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语文的土壤,语文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这是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的观点。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让语文最大限度地回归生活,也成了语文教师的共识。
审视目前的中职语文教材虽不乏名篇佳作,但有些篇目存在与时代和社会脱节的问题,也缺乏职教特色,对语文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发展个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同时,我们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仍然是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教材里,框在题海里,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显然,这样的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上岗就业能力”,更难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目标。因此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从这种“教学真空”中走出来,融进社会,拥抱自然,体味人生,也就是让中职语文教学走生活化之路。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践:
一、语文学习内容生活化
对于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的中职学生而言,教师更应该把语文教学引入生活,做到围绕生活取教材、用教材、拓展教材,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1.依靠生活,开发教材。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都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比如,我在每节课利用课前十分钟,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展示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2.紧贴生活,活用教材。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教材也不应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推动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变化。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理解语文知识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如丢失了学生证,怎样到教务科申请补办;想应聘学生会干部,怎样自我介绍;与同学产生了误会,怎样写致歉信;校运会学习播音,学习做小记者采写新闻;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写喜报、写光荣榜......由此可见,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学习天地就有多广阔。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同现实生活相联系。例如,在教学怎样写信后,让学生与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通信交流,既巩固了书信的格式,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再如,从语文教材中学习了各种修辞手法后,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广告用语中,寻找使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广告词。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术,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和父母谈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与父母究竟能不能成为朋友、母亲私拆女儿的信对不对、我是这样看待父母的职业的”等等。通过观察与分析,提高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教学生活化,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又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三、语文训练生活化
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比如,我利用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来临之时,引导学生利用发短信开发学习语文途径;通过收集和评论广告词,开展“广告词大家说”的讨论课。根据学生生活编写生活小剧本,分角色扮演,大家齐欣赏共评论。这样生活化的作业,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双赢。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我们中职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语文教学生活化”,既符合语文教学发展的规律,又切合当前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是还中职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夯实基础。这样,中职语文教学的天地将会更广阔,中职语文教学的明天也会更灿烂。
审视目前的中职语文教材虽不乏名篇佳作,但有些篇目存在与时代和社会脱节的问题,也缺乏职教特色,对语文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发展个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同时,我们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仍然是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教材里,框在题海里,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显然,这样的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上岗就业能力”,更难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目标。因此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从这种“教学真空”中走出来,融进社会,拥抱自然,体味人生,也就是让中职语文教学走生活化之路。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践:
一、语文学习内容生活化
对于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的中职学生而言,教师更应该把语文教学引入生活,做到围绕生活取教材、用教材、拓展教材,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1.依靠生活,开发教材。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都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比如,我在每节课利用课前十分钟,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展示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2.紧贴生活,活用教材。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教材也不应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推动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变化。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理解语文知识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如丢失了学生证,怎样到教务科申请补办;想应聘学生会干部,怎样自我介绍;与同学产生了误会,怎样写致歉信;校运会学习播音,学习做小记者采写新闻;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写喜报、写光荣榜......由此可见,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学习天地就有多广阔。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同现实生活相联系。例如,在教学怎样写信后,让学生与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通信交流,既巩固了书信的格式,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再如,从语文教材中学习了各种修辞手法后,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广告用语中,寻找使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广告词。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术,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和父母谈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与父母究竟能不能成为朋友、母亲私拆女儿的信对不对、我是这样看待父母的职业的”等等。通过观察与分析,提高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教学生活化,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又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三、语文训练生活化
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比如,我利用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来临之时,引导学生利用发短信开发学习语文途径;通过收集和评论广告词,开展“广告词大家说”的讨论课。根据学生生活编写生活小剧本,分角色扮演,大家齐欣赏共评论。这样生活化的作业,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双赢。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我们中职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语文教学生活化”,既符合语文教学发展的规律,又切合当前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是还中职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夯实基础。这样,中职语文教学的天地将会更广阔,中职语文教学的明天也会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