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存在哪些误区?怎样才能有效规避,赢得高分呢?
  误区一:选材俗套,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苍白无力。
  鲁迅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还有人说过,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蠢材。这些话形象地说明写作不能因循守旧,沿袭他人,要有突破和创新。而选材陈旧,落入俗套,是很多考生写记叙文的通病。由于生活空间狭小,又缺乏用心观察和独立思考,有些考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千人一面,大同小异。更有考生,由于缺少素材,无米下锅,所写故事都是胡编乱造的。1998年和2004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先后要求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中任选一题和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作文。虽然时隔很长,但因两题内容相近,很多考生作文选材如出一辙:不是写亲人去世,就是写自己遭遇车祸,或是写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等,令人啼笑皆非。以致很多阅卷老师感慨说:“这些悲剧都是命题人一手造成的!”还有些考生,写记叙文不选自己亲身经历的、触动自己心灵的人和事,一味去写名人事例:要记叙,就罗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要议论、抒情,就照搬感动中国颁奖词。更有甚者,移花接木,全篇只有开头一句是自己写的:“我曾读过一篇文章”,然后从头到尾转述文章内容,而自己的经历、感受一点没有写。这样写出来的记叙文,不但文体特征不鲜明,且有抄袭、套作之嫌,更不可能做到感情真挚,以情动人了。
  规避策略:用心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多读多写,积累素材,为我所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考生不应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注生活,思考人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利国利民、有抱负、有担当的有志青年。虽然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时间紧,节奏快,但越是这样,考生越要千方百计拓展生活空间,扩大阅读视野,读书,看报,上网,看电视,坚持练笔、写日记。因为日记是比较自由的文体,经常写日记,有助于养成朴实自然、情真意切的良好文风,还可以达到积累素材、练习写作、激励自己、充实生活的目的。这样,也真正落实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教育理念,将做人与作文有机统一起来。比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作文题,要求以小陈举报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的父亲为材料写一封信,材料新颖,主题鲜明,时代感强,导向明确。要适应这种命题形式的变化,考生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涵养和语文素养,做一个品质高尚、感情丰富、眼光独到、思维敏捷、表达顺畅的人。
  误区二:平铺直叙,概述有余,描写不足;写人无形象,叙事无波澜,表达无特色。
  写记叙文,许多考生习惯于对人物活动、事件过程作概括叙述,记流水账,甚至把原本极富生活情趣的素材写得味同嚼蜡。他们不愿意、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写人不知道运用外貌、心理、语言、动作、环境、细节等描写手段,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事不知道灵活运用记叙顺序,恰当设置情节悬念,正确使用抑扬、意外、巧合、张弛、虚实等写作技法,而是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如死水一潭。究其原因,考生在写作时没有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来扮靓自己作文的意识,平时疏于积累,懒得模仿,考虑到概括叙述较之具体描写,又省时省事省力,简单易行,为凑足字数,只能敷衍成篇。
  规避策略:重温教材,深钻细研,掌握要领;善于思考,勤于练习,乐于模仿。
  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二共安排了8次写作训练,均与记叙文写作密切相关——
  1.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发掘感动点;提炼好素材;整体构思巧。
  2.记叙要选好角度:熟练掌握三种人称写作特点;恰当选择叙述角度表情达意。
  3.写人要凸显个性:写能表现个性的事;善于绘声色(描写个性化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
  4.写事要有点波澜:运用悬念、抑扬、意外、巧合、张弛、虚实等技法造成文章波澜。
  5.写景要抓住特征:抓住景物本身特点;突出感情特点。
  6.学习描写:要有明确目的,为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作品主题服务;要善于抓住特点;要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7.学习抒情:要有真情实感;情感要有寄托;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加强语言表达气势。
  8.学习虚构:要明确虚构目的;要以真实为基础。
  教材安排的这些内容提纲挈领,要言不烦,便于掌握和运用。紧扣教材进行复习时,考生一定不能忽略这些内容,而要深刻理解,透彻领会,灵活运用。
  误区三:表达方式简略,发展等级不足。
  考生在写作时不应满足于写一个人、叙一件事、摹一种景、状一种物的单调模式,而应综合使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该记叙时记叙,该描写时描写,该议论时议论,该抒情时抒情。记叙、描写是“画龙”,再现人事景物的轮廓;议论、抒情是“点睛”,揭示人事物的精神实质,彰显文章的思想内涵。但很多考生缺乏这种认知,满足于通过几件日常生活琐事写一个人,满足了凑齐记叙六要素写一件事。这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是有很大差距的。
  规避策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贴切自然;着力强化发展等级。
  记叙文写作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动笔写作前,一定得有统揽全局、谋篇布局的结构意识: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写人的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哪些品质;叙事的文章,通过怎样合理安排记叙顺序和恰当安排故事情节,使文章显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曲折生动,扣人心弦;何处记叙,何处描写,何处议论,何处抒情……必要时还要打个腹稿,列个提纲。再者,高考作文要上档次,得高分,就必须具备发展等级的特征。对于记叙文而言,尤其要注意材料丰富、新鲜,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构思新巧,有个性特征等。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记叙文中的议论与议论文中的议论是不同的,它不需要具体展开论述,只须通過三言两语的论断来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即可。
  此外,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一篇文章的立意、构思和行文,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所以,要写好考场记叙文,除了掌握上述要点,还必须在语言运用和锤炼上下功夫。
其他文献
【热点引入】  一直以来,我国科技界都涌现出许多功勋卓著、深受人们爱戴的科技名家,他们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他们刻苦钻研,拼搏奋斗;他们爱国奉献,淡泊名利;他们甘为人梯,言传身教。他们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素材展示】  欧阳自远:嫦娥系列就像自己的女儿  歐阳自远,1935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名字“自远”二字取
期刊
雨中的公园,阴暗,寂静,空旷;雨中逛公园,轻松,自由,超脱。王安石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一点也不假,刚开始下一点雨,公园便没有了昔日的喧嚣和拥挤。本来不算大的公园便显得空旷多了。公园里到处是高高低低的树,游人很少,只有树上不知名的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着,不知它是恐惧暴风雨的到来,还是因下雨而兴奋,还是在呼唤家人。总之,公园没有了平时的喧闹。  走在公园里听着音乐,向远处望望,
期刊
微光,煦风。  风轻轻地吹,我被一只小鸟叼在嘴里。我是一颗雏菊花种子。小鸟带我飞过了许多地方,绿水环绕的风景区,一碧万顷的草坪。它问我,想在哪儿生长开花?  在哪儿生长?  许多天过去了,我们飞过了一片荒野,飞到悬崖边,干涸的土地几乎寸草不生,地表的裂痕扭曲地笑着吼着。我直直地盯著那里,似乎那里有一股力量紧紧地牵引着我。  不顾小鸟的劝阻,我毅然决然地跳了下去,落在干裂的地面上,那里,是心的方向。
期刊
黎明的曙光像利剑穿透林间,天还只是微亮,木屋里的灯却早已亮起。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已开始在自家门前忙活开了。  老人拿着剪刀在门前的夹竹桃上修修剪剪。他的手不知什么原因而略微有些顫抖,步子也走得颤颤巍巍,但双眼还是炯炯有神。  天愈发亮了。阳光照在花瓣上,那残留在花瓣上的水珠逐渐消失。村子里开始热闹起来,老人的邻居周家老太喜欢到处走走,她带着一种疑团满腹的口吻,指着老人家的夹竹桃说:“大爷,您看看,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四年前,当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被围得水泄不通时,记者问他,此刻你最想做什么,莫言说:“我们结束采访。”不久前,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奖,国人为之沸腾。网传,有人问她:“您为什么没有当选院士?”她回答:“我如果当选了院士,就不会有现在的研究成果。”  读完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
期刊
尼采曾说过:“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这句话用在屠呦呦、莫言的身上再适合不过。看着他们寂寞前行的身影,我突然想起李白那句历千年而不朽的诗:古来圣贤皆寂寞。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有谁不是避开了浮躁与喧哗,选择了与寂寞为伴,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耕耘?  因为脑瘫,她眼里的世界是不完整的;因为孤独,她用诗歌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于脑瘫诗人余秀华来说,写诗是她改
期刊
“心灵若失去了栖息之地,无论你拥有多少物质,都是带枷而行的囚徒。”  ——题记  成功不只有一种标准,物质的多少与成功与否并无必然的关联。在我看来,若无内心的丰盈,物质将会是一副重枷,拖拽得人难以前行。  君不见原食品药品监察管理局局长郑筱萸,以权谋利,致使无辜国民最终命丧假药。  君不见一代奸臣严嵩,本是学富五车工于书法,却因对名利的追逐而祸乱朝纲。  君不见已命丧法网的毒枭谭力仁,若将自学化学
期刊
【解题技巧】  一、考点梳理  (一)考点知识  1.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种类: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
期刊
命题作文  一、请以“拾起身边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阳光”并非实指,而是指身边如阳光般美好的事、人,或者某些优秀的品质。“身边”限定了写作范围,应该是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生活,关注他人。“拾起”喻指体味、回忆,文章能够体现出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曾经感受到的美好即可。  二、请以“选择了,但我不曾后悔”
期刊
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思想可以独自随心所向,谈话和演说就得顾到少数与多数的听者,作文更得顾到不见面的读者,所以越来越需要条理。语脉和文脉不同,所以有些人长于说话而不长于作文,有些人恰相反;但也有相关联的情形。说话可以训练语脉,这样获得的语脉,特别是从演说练习里获得的,有时也可以帮助文脉的进展。所以要改进作文,可以从练习演说下手。但是语脉有时会混入文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