字》两部新秧歌剧分别给予了创作上的分析,指出《兄妹开荒》是属于形式和剧情都较为简单,只有两三个角色,用叙事性的演唱方式来表达剧情发展的秧歌剧。其音乐是以陕北地区民间音调作为基础而创作的,它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同时又带有时代的特点,音乐纯朴有力、明朗乐观,表现了青年农民的新形象。
除此之外,有关新秧歌剧和秧歌剧《兄妹开荒》的理论文章还涉及这一类作品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及对于最早剧中角色扮演者艺术成就的表述。
五、结语
红色经典音乐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成为中国现当代音乐研究的重点研究范围。尤其是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各个领域的音乐创作、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音乐传播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等领域,都延续或扩展到有关红色经典音乐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王颖峰,李红梅.论红色经典歌曲《映山红》及其传承[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65-66.
[2]朱芳.红色经典歌曲在高校传承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 2016(01):120-121.
[3]王鹏,郭丹丹.红色歌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89-90.
★基金项目:本文系“红色音乐资源在大学生道德观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5409341)。
(作者简介:乔鹤飞,女,本科,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李鸿姝,女,本科,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演奏)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代表性 红色经典音乐 作品 研究
一、声乐作品: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对于冼星海于1939年在延安创作的这部大型声乐套曲,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成为音乐理论界研究最多的一部作品。虽然在建国初期有一些文章如张肖虎的《对〈黄河大合唱〉歌词的一点体会》(《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涉及冼星海的这部作品,但是从研究的规模来看,还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音乐学术界对于冼星海所创作的这部经典作品,在历史价值、社会意义以及时代的文化影响等方面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例如汪毓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一次和第二次修订版)当中就用了相当的文字篇幅来介绍这部作品。梁茂春也曾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当代音乐》一书中直言,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很难有人能够创作出超过这部作品的音乐了。
在创作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很多文章论述了冼星海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用的一些技术手法,其中以苏夏的《〈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分析(上、中、下)》(《人民音乐》1998年第8、9、10期连载)、杨瑞庆的《〈黄河〉的旋律》(《音乐研究》1999年第1期)以及严良堃的《黄河入海流——〈黄河大合唱〉的指挥与处理(上、下)》(《音乐研究》2000年第2、3期)等文章最具代表性。在苏夏的《〈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分析(上、中、下)》一文当中,作者对《黄河大合唱》中的每一乐章、每一乐段,甚至每一乐句和每一乐节都给予了在词曲结合、曲式结构、音乐创作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详细分析,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从创作的角度来认识冼星海这一代表作品音乐形态、创作技法与手段的范本。同时,鉴于冼星海的这部作品后经多人整理修改,以至于曾经的演出版本出自多家,为此,苏夏在《〈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分析(下)》中详细介绍了这部作品5个版本的由来及原委,即1939年3 月在延安冼星海创作并演出的版本(文章称“版本1”);1941年春冼星海在莫斯科期间的修改本(文章称“版本2”);由李焕之在1955年和1987年根据冼星海“版本2”整理后重新配器并由上海乐团演出的版本(文章称“版本3”);1975年在严良堃主持下,中央乐团创作组重新整理并由中央乐团演出的版本(文章称“版本4”);除上述版本外,还有1979年由瞿维整理并缩写成钢琴伴奏谱,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文章称“版本5”)。在此之后,苏夏又发表了《再谈〈黄河大合唱〉的各种版本》(《人民音乐》1999年第11期)一文,文章重点论述了这部作品在前两个版本上的比较。
作为影响20世纪音乐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理论文章是属于纪念性质和历史回顾性质的。例如陈冉的《全世界华人团结的心声——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六十周年名人访谈》(《中国音乐》1999年第4 期)以及陆铿荣和左超英的《抗战音乐史上珍贵的一页——〈黄河大合唱〉在国统区桂林的传播》(《音乐研究》2001年第2期)等。这些文章从多角度论述了《黄河大合唱》诞生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以及演出历史,普遍谈到了这部经典作品在当时以及当下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为这部作品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史料。
二、器乐作品: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
自这首二胡曲问世以来,音乐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了大量的演出與实践,而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同样也开始于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其进一步的关注。在对这部作品音乐创作的研究当中,吴红非在《刘文金二胡作品的题材、技法和体裁》(《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一文中就此曲在创作技法、曲式结构、体裁形式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文章指出,刘文金的创作在传统二胡音乐语言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音乐的发展手法与曲式结构,拓宽了二胡音乐的题材范围和表现手段,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贾智华在《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作品分析及演奏特色》(《大众文艺》2010年第22期)一文中,从音乐学与音乐创作两个方面对《三门峡畅想曲》的创作背景、作品题材、艺术风格以及乐曲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作品的每一个乐段的音乐风格、调式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对这首作品的演奏特色,分别从二胡的左右手的演奏,如自然跳弓、快弓以及揉弦等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逐一讲解。类似的文章还有白雪霏的《谈二胡独奏曲〈三门峡畅想曲〉的创作》(《才智》2010年第1期)等。
专门讨论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演出实践心得体会的文章也比较多,其代表性的文章有王国憧《演奏〈三门峡畅想曲〉的理解和体会》(《人民音乐》1962年第1期),以及刘再生的《艺术创新与时代特色——〈三门峡畅想曲〉诞生的历史回顾》(《人民音乐》2011年第7期)等。
三、歌剧作品:歌剧《白毛女》
在20世纪中国歌剧的发展史中,1945年在延安由延安鲁艺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新歌剧《白毛女》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剧目。由于这部歌剧以音乐来塑造人物,合理有机地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同时借鉴西洋歌剧的一些表现手法,在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理论界对其在创作与演出实践方面给予了大量的研究。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新歌剧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很多人提出了“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道路”的建议,但随着新中国歌剧事业的不断发展,百花齐放的歌剧领域出现了众多其他形式的歌剧剧目,因此,有关这部歌剧音乐创作的研究在建国初期虽然已经出现了部分成果,但是在后来,从历史的角度来论述这部歌剧音乐创作特征与艺术风格的文章才呈现出一定的规模。
在建国初期研究歌剧《白毛女》的理论文章中,汪毓和的《我国歌剧艺术的第一个里程碑——关于〈白毛女〉的分析和评价》(《音乐研究》1959年第3期)是较早全面和深入地阐述这部歌剧的代表性文章。文章作者分别从这部歌剧故事题材的选择、音调的取舍与革新、用音乐来刻画剧中人物、音乐与戏剧的结构关系这4个方面,以具体的实例论述了歌剧《白毛女》是“一部具有高度人民性、革命性的现实主义艺术巨著”,并且从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剧的全局角度,以及其对后来中国歌剧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对这部歌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汪毓和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研究歌剧《白毛女》的一项重要成果,其严谨的学术性和研究的深度为后来对这部歌剧,甚至对整个中国歌剧发展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著作方面,汪毓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中用整节的篇幅对这部歌剧进行了音乐学方面的表述。他指出,这部歌剧为创造一种真正适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新型歌剧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后来人们都称这种歌剧为“新歌剧”的主要原因。歌剧《白毛女》的成功,使这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在我国整个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中真正发挥了它的重大影响。在该书的这一部分,汪毓和还用音乐分析的方法对这部歌剧在运用音乐来刻画人物、合理与有机地吸收民族民间音乐形式,以及部分地借鉴西方歌剧的一些创作手法等进行了阐述。可以说在汪毓和的这部文献当中,有关歌剧《白毛女》的研究是全面和细致的。而作为面向全國音乐与艺术院校的一部基础理论教材,汪毓和的这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也对歌剧《白毛女》的研究给予了客观、详尽的表述,为在更大范围内学习与研究这部歌剧提供了学术上的重要文本。
四、民间歌舞剧作品:秧歌剧《兄妹开荒》
林波的《秧歌剧〈兄妹开荒〉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初期较早研究新秧歌剧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在思想内容方面所表现的是(当时)一种新的人物、新的精神世界。这部秧歌剧去除了旧式秧歌剧中的丑角和低俗调情的内容与表演,所呈现出的是边区青年农民的正面形象(英雄形象),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是一种欢快、活泼、积极和向上的气氛。艾青则在《论秧歌剧的创作和演出》一文中指出:写秧歌剧,首先要熟悉当前的革命政策;要适合当时当地的具体要求,服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秧歌剧才可能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才可能起到革命事业所要求它的宣传教育的效果。
在音乐创作的研究方面,汪毓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第十三章第三节中重点对《兄妹开荒》和《夫妻识字》两部新秧歌剧分别给予了创作上的分析,指出《兄妹开荒》是属于形式和剧情都较为简单,只有两三个角色,用叙事性的演唱方式来表达剧情发展的秧歌剧。其音乐是以陕北地区民间音调作为基础而创作的,它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同时又带有时代的特点,音乐纯朴有力、明朗乐观,表现了青年农民的新形象。
除此之外,有关新秧歌剧和秧歌剧《兄妹开荒》的理论文章还涉及这一类作品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及对于最早剧中角色扮演者艺术成就的表述。
五、结语
红色经典音乐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成为中国现当代音乐研究的重点研究范围。尤其是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各个领域的音乐创作、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音乐传播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等领域,都延续或扩展到有关红色经典音乐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王颖峰,李红梅.论红色经典歌曲《映山红》及其传承[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65-66.
[2]朱芳.红色经典歌曲在高校传承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 2016(01):120-121.
[3]王鹏,郭丹丹.红色歌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89-90.
★基金项目:本文系“红色音乐资源在大学生道德观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5409341)。
(作者简介:乔鹤飞,女,本科,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李鸿姝,女,本科,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演奏)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