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林是某贸易公司高级经理,穿梭于上海、深圳与香港之间,而一年前他还是国内大型期货公司业务员。
这不是个案,近两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熟悉期货行业产业链条的分析师、研究员相继完成了其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纷纷加盟私募基金和实业企业,但期货仍是他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业务。
相比之下,《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试行办法》的推出,并没能让人眼前一亮。据了解,从5月1日该办法实施,至8月19日第一批获批资格期货公司名单出炉,目前尚未有实质性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开展。
“期货公司一直是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但就是留不住人。”一位期货公司高管称,较为出色的期货从业者更希望去企业方工作,而不是寄望于一段时期很难带来收益的期货咨询业务。
创新遭遇尴尬
监管部门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期货公司为公司客户设计交易方案后,并没有办法收费,而只是作为一种附加服务。期货公司在期间做的大量工作,并没有相关条文能成为支撑其创造价值合理合法化的基础。
此前,经纪业务一直是期货公司收入的唯一来源。所谓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基于客户委托,期货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从事的风险管理顾问、期货研究分析、期货交易咨询等的三类营利性业务。
一位不在“首批”之列的有实业背景的期货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收费比较难,因此公司对这项业务的积极性有限,并不急于赶头班车申报该业务。
据行业人士介绍,此前确有大型国有期货公司以“培训费”收到过咨询费用,但金额多在10万元以下,且次数少之又少。但该业务获批后,真正收费的实例,尚未发生。
“主要原因是各期货公司间对于客户的竞争一直十分激烈。券商系期货公司,还可能通过为系统内员工培训,获得相应的咨询劳务费用。”该人士称。
大企业冷淡 或为CTA铺路
上海一券商系期货公司高管表示,从目前三项业务来看,最多需求的还是协助客户进行风险管理。
他表示,诸如基金和QFII等机构投资者已经在和公司接洽有关股指期货风险控制和流程设计方面的事宜。但合作空间有多大,还是个未知数。
而在信息整理和套保方案制定上,由于客户需求不大,许多成熟现货企业甚至已超过了期货公司水平。
有大型有色企业贸易部负责人称,如果公司各方面水平可以比拟国际成熟期货商,那么,该业务可能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期货界资深人士称,成熟的现货贸易企业往往有自己的交易席位,横跨期、现货,对于市场的了解程度远胜期货公司平均水平。
“这或许是为期货交易顾问业务(CTA)未来推出的铺路之举。CTA服务于一般性中小型投资者,届时,投资咨询业务才会有的放矢。”有期货公司高管称。
行业外热内冷
上述种种现状,都成为让期货公司熟手向贸易企业转舵的驱动力。小林们的转型,正好说明了这种趋势。
深圳期货公司一高管称,“10多年来,付出多,得到少,期货公司作为市场载体,没有办法完成原始积累,导致了一些熟手有能力就离开了。”
人才流失的另一个因素,则与期货行业“外热内冷”的现状密不可分。
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市场,年成交量、成交额均创历史纪录。
一边是向国际化、规范化市场行进,另一边却是市场越来越难做。
2011年1-8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累计成交额同比分别下降30.45%和0.54%。即期货市场成交量同比下降近三成左右,至于成交额的些许变动,仅是因为商品期货的单位价格上升带来成交金额相应增长所致。
而率先迈入大合约时代的铅期货和焦炭期货,总体交投情况平淡,市场上频频有参与企业称,大合约下,企业很难找到“对手”。
此外,近期期货行业发起自查,要求期货从业人员禁止参与期货交易等,有人质疑,一方面鼓励期货公司发展投资咨询业务;另一方面却禁止从业人员进行期货交易,试问,没有参战的士兵怎么可能成为好的指挥官?
这不是个案,近两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熟悉期货行业产业链条的分析师、研究员相继完成了其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纷纷加盟私募基金和实业企业,但期货仍是他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业务。
相比之下,《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试行办法》的推出,并没能让人眼前一亮。据了解,从5月1日该办法实施,至8月19日第一批获批资格期货公司名单出炉,目前尚未有实质性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开展。
“期货公司一直是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但就是留不住人。”一位期货公司高管称,较为出色的期货从业者更希望去企业方工作,而不是寄望于一段时期很难带来收益的期货咨询业务。
创新遭遇尴尬
监管部门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期货公司为公司客户设计交易方案后,并没有办法收费,而只是作为一种附加服务。期货公司在期间做的大量工作,并没有相关条文能成为支撑其创造价值合理合法化的基础。
此前,经纪业务一直是期货公司收入的唯一来源。所谓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基于客户委托,期货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从事的风险管理顾问、期货研究分析、期货交易咨询等的三类营利性业务。
一位不在“首批”之列的有实业背景的期货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收费比较难,因此公司对这项业务的积极性有限,并不急于赶头班车申报该业务。
据行业人士介绍,此前确有大型国有期货公司以“培训费”收到过咨询费用,但金额多在10万元以下,且次数少之又少。但该业务获批后,真正收费的实例,尚未发生。
“主要原因是各期货公司间对于客户的竞争一直十分激烈。券商系期货公司,还可能通过为系统内员工培训,获得相应的咨询劳务费用。”该人士称。
大企业冷淡 或为CTA铺路
上海一券商系期货公司高管表示,从目前三项业务来看,最多需求的还是协助客户进行风险管理。
他表示,诸如基金和QFII等机构投资者已经在和公司接洽有关股指期货风险控制和流程设计方面的事宜。但合作空间有多大,还是个未知数。
而在信息整理和套保方案制定上,由于客户需求不大,许多成熟现货企业甚至已超过了期货公司水平。
有大型有色企业贸易部负责人称,如果公司各方面水平可以比拟国际成熟期货商,那么,该业务可能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期货界资深人士称,成熟的现货贸易企业往往有自己的交易席位,横跨期、现货,对于市场的了解程度远胜期货公司平均水平。
“这或许是为期货交易顾问业务(CTA)未来推出的铺路之举。CTA服务于一般性中小型投资者,届时,投资咨询业务才会有的放矢。”有期货公司高管称。
行业外热内冷
上述种种现状,都成为让期货公司熟手向贸易企业转舵的驱动力。小林们的转型,正好说明了这种趋势。
深圳期货公司一高管称,“10多年来,付出多,得到少,期货公司作为市场载体,没有办法完成原始积累,导致了一些熟手有能力就离开了。”
人才流失的另一个因素,则与期货行业“外热内冷”的现状密不可分。
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市场,年成交量、成交额均创历史纪录。
一边是向国际化、规范化市场行进,另一边却是市场越来越难做。
2011年1-8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累计成交额同比分别下降30.45%和0.54%。即期货市场成交量同比下降近三成左右,至于成交额的些许变动,仅是因为商品期货的单位价格上升带来成交金额相应增长所致。
而率先迈入大合约时代的铅期货和焦炭期货,总体交投情况平淡,市场上频频有参与企业称,大合约下,企业很难找到“对手”。
此外,近期期货行业发起自查,要求期货从业人员禁止参与期货交易等,有人质疑,一方面鼓励期货公司发展投资咨询业务;另一方面却禁止从业人员进行期货交易,试问,没有参战的士兵怎么可能成为好的指挥官?