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壁画创作核心之初探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壁画是一门公共环境艺术,其所处的公共环境是当代壁画创作中的核心内容,壁画创作必须要为公共环境以及公众所服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对壁画作品精神审美性的追求,将意味着人们对美地追求表现出更多的思想内涵,从而引发艺术家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公共环境 当代壁画创作 公共艺术 公共性 表现形式语言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公共环境的建设是一种精神投射下的社会行为,它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简单建设,而是为了满足城市人群,公众的行为和精神需求,它将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带给人们一种城市文化意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精神场。
  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公众、艺术与艺术家等关系的一种新的文化取向。作为公共艺术之中的当代壁画,在创作上不仅仅是在改变着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景观,成为公共环境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构筑体,更重要的是它在其中悄然地改变着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文化属性,精神向导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同时以一种静态与动态的精神文化意象在引导着公众怎么看待自己的城市与生活。
  一 当代壁画与公共环境
  当代壁画是一门公共环境艺术,存在于建筑环境空间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壁画艺术与公共环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体,壁画与空间的共存关系和统一性原则,决定了壁画在逻辑上不可能与其所处的空间脱离。一开始它就与公共环境如影随形,互生互存。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在生活中提炼创作,满足人们对审美的情感需求,而公共环境也通过艺术作品使得人们有着更为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从而获得更为愉悦的情感体验。当代壁画是艺术及将个人的理想、情感、理念通过与公众交流对话的方式,表现现代社会形态下人的内心世界,它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新的视觉形式表达,表达了人对社会现实的判断与多种认知,而非传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与判断。
  面对广泛的社会公众,向所有人开放的壁画多设置在建筑物内外墙面的显要位置上,形成室内外的视觉中心。而这个视觉中心在其艺术构思、创作设计、制作安装等形成过程中,创作思维、语言表达、材料选择等都将是壁画创作的重要内容。而壁画作品所处的公共环境是壁画创作中众多元素的核心内容,壁画创作必须要为公共环境、大众服务,与壁画创作相关的公共环境等诸多因素应该是艺术创作者考虑的首要问题。
  例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大楼西餐厅,袁运生创作的《欢乐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在营造公共环境氛围上与周围公共环境相得益彰,形式、题材、色调等都能很好地与周围环境空间形成和谐的画面,从而很好地为公共环境服务。
  由于墙壁的不可移动性,壁画也就不能如油画般可以挪移至不同空间,它是与特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的。即使是移动的壁画也应根据当地环境进行艺术创作,否则将使创作脱离客观现实,造成壁画艺术创作无法很好地为公共环境服务,也就无法与公共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因此,我们常说,壁画艺术创作是命题式创作,是带着脚镣跳舞的艺术,它在创作之初就要受到建筑、环境、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应从公共环境等因素进行创作构思。
  一幅壁画作品是设计者构思的集中体现以及材料的精心选择与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表现方法的综合创造。除此之外,壁画在色彩、构成、选题、用材、形式等因素的设计过程中,公共环境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着手一幅壁画的设计之前,艺术家要先了解公共环境的特定场合,观赏者的兴趣和品位特征以及原有载体的风格是中式还是西式,是传统还是现代等因素,从而为壁画的选材与表现形式提供设计思维的依据,形成壁画设计的基本框架。
  例如,叶武林和闫振铎两位老师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作的壁画《受难者》、《反抗者》以及玻璃镶嵌等作品,都可以说是专门为公共环境“量身订做”的作品,同时作品还要突显“文学”特质,所有的内容、人物、题材等方面都来自文学作品,前期的资料筛选、设计草图、画面整理等工作数量之大、质量要求之高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但是这些恰恰就是壁画艺术创作本身的魅力所在,一件壁画作品所涵盖的知识面远远超出画面本身,所承载的精神力量更是如此巨大,这是架上艺术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架上艺术家愿意从架上走下来投入其中的原因。
  二 公共环境与公众具有话语权与决定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对精神审美层次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还应从人、时间、空间、艺术家等几个方面的互动关系来进行全盘考虑。不同的建筑功能、结构设计、环境风格决定了壁画作品传达风格的不同,甚至是观念设施等诸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壁画作品的表现范围有所限制。这时,壁画创作在内容形式、题材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应该注重反映环境与作品,人与作品以及人与环境等几组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对公共环境的诠释和拓展。
  在国外,公众对于公共艺术作品的参与程度远远高于国内的发展,公共艺术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尤其是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为主要标志催生的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在二战后的美国城市环境中掀起了公共艺术建设的潮流。国内公共艺术的发展也正随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得以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初始的《泼水节》壁画,因壁画中出现女人体的画面而引起了人们的围观,并引发了社会上关于国际机场该不该画女人体的热议,一件普通的壁画作品因为这样一个当时看来“超前”的问题,而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从该不该画女人体这样的热议事件上升到政治事件,直至决定将壁画作品《泼水节》进行画面遮挡,事件才告一段落,直至事情发生10年后,遮挡的画面才得以重见天日。“泼水节”事件在国内的公共艺术作品中应该算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公共事件。
  30多年过去了,《泼水节》因为这件公众参与的事件让人感慨万千,同时也让人觉得时代的发展会让社会公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世界也将会得以提升、完善和健全,公众接受度也会趋于理性和成熟,整个社会才会呈和谐局面。   1995年,立于西湖畔的青铜雕像《美人凤》同样也是一件命运多劫的作品,本来作品取意于苏轼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品吸收传统飞天造型,把西施与“百鸟之王”的凤凰融为一体,试图展现西湖的阴柔之美,富有浓郁的神话色彩,但是作品从问世以来就饱受批评,最终还是在2003年8月11日晚被拆走,理由是给道路改造工程让路。
  这无疑又是一件典型的公众参与并决定其命运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公众参与的其中,作品所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公众、环境空间、艺术家、艺术创作等问题,在事件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会迅速地发酵,最终将意义超越作品的艺术价值本身,而上升为一个社会话题让人们津津乐道。正因为如此,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的产生,并不能由艺术家单方面说了算,决定权应交予公众和公共环境空间。
  三 公共环境是当代壁画创作的核心所在
  从公共艺术创作的发展和规律来理解,壁画艺术存在于空间环境中,它不仅需要受其自身作品艺术特点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受到周围建筑以及周围景物风格形式等因素的影响来进行创作。壁画的设计再精心,制作再精良,若不能与公共环境相适应,艺术效果也难免大打折扣。因此,壁画艺术的创作必须非常重视建筑空间环境的再创造,形成有与公众环境交流的语言形式,并且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加强它的艺术感染力。壁画作品与公共环境形式关系的和谐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了壁画作品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对公共环境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壁画创作本身必须从既定的环境出发,制定自身的内容,形式风格,同时又进一步超越环境,升华环境,使公共环境具备浓郁的文化与艺术气息。
  这就不难理解公共环境不仅仅是现代壁画创作的核心和关键,同时它也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而作为公共环境一部分的壁画作品,并不是简单地将画面放大于环境中,而是要与公共环境发生联系的艺术作品。作为公共艺术的当代壁画,更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有限的环境空间升华为一个具有某种抽象含义,无限艺术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从古至今,从传统到现代,当代的壁画艺术从艺术功能上来看,大致历经了原始社会的萌芽认知阶段,奴隶、封建社会中的为宗教服务、作为主要宣扬宗教手段的阶段以及进入到现当代公共环境中以满足人类视觉与心理需要的价值目的、为公众服务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虽然由于历史原因反映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对理想与美的追求依然是人类的禀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壁画作品仍然对满足人类理想精神层面的追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当代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壁画作品,在满足人类使用功能的同时,更注重追求空间环境的整体艺术氛围,以及创新理念和多元创作手段的运用,其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使当代壁画艺术的公共性、公众性和公开性更显突出。
  壁画艺术的公共性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得越来越生活化了,它常常让人们在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并在不经意间体会到艺术触动心灵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深入体会把握艺术创作的关键与核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将会更加细微地关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环境,对壁画作品精神审美性的追求,将意味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表现出更多的思想内涵从而引发艺术家更深层次的思考。
  与此同时,由于壁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壁画表现形式语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壁画的表现手段被现代壁画视觉表现语言所颠覆,是时代和艺术形式本身发展的结果。壁画存在于空间环境中,形式手法和材料多样的特点,使得壁画可以参与到空间环境的改变与再创造中,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新的内容使壁画艺术更趋于多元状态,而不断追求创新的观念也将体现并丰富壁画艺术的视觉语言与价值。
  当然,这些表现形式从根本上来说,都应该以文化的视角来注视人们的生存空间,根据环境所必需的物理、心理的感受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应更注重作品的表达意义、环境风格的整体性以及场所空间给人们带来的感官认识等。
  四 结语
  当代的壁画艺术是公共建筑环境空间中的造型视觉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它更需要艺术创作者极具艺术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各类新型环境也相应诞生,艺术家们更应该注重结合公共环境等因素开展进行壁画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一定是一场文化革命,艺术创作本身说到底一定是以文化作为根基生长发芽的,作为当代艺术家,必须以文化武装头脑,将文化作为艺术创作的必备品,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兼具艺术性、民族性、区域性和时代性。
  现代建筑与环境需要壁画艺术去增色,现代生活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条件、情况和可能性,它的设计与变化不仅仅是建筑学、环境学所要面临的问题,更是我们从事壁画艺术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问题。在场地限制、主题设定,社会公众的接受层次和审美趣味等各方面的要求下,作为新时期的壁画艺术家更应在造型设计上保持创新意识,多方位地满足各种环境场所的需求。艺术家必须要研究建筑、研究自然环境、研究人文环境,并且要考虑到壁画作品完成以后所营造的气息,要适合公共环境或人们生活环境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创作出能为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接受,激励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壁画作品,只有创作出促进社会进步并能适应现代审美需求的壁画作品,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这是艺术家们在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贺明、张笛:《壁画专业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3] 潘耀昌:《公众触摸话语权——谈公共艺术机制》,《艺术当代》,2008年第5期。
  作者简介:张笛,女,1977—,广西柳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壁画,工作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在小提琴的表演过程中,学会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使小提琴的演奏更加出彩,更好的传达出音乐所表现的感情,使音乐更加生动具有欣赏性,小提琴表演者可以通过音乐和观众进行
外商投资对我国电子、通信工业的影响崔成果(中国人民银行延边金融市场)电子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外国投资比较集中的行业。外商投资特别是日本的直接投资对我
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分别位于赣州市瑞金市沙洲坝镇沙洲坝村和云石山乡云石山村.rn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每当我们唱起这首陕北民歌,心中不由得思念起刘志丹将军,他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北
期刊
一、引言当代道德哲学家所涉猎的问题范围甚广。这些问题包括,道德语言的意义,价值与义务的本质,各种规范理论的正当性,以及我们对于动物和未来人类所可能负有的责任。当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